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是忌腐朽意識,像什麼三綱五常、皇權至上、尊卑有序、愚忠愚孝等。如今不是生活在君主專製時代,我們筆下的人物無須像宋江那樣隻反貪官、不反皇帝,更無須像黃天霸那樣充當朝廷鷹犬。如果說明清時期的作家逃脫不了曆史局限,不該太過苛責,那如今的武俠中還去描繪公案武俠式的“由明君、清官、義俠組成的完美天下”,可就真是故意要迷惑和愚弄民眾了。
受辛亥革命以來的民主思想影響,多數武俠作家都努力站到民眾的立場上,對封建帝王及其走狗采取諷刺批判的態度,這是時代進步的表現。但其中也有不少作家接觸了過多的傳統文化,心中總殘留了些封建情結,連一向表明支持被壓迫者的梁羽生、金庸,還分別在《女帝奇英傳》和《鹿鼎記》中將皇帝過度美化了一番。至於像徒弟對師傅百依百順、百姓對俠客頂禮膜拜、江湖兄弟對帶頭大哥絕對服從等武俠中的常見情節,體現的都不是當今應弘揚的自由平等理念,若過多渲染,難免誤導讀者。
第三是忌迷信思想。舊派武俠中常將神魔法術與武功混為一談,像服靈丹長生不老、練神功刀槍不入、學咒語驅妖辟邪之類的欺世怪談屢見不鮮。新派武俠對此雖有所摒棄,但為吸引讀者,又不時將武術的能量無限誇大,尤其是將內功心法說得神乎其神、無所不能。當今玄幻武俠盛行,舊日的不少荒謬邪說借機又死灰複燃。而有些玄幻作者寫起那種神怪詭異的情節來,總是樂此不疲。你要像《西遊記》那樣明確地編神話也就罷了,可他們卻偏是掛羊頭賣狗肉,打著武俠的旗號寫妖魔鬼怪,這對讀者(尤其是青少年)實在是一種毒害。
第四是忌重男輕女。《水滸傳》歧視女性是出了名的,可那是寫於封建的男權社會呀。到了金庸、古龍、黃易這些現當代武俠作家筆下,女性該受到應有的尊重了吧,結果卻是一個比一個糟糕。金庸文中是清一色的“眾女追一男”,女性都唯男人馬首是瞻;古龍學了點西方存在主義的皮毛,更助長了他的大男子主義,將女性不是寫成男人的附庸,就是寫成邪惡的魔頭;黃易更是放縱無度,借武俠大肆張揚其男性的本我情欲。除梁羽生外,在下未見哪個武俠大家對女性是誠心敬重的。這一傳統糟粕若不革除,武俠還將飽受評論家與女性讀者的斥責。
第五是忌篡改曆史。梁羽生、金庸等名家雖也有對曆史不當的改造和演繹,但整體上還顧及基本史實。而有些作家則是任意地歪曲曆史事件、誣蔑曆史人物,將曆史搞得麵目全非,嚴重違背了曆史的本質。如今個別網絡武俠,甚至讓其主人公隨心所欲地扭轉乾坤,帶著中國軍隊今天滅日本、明天征歐美,隻圖自己一時之快,其實相當荒唐無聊,毫無思想與藝術價值可言,必須摒棄之。
此外,像哥們兒義氣、大漢族主義等思想層麵的問題也都是須當忌諱的,否則武俠就會像騎士小說那樣成為一種“精神鴉片”(塞萬提斯語)。
從藝術角度上看,武俠最大的禁忌有兩點:一是重情節、輕人物,二是公式化、模式化。特別是後者,乃武俠之大敵。不要忘記當年騎士小說覆滅的根本原因就是思想的腐化和藝術的僵化。
在這個空前自由的時代,不少作家最討厭的便是創作上被設置什麼條條框框,但有時候這雷池就是不能輕易越過。筆者前麵所講的一係列禁忌,皆關乎武俠的生存與發展,望廣大武俠作家們予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