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江山如此多嬌——武俠小說中的景物描寫(1 / 2)

初讀屠格涅夫的小說,你定會為他筆下的俄羅斯風光所震撼和陶醉。大到森林原野、山川湖泊,小到香花野草、鳥獸蟲魚,他都能描繪得生機盎然、情味無窮。難怪托爾斯泰讚美他“有一雙寫自然的大手,可以將一切景物都變得芬芳起來”。傳統的中國作家極少會像他這樣用大篇幅的文字去寫自然風景。

自唐宋八大家以來,我國的文風多尚簡潔,純寫山水的散文,字數鮮有逾千的。小說的寫景便更短了,以筆法細膩見稱的《紅樓夢》將其所有描寫大觀園的文字加起來也不過四五千。《水滸傳》裏的寫景多以獨立的詩詞或韻文形式出現,也就百餘字而已。正式行文中如有涉及景物的地方,基本采用速寫式的勾勒,但由於作者技法精湛,往往看似草草的字句便足以傳神。最典型的就是“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那段,隻用了一個“緊”字,不光寫出了風雪之急,還渲染出環境之險,真是一字值千金。

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我國作家積極向西方文學學習,各類小說中的景物描寫從這時起才急遽增多,而將寫景做到極致的還是武俠大家還珠樓主。

還珠樓主寫景的密度和字數,較屠格涅夫皆有過之而無不及。在他的小說中風景描寫隨處可見,且動輒幾千字,甚至上萬字。因其才氣橫溢、文筆華美,瑰麗山川與神魔武俠被他融合在了一起,使原本就迷人的風景更富奇幻的魅力。孔慶東講,“武俠小說中的精彩的景物描寫這個傳統就來自於還珠樓主”,並認為其景物描寫之好,可以單獨拿出來放到中學教材裏。

還珠樓主寫景之所以出色,與屠格涅夫一樣,不僅有天賦的文采,更有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深情。他自幼就酷愛自然風光,又遊曆過許多名山大川,據徐國楨在《還珠樓主論》中說:他本意是想把自己的見聞寫成遊記散文的,恰逢那時《天風報》缺少長篇武俠,在人家鼓動之下他才去編《蜀山劍俠傳》的。所以他在小說裏一有機會就要宣泄一下被大自然激發的詩情。他寫景不是冷漠的、客觀的臨摹,而是融入了濃厚的主觀情感,由此才有動人心魄的魅力。

但還珠樓主寫景的成功卻成了其小說的重大弊端,因為他太鍾情於抒寫美景,到了不顧情節發展的地步,經常是寫到一處景物便毫無節製地鋪陳開來,一下子便是數千字,故事則被棄置不管,這種情形多了,讀者便感到拖遝厭煩,也就不會有什麼審美享受了。這也是他的小說結構雜亂鬆散的原因之一。當今也有作家喜歡掉書袋,堆砌辭藻,滿篇都是華麗的形容詞和散文詩句,將寫景當成炫耀文采的平台。這其實是在重蹈還珠樓主的覆轍。因為讀者主要是看人物和故事,過繁過長的寫景隻會影響小說的流暢性,將情節撕扯得支離破碎。

與還珠樓主同時代的白羽和王度廬也擅長寫景,可相對來講,這二人更注重寫景與小說自身的關係,雖也有大量優美含情的風景描繪,但很少給人以割裂感。

港台新武俠時期,景物描寫的整體水準大幅提高。梁羽生、金庸、臥龍生、古龍等名家都是一流的寫景好手,他們的生花妙筆幾乎繪遍了中國的每一個角落。天山南北、長城內外、黃河上下、大江兩岸,無論是自然風光還是名勝古跡,盡收其筆端。

從他們的小說中,讀者可以看到江南水鄉的旖旎清秀,塞北荒漠的雄渾寬廣,西部高原的壯闊峻險,東海島嶼的綺麗多姿;可以看到奔騰咆哮的浩蕩江河,巍峨崢嶸的峰巒峭崖,奇絕深遠的深溝大澤,神秘詭異的洞穴幽穀,碧波漣漪的湖水池塘,淙淙細流的山泉小溪,以及莊嚴崔嵬的宮殿寺觀,喧囂繁華的市井店肆,風韻拙樸的鄉村古鎮,典雅別致的園林亭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