雷震雲霓裏,山飛霜雪中。
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聲驅千騎疾,氣卷萬山來。
中午吃飯,選在江邊一飯館,暉暉奶奶專門點了一道菜“清蒸鱸魚”,上菜時,請服務員報了菜名,話音剛落,瑤瑤指著鱸魚,大聲朗誦: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裏。
飯館許多顧客都鼓起掌聲:“孩子才三歲,真神嘿!”
“什麼意思?”暉暉問。
奶奶指著窗外江麵上小船,啟發式講解:“江上的風波多大呀,漁翁伯伯打魚多辛苦、多危險呀。”
“我懂了,大家都愛吃鮮美的鱸魚,可不能忘了漁翁伯伯們駕著小船在風波裏打魚的辛苦和危險。”瑤瑤搶著解釋。
白花花的米飯端上來,瑤瑤又要開口,奶奶說:“瑤瑤,現在輪到暉暉哥哥了。”
暉暉遲疑了下,學著妹妹朗誦: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眾人又鼓掌。
奶奶又問詩的含義,瑤瑤搶著說:“盤中的米飯好吃,別忘了種田農民伯伯的辛苦。”
“怎麼辛苦呢?”奶奶又問,小家夥答不上來,奶奶又耐心講解了全詩的含議,兩個小家夥心悅誠服地直點頭。
瑤瑤馬上又問:“‘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遺小姑嚐。’是什麼意思啊?”這時間上來很多人,奶奶本不欲答,但孩子的每個問題都是一縷智慧的曙光,一定要認真回答。等奶奶平心靜氣的答完了, 媽媽對瑤瑤說:
“瑤瑤,我們先吃飯好不好,你看,這些阿姨、伯伯都要吃飯。”瑤瑤想了想說:“好吧!”低頭吃飯。
大家有意選了個亦雨亦晴的天氣遊西湖,一到西湖,瑤瑤看見水光山色,信口朗誦:
水光斂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奶奶這次把各個詞的含義分別解釋,讓孩子們講解整個詩的意思,讓暉暉先說:
“西湖的水光山色太美了,把她比作西子,無論怎麼打扮都很漂亮。”等哥哥說完,瑤瑤若有所思:
“晴天,水光蕩漾的西湖很美:雨天,山色朦朧的西湖新奇:
就像美女西施,不打扮或精心打扮都美麗動人。”
暉暉爺爺帶頭鼓掌:“孩子們,解得好!”
暉暉突然問:“瑤瑤也漂亮呀,詩裏為什麼沒有瑤瑤?”
暉暉奶奶趕忙說:“暉暉問的好,請汪奶奶解答。”
汪奶奶笑著反問:“這首詩誰作的?”
“蘇東坡。”暉暉答。
“哪個朝代人?”
“宋朝。”瑤瑤答。
“蘇東坡距今天大約多少年?”答不上。
“約八百五十年。那時瑤瑤在哪裏?”
“哦!”小家夥們恍然大悟。暉暉突然高興喊:
“在天上!”“哈哈,哈哈!”老少一起大笑。
一路遊玩,一路詩歌。兩個孩子是主角,奶奶是導演,朗誦了幾十首詩。因為是親臨其境,大大加深了孩子們對詩的內涵理解。不光是關於西湖的詩、遠山、湖水、橋、垂柳、菊花、芳草……都有誦不完、吟不盡的詩詞 。老少都受了一次很好的中華文明的熏陶。
兩天,這老老少少的隊伍才把西湖十景遊覽完。汪奶奶問:
“西湖十景好不好玩?”
“好玩!”
“都記住了嗎?”
“記住了。”
“你們倆能不能任選四景,各作一首五絕或七絕?”
“能!”瑤瑤信心十足。
“好吧!”暉暉缺少點自信,試試看吧。
“你們想一想,到明天瑤瑤三歲生日晚會上朗誦。”
八月二十二日,瑤瑤三歲生日晚會,首先由孩子們朗誦遊西湖的詩。
首先,暉暉朗誦自己作的五絕
五絕
夕照雷峰落,
花港紅魚多。
柳浪鶯歌甜,
三潭月映波。
大家熱烈鼓掌,慶賀暉暉第一首詩的誕生。雖然隻是把四景之辭,按自己遊覽的感受稍加修改。
接著,瑤瑤朗誦了自己作的兩首七絕
七絕
綠染蘇堤春曉曉,
風微曲院荷夭夭。
平湖秋月色濛濛,
橋斷披銀雪皎皎。
玉鏡中秋月正圓,
月燈交映水中間。
雙峰南北雲頭立,
屏院晚鍾回遠山。
瑤瑤的初作有了點詩的韻味,大人們亦熱烈鼓掌加以鼓勵。
下麵是孩子們拿手好戲的表演。暉暉表演了小提琴、鋼琴。鋼琴,彈了肖邦七歲時創作的《g小調波羅奈茲舞曲》及成熟後的洶湧澎湃的《d小調前奏曲》,琴聲剛健有力,悠揚流暢。三歲多孩子彈成這樣,很令人驚奇。 小提琴拉的奶奶最拿手、最喜愛的《威尼斯狂歡節》、《流浪者之歌》,其人工泛音和撥弦炫技也是那麼回事。
然後暉暉當場畫了一幅《錢塘潮》,把洶湧澎湃的潮水意態基本表示出來,大有祖父遺風;爺爺笑吟吟頗為得意,提起畫筆隻幫愛孫抹了兩筆,整個錢塘潮《怒濤卷霜雪》躍然紙上。大家熱烈鼓掌,娟子上台抱住暉暉親 了親:
“好兒子,真是有出息!”
暉暉把這幅畫贈給妹妹,提上“作於瑤瑤三歲”。瑤瑤高興極了,親熱地親了哥哥。
從觀潮回來,奶奶對瑤瑤隻說了句啟發的話:“要是醜醜跟瑤瑤一起去觀潮、吃鱸魚就好了。”瑤瑤聽了,小腦瓜轉開了。
輪到瑤瑤上台表演,首先表演了一段小提琴,調琴、試弓像那麼回事,拉了《獻給愛麗絲》、二十四首隨想曲之六,悠悠如訴,準確含情,暉暉、奶奶帶頭鼓掌。
接著講了自己編的故事:《醜醜與瑤瑤》,除了有聲有色講了醜醜怎樣誤傷了朋友瑤瑤,瑤瑤怎麼原諒了醜醜外,後麵又新加了瑤瑤帶醜醜一起去觀錢塘潮:
“小醜醜一蹦一蹦站到堤外邊去了。瑤瑤急得大喊:‘醜醜,快回姐姐這兒,那裏危險!’醜醜回頭向瑤瑤作個鬼臉,說了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