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王伴駕已經有些日子了,掐指算算,離回京的日子也不遠了。又要結束一趟旅程,立於塞外的廣袤天地之中,納蘭心生感慨。時日就這樣悄無聲息地從指縫間溜走,可自己卻還好像未曾活過一樣。
想到自己蒼白的人生,納蘭禁不住心生淒惶。心中所想所願所盼之事,皆未能達成。每日所做的便是鞍前馬後的侍奉帝王,仕途上的順當,不能彌補納蘭心中的缺憾。
他所想要的不是什麼榮華富貴。
可眼下,他除了榮華富貴,貧窮得一無所有。
在世人眼中,納蘭是含著金湯匙的貴公子。可是在他自己眼中,自己卻是一個卑微無能的男人,他的一切都是父親安排好的,他就像一個提線木偶,按照指令,步步照辦,毫無生氣可言。
在這靜謐無聲的夜晚,納蘭偷偷從帳中走出,除了巡邏的士兵的腳步聲,四周一片沉寂。在這荒涼的大漠之上,能有什麼聲響呢?除了灌進耳朵裏的風聲,別無其他。
下雨了,雨聲窸窸窣窣,為這大漠增添了幾份詭秘的色彩。睡意全無的納蘭就這樣側耳傾聽著雨聲。可是這蕭蕭的夜雨聲,就如同愁苦之人撥弄琴瑟的弦聲,淒涼震耳,聲聲敲痛著納蘭那顆充滿愁思的心,也越發觸動了他的情思,讓他不自覺地回憶起了他曾經擁有的美好過去。
相思之情此時已如春日的野草一樣,迅速地蔓延著,於是納蘭拿起筆,鋪開紙箋,開始給所念之人寫信,抒發自己的離愁別緒。
別緒如絲睡不成,哪堪孤枕夢邊城。因聽紫塞三更雨,卻憶紅樓半夜燈。
書鄭重,恨分明。天將愁味釀多情。起來嗬手封題處,偏到鴛鴦兩字冰。
——《鷓鴣天》
這首詞雖是塞上懷遠之作,卻仍然是相思的主題。首句“別緒如絲睡不成”,直抒胸臆,多情公子此時正在塞上,別後的相思之情讓他輾轉反側,夜不能寐,而“哪堪孤枕夢邊城”則更進一步說明了納蘭的愁思之深。按照正常的理解,“夢邊城”應該解釋為“夢見邊城”,但是聯係上下文,我們就知道其應該解釋為“夢於邊城”。
紫塞,指的是北方邊塞,鮑照在《蕪城賦》中有“南馳蒼梧漲海,北走紫塞雁門”的詩句。長城之下的泥土呈紫色,相傳這是因為修築長城的老百姓一批批全都死在城下,以至於“屍骨相支拄”,百姓的血肉之軀摻和了泥土,恰是紫色,所以邊塞就被稱紫塞。
在這樣的場景中,納蘭卻是一心想到了自己愛過的人。
“書鄭重,恨分明”,容若在這裏化用李商隱的“錦長書鄭重,眉細恨分明”,李商隱的那首詩原是一首《無題》:
照梁初有情,出水舊知名。裙釵芙蓉小,釵茸翡翠輕。
錦長書鄭重,眉細恨分明。莫近彈棋局,中心最不平。
李商隱當時新婚不久,由於卷入了“牛李黨爭”,因此在仕途上遭遇了不公正的待遇,妻子王氏並沒有因李商隱在仕途上的不得誌而放棄他,而是一直不離不棄,與其患難與共。於是李商隱寫下了這首詩。
容若在此處截取“書鄭重”和“恨分明”二語,可以看出,納蘭也想為自己的妻子寫一封家書,報一下平安。可是盧氏已逝,留在家中的官氏並非自己如意中人,這封家書寫了,又該寄往何處呢?
“起來嗬手封題處,偏到鴛鴦兩字冰。”納蘭寫完了家書,想要合上信封,為信封簽押,但簽押到鴛鴦兩字時,卻發現筆尖被凍住了,這是上天給的暗示嗎?是不願納蘭一生得以幸福美滿嗎?
塞外嚴寒,此時被凍住的,除了筆尖,還有納蘭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