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2 / 2)

林梓童挑選出了蒜,老薑,紅辣椒,蔥,羅勒,蕃薯粉,白胡椒粉,米酒。

張尚看著林梓童選的羅勒,也猜到了林梓童的想法,幫著林梓童一起拿材料回到他們灶台共同的擺放區。

再等了一會,所有學員都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李廚就宣布開始了。

林梓童先把所有的材料都洗淨,然後把紅辣椒和蔥先切成段老薑和蒜切片,然後開始切魚。

選擇三杯草魚展示刀工也就在這切魚上了,若是想入味得最好,切片的時候最好能把草魚順著紋路切成約零點五公分厚片。

林梓童有些緊張,大體方向應該是給了做鬆子魚來進行考核,他現在選擇了做三杯草魚就要表現出更好的來,所以林梓童想在切魚的時候展現出來。

但是往往越在乎越容易失手,林梓童切了好幾片魚要麼太厚,要麼太薄,薄的還切斷了,這樣大小不一致在擺盤的時候就很難看。

李廚下來巡視各個學員的進程的時候,剛好看到了林梓童切的魚,李廚看看林梓童片下的魚片,微微搖了搖頭就走了。

幸好林梓童一致專心於自己切魚沒有看到李廚的搖頭,不然本來就緊張了得變成更加的緊張。

但是張尚看到了這一幕,張尚偷偷的借著在兩人共用的地方取材料跟林梓童說:“不要緊張,隨意切就行,好吃就行啦。”

林梓童聽了也才意識到自己過於緊張了,雖然平時他的刀工比起專業訓練過的大廚來說得差一截,但是至少也沒有這麼差。

而且再怎麼考驗刀工,但是最主要的考驗還是在味覺上麵吧。

林梓童感激抬起頭對張尚一笑。

手上的動作輕快了許多,雖然不能保持片片魚都在零點五公分,但是後麵切的也能八九不離十了。

然後加入調料把魚和蛋白及太白粉一起醃製二十分鍾,再燒熱油溫大概到一百八十度左右,這是

個什麼概念,就是把要炸的食物放入油鍋中不沉,基本上就是在一百八十度左右。

心情放輕鬆了,林梓童接下來的步驟幹脆利落,最後在起鍋前放入羅勒拌炒幾下就可以出鍋了。

出鍋的三杯草魚,炸成金黃色的肉片,火紅的辣椒,脆綠的羅勒三種顏色交錯在一起很是好看。

因為鬆子魚的工藝更複雜,林梓童環顧全場發現他還是前幾個人做完的,似乎在他之前做完的也不是做鬆子魚。

做完的林梓童鬆了一口氣,看向張尚,剛剛如果不是張尚鼓勵了他一把,說不定三杯草魚就要被他切得亂七八糟的了。

這一看林梓童覺得真的人不可貌相,雖然張尚年輕,但是張尚切鬆子魚打的花在經過油鍋一炸變得十分的漂亮,魚弄得全身彎起,成一個上翹的弧度。

看著張尚這麼順利林梓童也放心了。

林梓童做好了就先把自己的菜遞上去給李廚試吃,防止菜冷了錯過最佳的試吃時機。

因為林梓童不是第一個做完的,所以林梓童的前麵還排了兩個人等待給李廚試吃,林梓童在排隊的時候就能聽到李廚小聲的教訓前兩個人,什麼火候不夠,什麼入味不夠,什麼汁的味道太酸。

在林梓童從肉眼中看到覺得挺不錯的菜色基本都被李廚批評得一塌糊塗,林梓童覺得有些忐忑。

李廚看著眼前端菜上來的少年,他剛剛對這個少年有印象,刀工差得一塌糊塗,切一片魚小心翼翼地就算了還切不好,現在居然這麼快就出鍋了。

李廚拿起筷子夾了一片魚,微微的皺了皺眉。

林梓童看著李廚皺眉,他覺得他的心都要跳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