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連環套——武俠小說的係列創作問題(1 / 2)

當年由於正趕上期末考試,我頭遍聽單田芳的《三俠五義》沒能聽到結尾。暑假裏找來了石玉昆的原著,可小說寫到“錦毛鼠”白玉堂殞命衝霄樓便戛然而止了。我急著去問父親,方知後麵還有部《七傑小五義》呢。然而看完續集後,我感覺還有些故事線索並沒有說盡。

不久,單老又在電台裏播講他的超長武俠評書《白眉大俠》,正接的是《七傑小五義》。我回回不落地聽了近半年,眼見快結束時,單老竟又冒出一句“這後麵還有部《小小五義》”。我又去了圖書館,但沒能找到,倒是從一份資料中得知這套係列武俠竟連續有十二部之多。我驚呆了,也喪失了繼續閱讀的欲望。

後來,武俠小說看得多了,發現不光是《三俠五義》,自清代以來,武俠小說主流便是這種超長的係列作品,而且凡武俠名家的代表作也大都是他們創作的係列小說。像還珠樓主的《蜀山》係列、白羽的“錢鏢”係列、王度廬的“鶴鐵”五部曲、梁羽生的“天山”係列、金庸的“射雕”三部曲、古龍的“楚留香”、“陸小鳳”係列等。最厲害的要算溫瑞安了,他的作品幾乎全是“係列”的形式,什麼“四大名捕”係列、“神州奇俠”係列、“布衣神相”係列、“白衣方振眉”係列等不下十套。在當今網絡武俠中,百萬字以上的係列巨製更是占了大半江山。

可以說,沒有任何一種類型小說像武俠小說這樣偏愛長篇係列的,究其原因,至少有三點:

首先,武俠小說表現的是非現實題材,創作中沒有過多的束縛,在作者想象可以縱橫馳騁、漫無邊際的情況下,其建立的故事構架往往就會十分宏大。同屬於超現實文學的西方魔幻小說也多是成係列的鴻篇大作,如《魔戒》三部曲和《哈利·波特》係列。

其次,正是由於缺乏現實生活作依托,作家必須依靠憑空想象去創造一個並不存在的虛幻世界,創作中便要耗費更大的精力。一群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一組紛繁複雜的人物關係,一套新穎神奇的武功體係,一段曲折生動的故事情節,構思起來都是相當困難的。從情感上講,作家絕不忍心把自己殫精竭慮才編創出來的這些寶貴素材輕易丟棄,將其一用再用也是情理之中。

再者,讀武俠小說的人多是為了消遣娛樂,短篇武俠雖也能做到扣人心弦,可篇幅所限,情節難以充分展開,總不如長篇大作看著熱鬧過癮。而且一部作品非常出色,讀者們就更希望接著往下看,讓那些他們喜愛的俠客能多些時間來陪伴自己打發閑暇生活。加之武俠小說又常以報刊連載的形式出現,一旦某部小說廣受歡迎,那些編輯、書商們從市場效益考慮,也不願意作者另起爐灶去構思一個成敗莫測的新故事。

創作者、發行者、閱讀者三廂情願的美事,何樂而不為呢?所以隻要大眾的興趣不減,作家的文思也未枯竭,這部武俠小說便會一部部地續寫下去。盈千累萬的“武俠係列”便由此誕生了。

係列武俠小說不僅數量龐大,形式也較多樣,主要有四大類型:

一、連續劇型。這種係列如同動輒上百集的韓劇一樣,是以一個或幾個主要人物為核心,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連綿不絕地描述主人公們一件又一件的事跡,有的能延續數十部之多。《蜀山》係列便是其中典範,還珠樓主在其封筆前已將峨眉派眾劍客掃蕩群魔的行俠故事寫了五十五冊,洋洋灑灑五百餘萬言,而這僅是他原計劃的三分之一。黃易可謂後來居上,他的《大唐雙龍傳》係列,講述了兩個小混混寇仲和徐子陵成長為武林絕頂高手的艱辛而複雜的曆程,東拉西扯,枝枝蔓蔓,一本接一本地前後出了六十多卷,真令人瞠目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