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

說菊花是中國的國花,也許是可以的。這不是說唯有菊花最美,或者最普遍,或者花期最長,等等。說到美,每種花都有自己獨特的美,互相之間是不可取代的,必須百花齊放、萬紫千紅,才符合這個世界的本性,也才能夠同中國這樣一個地大物博的泱泱大國相稱。說到普遍和花期長,有些花(例如月季全年能開、各地都有)也不遜色於菊花。因此,若要選國花,可備候選而拚死去作一番激烈競爭者,在在有之,而且恐怕到時候爭得難分難解、不相上下。然而,若從花之體現人的本性、意誌、愛好,體現“美”這個字的本質含義(美是在人類客觀曆史實踐中形成的、以感性形象表現著人之本質的某種特殊價值形態)來說,恐怕菊花是絕對冠軍。李漁把花分為“天工人力”兩種。例如“牡丹、芍藥之美,全仗天工,非由人力”;而“菊花之美,則全仗人力,微假天工”。從菊花上可以充分體現出中國人的勤與巧的品性。李漁描繪了藝菊的過程。種菊之前,已費力幾許:其未入土,先治地釀土;其既入土,則插標記種。等到分秧植定之後,防燥、慮濕、摘頭、掐葉、芟蕊、接枝、捕蟲掘蚓以防害等等,竭盡人力以俟天工。花之既開,亦有防雨避霜之患,縛枝係蕊之勤,置盞引水之煩,染色變容之苦。總之,為此一花,自春徂秋,自朝迄暮,總無一刻之暇。“若是,則菊花之美,非天美之,人美之也。”此言藝菊之勤。而在所有花中,藝菊恐怕又最能表現人之巧智。哪一種花有菊花的品種這樣多?上百種、上千種,都是人按照自己審美觀念、審美理想“創造”(說“培育”當然也可,但這“培育”,實是創造)出來的:什麼“銀碗”、“金鈴”、“玉盤”、“繡球”、“西施”、“貴妃”……如獅子頭,如美人麵,如月之嫻靜,如日之燦爛,沁人心脾的清香,令人陶醉的濃香……數不勝數,應有盡有。

再加上如陶淵明等詩人墨客的題詠,菊之品位更是高高在上。

就此,選菊花為國花,不是可以嗎?

菜為至賤之物,又非眾花之等倫,乃《草本》、《藤本》中反有缺遺,而獨取此花殿後,無乃賤群芳而輕花事乎?曰:不然。菜果至賤之物,花亦卑卑不數之花,無如積至賤至卑者而至盈千累萬,則賤者貴而卑者尊矣。“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者,非民之果貴,民之至多至盛為可貴也。園圃種植之花,自數朵以至數十百朵而止矣,有至盈阡溢畝,令人一望無際者哉?曰:無之。無則當推菜花為盛矣。一氣初盈,萬花齊發,青疇白壤,悉變黃金,不誠洋洋乎大觀也哉!當是時也,呼朋拉友,散步芳塍,香風導酒客尋簾,錦蝶與遊人爭路,郊畦之樂,什佰園亭,惟菜花之開,是其候也。

(評)

菜花之美,在於其盈阡溢畝的氣勢。若論單朵,它絕比不上牡丹、芍藥、荷花、山茶,也不如菊花、月季、玫瑰、杜鵑;論香,它比不上水仙、梔子、梅花、蘭花。但是,它的優勢在於花多勢眾,氣象萬千。每逢暮春三月,江南草長,漫山遍野,“萬花齊發,青疇白壤,悉變黃金”,其洋洋大觀的氣魄,如大海,如長河,如星空;相比之下,不論是牡丹、芍藥、荷花、山茶,還是菊花、月季、玫瑰、杜鵑,以至水仙、梔子、梅花、蘭花,都忽然變得格局狹小,樣態局促。這時,確如李漁所說,“呼朋拉友,散步芳塍,香風導酒客尋簾,錦蝶與遊人爭路,郊畦之樂,什佰園亭”。

竹木第五未經種植者不載

竹木者何?樹之不花者也。非盡不花,其見用於世者,在此不在彼,雖花而猶之弗花也。花者,媚人之物,媚人者損己,故善花之樹多不永年,不若椅桐梓漆之樸而能久。然則樹即樹耳,焉如花為?善花者曰:“彼能無求於世則可耳,我則不然。雨露所同也,灌溉所獨也;土壤所同也,肥澤所獨也。子不見堯之水、湯之旱乎?如其雨露或竭,而土不能滋,則奈何?盍舍汝所行而就我?”不花者曰:“是則不能,甘為竹木而已矣。”

俗雲:“早間種樹,晚上乘涼。”喻詞也。予於樹木中求一物以實之,其惟竹乎!種樹欲其成蔭,非十年不可,最易活者莫如楊柳,求其蔭可蔽日,亦須數年。惟竹不然,移入庭中,即成高樹,能令俗人不舍,不轉盼而成高士之廬。神哉此君,真醫國手也!種竹之方,舊傳有訣雲:“種竹無時,雨過便移,多留宿土,記取南枝。”予悉試之,乃不可盡信之書也。三者之內,惟一可遵,“多留宿土”是也。移樹最忌傷根,土多則根之盤曲如故,是移地而未嚐移土,猶遷人者並其臥榻而遷之,其人醒後尚不自知其遷也。若俟雨過方移,則沾泥帶水,有幾許未便。泥濕則鬆,水沾則濡,我欲留土,其如土濕而蘇,隨鋤隨散之,不可留何?且雨過必晴,新移之竹,曬則葉卷,一卷即非活兆矣。予易其詞曰:“未雨先移。”天甫陰而雨猶未下,乘此急移,則宿土未濕,又複帶潮,有如膠似漆之勢,我欲多留,而土能隨我,先據一籌之勝矣。且栽移甫定而雨至,是雨為我下,坐而受之,枝葉根本,無一不沾滋潤之利。最忌者日,而日不至;最喜者雨,而雨即來;去所忌而投以喜,未有不欣欣向榮者。此法不止種竹,是花是木皆然。至於“記取南枝”一語,尤難遵奉。移竹移花,不易其向,向南者仍使向南,自是草木之幸。然移草木就人,當隨人便,不能盡隨草木之便。無論是花是竹,皆有正麵,有反麵,正麵向人,反麵向空隙,理也。使記南枝而與人相左,猶娶新婦進門,而聽其終年背立,有是理乎?故此語隻當不說,切勿泥之。總之,移花種竹隻有四字當記:“宜陰忌日”是也。瑣瑣繁言,徒滋疑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