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線索中斷(上)(1 / 3)

我從剛才搜羅來的信紙裏抽出一張,開始把疑問一條條寫出來,打算理一下。由於頭腦的混亂,寫出來的疑問也沒什麼條理。

一,這《那多手記》裏寫的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二,這本手記是不是櫃子的原主人寫的?

三,如果不是,那麼這本手記是怎麼到櫃子裏去的?

四,這本手記,或者是寫這本手記的人,和我有沒有什麼關係?

我覺得自己想得頭都要暈了,可是居然隻理出四條問題,可見我的歸納能力實在不怎麼樣。

第一條暫時先放一放。第二條,這本手記是不是櫃子的原主人寫的,我重新翻了一下手記,立刻就有了結論:不是。

那個人離開《晨星報》已經很久了,可是手記開頭所寫的,我是個沒有條線的記者這一節,卻是完全正確,就在前天,我才被領導找去談話,被告之這個不幸。難道說這是作者蒙著的嗎?就算是蒙的,這篇手記裏的時間,就是前不久,開篇的新聞時間就是三月份,而手記裏采訪馮立德的時間,則是六月份。特別是手記後麵所寫的展覽。我順手上了東方網的上海新聞頁麵,很快就找到了。答案竟然是……手記裏最後事件的發生時間,也就是雷峰塔地宮文物展的最後一天,天,真的有這個展覽,就在上海博物館,而今天,就是展覽的最後一天!

那位早就離開了《晨星報》的仁兄,怎麼會寫得出這樣的手記?

接下來一個問題,這篇手記是怎麼跑到櫃子裏去的?

無解,隻好先行跳過。

回到第一條,這篇手記是不是真的?

我上了GOOGLE,很快找到了一大堆關於雷峰塔地宮的新聞,我隨手調了幾條打開看,和這篇手記開篇引用的新聞大同小異。不用再找了,這篇新聞一定是真的。這在我的意料之中,剛才找到文物展的新聞消息時,就猜到了。

可是,這篇手記除了"我"之外的另一個主角--馮立德,卻是沒有這個人的存在。從找到的新聞裏看,主持地宮挖掘的人,叫徐先,至於是怎樣的身份背景,新聞裏沒有介紹。

我認定這篇手記是虛構的最主要原因,不是馮立德這個虛構人物,而是文物展的時間。既然今天才是最後一天,而手記裏卻已經寫到,那不是很明顯的瞎寫嗎?

估計這篇手記寫作時間,應該是看見文物展要在上海展出的新聞後不久,也就是說--一兩個月前吧。

才一兩個月啊,可是看這本硬麵本,卻很有些滄桑的痕跡呢。或許什麼樣的東西放進這個快黴掉的櫃子裏,都會很快滄桑起來吧。

想到這裏,問題又再次轉回來:這本本子怎麼跑進櫃子裏的,為什麼有人要把自己辛辛苦苦用筆寫下來的小說,丟到這個無人問津的櫃子裏去呢?

真的是無人問津嗎?還是,要讓我今天看見?

還有,雖然那多這個名字很有些特色,但是就為了這點,把自己寫的小說冠上有別人名字的標題,末了還署上別人的名,這也太說不過去了吧。

經曆過一些事情,所以我對一些看上去平平無奇的事也會多留一點心,而碰到現在的怪事,更是想得一團複雜。照我現在的邏輯推下去,那豈不是說這篇小說,或者這篇小說背後的人或事,一定和我那多有所關係?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這篇《那多手記之失落的一夜》裏所寫,該就不會是全盤虛構這麼簡單。

我心裏一動,立刻又在GOOGLE上打進了"千古之門"這四個字。

我找到了,真的是有這個網站的!

我進入BBS,一頁一頁往後翻,終於,看到這樣的問題:"徐教授,聽說您在三月十一日晚上並未回營地睡覺,請問您在哪裏,在現場考古嗎?"問者是所羅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