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秋之禪(5)(3 / 3)

明日裏李藩帶了四五人挑著各色禮物來到莊宅,禮物當中有暹羅香料、錦緞,還有鹿茸、麝香等名貴中藥,另外還帶著當時金陵最著名的中醫唐九和,挑明了要給秋子看病。人到門口,婢女們去報告秋子,秋子一下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隻得硬著頭皮來見。李藩見秋子模樣大窘,神色中有惱羞成怒的成分,也覺得此舉甚為不妥,隻是客套地問候了幾句,便倉皇遁去。秋子隻好收了禮物,也謝了問候,心中一直忐忑不安,想到此事無完沒了,幾乎愁煞了。而李藩自從表明了戀慕之情之後,似乎異常熱衷於此項行動,便繼續向秋子求愛,纏繞不休。秋子越發狼狽不堪,憂愁之至,似覺置身無地,竟真的生病了。她想:本來我萬念俱灰,隻想平靜度日,沒想到情緣未了,引起這等是非。怪就怪莊楚門重名利輕別離,否則李藩也不至於如此苦苦相纏。倘若此等事情流傳出去,外麵知曉了,必成人茶前飯後的笑柄,那是大大地不應該了。她左思右想,心緒不定。而金陵王則看出了秋子的遲疑不決,越發頻繁地向秋子表達心意,隻弄得秋子迷離顛倒,心中悲欣交集,無可言喻。

到了十月,秋霜初降,晨光清麗。這一日金陵王去函秋子,讓她來金陵王府菊花園共同賞菊。秋子平生最愛菊花,於李藩之行動,此刻也不甚反感,猶豫之下,便由婢女陪同乘轎去了。金陵王府花園的菊花,比往年更加出色。菊類品種也全,有高麗菊、波斯菊、大理菊等等,爭芳鬥豔,即便是同一種花,這裏的也特別鮮豔:枝條的形狀,花的姿態與色彩,以及露珠的晶瑩,都與別處不同,似乎集中了更多長處似的。讓人看著涼爽快適,心曠神怡。李藩大概想乘此機會向秋子表明心愫,便摘了一枝很美麗的蟹爪菊,鄭重地遞向秋子,說道:“你看這朵可是最美的。”他不急著將花交給秋子,隻管拿在手中。這花開得果然極美,泛著金黃色花芒,顏色純粹得仿佛不是這個世界上的實物似的。秋子伸手去拿花,李藩便乘機捉住秋子的指尖,吟詩一首:

孤月方待雨,花似酒顏丹。

同時紅霞下,同眠萬山秋。

秋子麵露尷尬,正不知如何是好,天色突然大變,朔風忽起,各色好花都被吹得枯落。秋子見花枝處處折斷,葉上的露水全都被吹得七零八落,剛才的芬芳之景如同隔世,不由黯然落淚。李藩慌忙扶著秋子來到屋內,上得茶來,秋子方稍稍安靜,但臉龐上已明顯有淚痕了。此時天色漸暮,四周昏暗,不見一物。朔風越來越緊,氣象陰森可怕,大雨接著也滂沱落下。秋子呆坐於屋內,心中隻是惦念著剛才庭中芬芳的秋花,獨自悲傷歎息。這正應了後來李清照的一首詞:“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而麵前泡的茶,分明早已涼了。

金陵王李藩與秋子之間的露水戀情,很快就煙消雲散了。等到事情發展到漸入尋常與猥褻,就變得平淡無奇了,雙方都有一種深深的失望。這時莊楚門的噩耗也已傳來:鴻門關全線失守,胡人攻入邊陲關隘,莊楚門以身殉國。噩耗傳來那一天,秋子端坐於庭院之中,目光幽遠,心若止水,感到光陰渺渺,隱恨綿綿。

金陵王自莊楚門死後就沒有來過了,大概是俗務繁忙吧。其實這等露水姻緣,遲早一天必會煙消雲散的。秋子雖未看透,但內心隱約地有點感覺,隻是未必深入罷了,所以倒沒有什麼意外。隻是想著日後光陰荏苒,不知何以度日時,方有點恐慌起來。她又是恐懼,又是羞愧,不敢出門。

且說莊楚門的老母自從莊楚門死去之後,倒不顯得特別憂傷,仍是在佛堂每日念誦,然後坐禪自觀,倒也清靜無為。這一日秋子正在書房獨坐,因無事打發,便執筆臨摹智永和尚的《真草千字文》。心中無力,秋子想借助書法之力來壯心壯膽。正寫了幾字,莊母幽幽地進來了,說道:“我料想自己時日不多,想找一清靜地方了結殘生。我覺得此處太過嘈雜,無事生非的東西太多,所以想另遷一清靜之所。還願得到你的幫助。”秋子聽到莊母談到是非之地,臉頰不由紅了起來,忙放下筆,柔聲說:“母親嫌此地紛擾,我也有同感。如果母親有意遷出,我也欲跟母親同往。”懇切之心現於顏麵。莊母說:“我多年來勤勉修持,大約是消除不少業障,但仍然罪孽深重。我現在時日已不多,隻願意內心純淨無垢,直通淨土,心無掛礙,脫離俗世。所以我今番是想到寺院,遁入鳥聲也聽不見的深山去。”秋子聽到莊母一席話,不由想到:這個老太太還真非同尋常,我原先一直以為她是個不諳世事的“佛呆子”,沒想到她誌存高遠,曠達世事,心中別有一番洞天。又想自己在世中所幹的有頭無尾之事,勞神傷心,實是無甚意義。於是說:“母親姑且讓我陪伴你去黃山吧,那裏有個蘭若寺,清新、幽秘,著實是一個好去處呢!”言語甚是歡欣,但說過之後卻莫名地感到悲傷,忍不住嚶嚶啜泣起來,態度異常,悲淒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