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故事的性質與功能(1 / 2)

為了讓我們更清楚故事與情節的含義,我再舉一個大家不太熟悉的作家,他叫威廉·威馬克·雅各布斯,英國小說家,他有一篇經典的短篇小說叫《猴爪》,開篇寫父子倆在火爐邊下棋,生活細節上兒子赫勃特和媽媽兩人作弊勝了父親。這時有一位莫裏斯軍士長來拜訪懷特,閑談中軍士提到印度幹成木乃伊的猴爪有神奇的魔力,如果被魔咒鎮服住了能讓三個人分別達成每個人的三個願望。太太和兒子問有人達到了嗎?軍士說有人達到,第一個人前兩個願望是什麼我不知道,他第三個願望是祈禱死亡,所以我得到了猴爪。我現在想賣掉它。懷特一家都願意要。軍士很嚴肅地說,它危害太大,我們燒了它,扔在火裏了。懷特拿起來了。軍士警告說,後果嚴重。然後說他在印度冒險的故事。懷特一家得到猴爪後,懷特認為我們應有的都有了,錢,榮譽,幸福我們都有了。兒子赫勃特說,爸要二百英鎊正好可把房子欠款還清。然後他們祈求得到二百英鎊。猴爪果然動了,但三個人都沒有看到來錢。那個夜晚緊張而興奮,兒子說,我們睡覺吧,明天會發現那筆不義之財裝進口袋,但還會有一個可怕的東西在衣櫃裏看著。

第二天兒子上班,家裏沒什麼動靜,隻有郵差送來的裁縫店的賬單,丈夫仍發現猴爪在手中動了。妻子發現有一個陌生人三次在門外徘徊,第四次那人決心進門,太太迎接了他,他是麥金斯公司的,報告赫勃特受傷了。懷特和太太驚呆了,他們唯一的兒子出事了。那人說我是一個報信的仆人,赫勃特被機器卷走了,公司答應補償一筆款子。多少?太太恐懼而緊張。仆人說,二百英鎊。

兒子死了葬在離家二英裏。過去對日子的期待變成了服從,一個禮拜後,在某夜晚老兩口懷念兒子,太太突然說猴爪,我要它。咱們還有兩個願望。懷特說,一個便足夠我們倒黴了。太太說,我祝願我的兒子回來。他們在家裏找到猴爪,太太逼著懷特祝願,懷特認為妻子瘋了。也隻好祝願,兩口子守著的大屋有老鼠叫,樓梯響,燈燭也熄了,有輕輕的敲門聲,第三聲響遍整個房子,又一陣敲門,太太跑去開門,我的孩子回來了。懷特抱著太太不讓,妻子掙紮下樓,敲門聲,門在響,門鏈響,老太拔不出門銷。懷特拚命在地上找猴爪,整個房子都在猛烈地響動了,他找到了猴爪輕聲地說出第三個願望,最後的願望。敲門聲消失了,椅子回到正常的位置了,門打開冷風吹上樓,他們跑到門外,隻有閃爍的街燈和荒寂的大路。

這個故事是關於猴爪有神奇魔力的故事。

它的故事語法是個介詞結構。主體是猴爪的能量。在它的左右下發生的一係列事件。

但這個情節卻是針對懷特先生一家三個人。第一個係列動作過程,是軍士贈猴爪,表述的是一家特有的期待心理。第二個係列動作過程,是赫勃特的死亡,表述的是貪婪的人必然帶來災難。幸福不能不勞而獲。第三個係列動作過程,從太太求助兒子的複活,懷特最後消災。這表述的人們已經犯了錯誤,不能再用錯誤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從太太的錯誤邏輯中走出來,懷特是從錯誤中重新認識到原因的。

這三個情節支撐了小說關於猴爪的魔力的故事。

我想在上麵列舉的兩個範例中應該可以悟到故事與情節這兩個概念,並由此悟到故事隻能構思,情節才能編撰。我們沒法在小說文本中一句一句地編故事,故事應該是一個整體意象,是抽象以後的表述。情節由於是動作過程,是連貫的事件,這樣我們才能一句一句地推論。可見我們日常生活所說的編故事僅是大腦中一種構想。所以我們應該進一步明白幾個故事理念,加深故事性質和功能的認識。

其一,世界上的故事是永遠沒有窮盡的,已發生的故事我們個人的一生也講不完,還將發生的故事你無法知道有多少,所以世界上的故事多得你無法統計。故事並不是我們說得越多越好,因為你講的故事多數是重複的,把世界各國的故事收集起來進行比較分類,你會發現故事形態的模型並不多。俄國民俗理論家普羅普著了一本書《民間故事形態學》(1928年)他總結了世界民間故事總共可以分為三十一個類相模型。從角色來看僅可分為七類。中國有一本不受注意的書《中國民間故事形態研究》,他把中國民間故事歸納為五十個類型,這個功勞很大,是汕頭大學出版的一本小書,它告訴我們,無論你怎麼樣構築故事,一定跑不出這五十個模型。這一點是肯定的,故事看起來多得無數,但比較分析故事後多數是重複的,或部分重複的,有時你擬編了一個精妙絕倫的故事,但在故事海洋裏一比較,他仍是重複的,因而我們沒有本源的故事,今天所編排的故事僅是過去發生故事的變體,明白這一點了,我們反而獲得了構思故事的自由,反而使我們更加明白了故事的大眾消費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