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詩情畫意漫江湖——武俠小說中詩詞的使用(1 / 2)

詩歌是人類最古老也最精粹的一種文學形式,被譽為“文學中的文學”。特別是中國這樣一個產生過“唐詩宋詞”的詩文大國,詩歌的地位顯得尤為崇高。《紅樓夢》能被後世文人奉為我國古典小說的巔峰極品,跟其中存有眾多的精美高雅的詩詞是密不可分的。其實不隻是《紅樓夢》,明清以來絕大多數的章回小說均有或多或少的詩詞化傾向。

作為傳統的小說類型之一,武俠小說也很早便開始將各種詩詞融入創作中,光《水滸傳》裏的詩詞就有八百多篇。這一風氣延續到民國舊派武俠,由於尚未完全擺脫章回體的模式,書中的詩詞使用仍較為頻繁。

港台新派武俠大量引進了西方小說的創作經驗手段,詩詞的使用量明顯減少,但像梁羽生、金庸等受過傳統文化深刻影響的作家們依舊鍾愛詩詞歌賦,經常將其運用到創作之中。(在新派武俠中,運用詩詞最為出色者,也當屬梁、金二人。)即使是古龍、溫瑞安這樣極力推動武俠西化的作家,也沒有完全丟棄詩詞——畢竟武俠寫的主要是中國古人的故事。

在當今網絡風行的時代,各種現代式的武俠小說紛紛出現,使用詩詞的技藝已日趨沒落,但仍有不少追求古韻的武俠作家還在堅持這一傳統的寫作手法。

武俠小說中使用詩詞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比如采用純正的章回體來寫作的武俠,其小說的每個回目就是詩詞的一種變體——對聯。像梁羽生的《俠骨丹心》頭一回為“荒山隱士迎佳客,美酒甜言惑少年”,《冰川天女傳》的最末一回為“天女散花,珠峰勞悵望;冰川映月,雲海寄遐思”,都可謂語言優美、對仗工整的佳聯。而金庸《天龍八部》的回目雖非傳統章回小說的對聯形式,但若將全書四十回的回目連綴起來,便能構成“少年遊”、“蘇幕遮”、“破陣子”、“洞仙歌”和“水龍吟”共五首優秀的詞作,如此創意實為高雅別致。

在小說的開端或結尾處使用詩詞,也是一種常見的形式。《水滸傳》在每一回的開頭就都有一首詩或詞。而梁羽生在其處女作《龍虎鬥京華》的開篇也填了首“踏莎行”,此後他的主要作品幾乎都要填一首詞作為開篇,像《七劍下天山》的“八聲甘州”、《萍蹤俠影錄》的“浣溪沙”、《白發魔女傳》的“沁園春”等。他還喜歡用詞作全文的收束,如《廣陵劍》的“長亭怨慢”、《龍鳳寶釵緣》的“浣溪沙”等。

還有些作家喜歡摘引古人的詩詞為己所用,如臥龍生《飛燕驚龍》的開篇選了“詩佛”王維的兩折樂府,蕭逸《飲馬流花河》的開篇借用了唐代詩人孫光憲《竹枝》詩的前四句,金庸的《神雕俠侶》一上來引的是歐陽修的“蝶戀花”,《倚天屠龍記》用的是丘處機的“無俗念”。當然金庸也時常搞原創,像《射雕英雄傳》和《神雕俠侶》結尾的詩詞都是金大俠自己的手筆。

使用詩詞的第三種形式是在小說中以詩詞來刻畫、評論角色或描繪景致、摹寫事物,《水滸傳》等明清章回體武俠裏,大部分的詩詞都是此類功用,近現代以來的武俠中則應用較少。

第四種形式是通過書中人物之口來引用詩詞。像《萍蹤俠影錄》的張丹楓滿口都是唐宋詩篇,將其儒俠風範展現得淋漓盡致。《笑傲江湖》第十四章“論杯”中,祖千秋在向令狐衝講述各種美酒名杯時,引了一串古人與酒相關的詩詞,也極具雅趣。而《神雕俠侶》中癡情女子們皆反複吟誦的“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把金代詞人元好問《摸魚兒》中的這一名句強化成執著愛情的“最佳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