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秋之禪(1)(2 / 3)

菊花開滿院,晨露入天間。

彼此緣未了,縹緲已成仙。

吟罷,淚珠紛紛落下,揩拭也來不及了。再看花夫人,任眼淚自淌,仿佛成了雨中的梨花。

忽然花夫人對中山王說道:“請王爺回府吧。我此刻非常難過,想一個人獨自休息一下。雖然身患重病,但也不可過分失態。”花夫人說完之後,招呼左右侍女攙扶,徑直回房去了。因為身子無力,她看樣子比平日痛苦得多。李彤心中不解,尋思花夫人平日裏從沒有如此果敢,定是覺得心中難受,要故意回避自己。於是走上前去,癡癡地捉住花夫人的手,那纖纖玉手冰涼剔透,有一股寒意直鑽入李彤心間,已不似這個世界的寒冷。李彤不由自主打了個寒噤,尚未開口,忽然就啜泣起來,想到花夫人的命運如晨露和秋菊,將要化作無常的煙雲,心裏無比難受。正在悲傷之時,花夫人麵色蒼白,身體突然後傾倒下,於是院裏院外驚慌失措。李彤立即招呼醫士速速搶救,同時又令僧道們誦經祈禱,驅神避邪。花夫人以前曾有好幾次昏厥過去後又醒轉過來,但這一次大動幹戈之後卻毫無效果。鬧了一夜,到雞鳴時分,花夫人還是長逝了。所有的侍女都哭得死去活來,僧侶們也停止了念誦,悄無聲息地退去。李彤尤為悲慟,無法自持。

也真奇怪,自從花夫人逝世之後,李彤突然就覺得眼前恍恍惚惚的,仿佛所有的事物都變得不真切似的。原先他認為恍惚是因為再沒有花夫人的身影,有點夢中依稀的感覺。但後來他終於明白了,那熟悉的東西並不是影像,而是味道,那是花夫人的體香。花夫人生前時,總有一股如蘭馥鬱縈繞在周圍,現在花夫人離去,這股味道也隨之煙消雲散。李彤這才覺得這世界本來的味道是如此難聞,好像在空氣中總摻有一股淡淡的腥臭似的。

思香憶人。花夫人死去的當日,李彤按慣例並沒有去守靈。黃昏時分,城內雞鳴寺的法師淨能前來參見。李彤召他來到庭院,對他說道:“我已經心灰意懶了。雖然我很早就知道人死燈滅這句老話,但我還是願意花夫人下一輩子能夠輪回,我能再次與她廝守。這一輩子我與她廝守的時光,實在是太短暫了。”說罷長歎一聲,竟不能自持,眼淚如斷了線的珠鏈似的,劈劈啪啪地落下。淨能法師也不好言語,隻是雙手合十,肅穆地站在一邊,口中念念有詞。哭了一陣,李彤強忍住了,破顏笑道:“按講作為中山王我失去一女子是不該如此悲慟的,但我感覺與花夫人著實已有十世之緣了,因此忍不住過於傷慟,讓大師笑話了。”淨能仍是靜穆不語,隻是躬身施了一禮。李彤哭了一陣,覺得心裏輕鬆了一些,於是與淨能商量這幾日喪事念佛的安排。最後商定:第一日念《圓覺經》,第二日念《阿彌陀經》,第三日念《大悲咒》。待到三天經文念完,才正式舉行喪禮。

才到下午,李彤又覺孤獨難忍,又按捺不住要去靈堂,去見一見花夫人,聽她沙啞婉轉的聲音。但聲音是聽不見了,李彤此刻才明白,聲音真是一個怪東西,可以準確地聽見,但卻不可以留住,跟時光是同一屬性。在靈堂門前,守衛和侍女見李彤跌跌撞撞地過來,麵露難聲,卻又不好阻攔。李彤想:現在花夫人雖已變成了靜靜的遺骸,但能見一麵也好,今後哪有這樣的機會呢?於是就不顧一切,徑直走入靈堂,把帷屏的垂布撩開。此時將近黃昏,室內光線昏暗。李彤借助燭光,看見花夫人的相貌十全十美,冰清玉潔,一副神仙真人的模樣。此等麵容,死去何等可惜!花夫人除了膚色比生前更白之外,其餘跟生前無異。她的頭發隨意披散著,密密叢叢,全無半點紛亂,光色鑒人,美不可言。李彤仿佛又嗅到花夫人身上的如蘭香氣了。此時此刻,李彤才覺得自己的一輩子仿佛有兩條命,就像古語中所說的貓有九條命一樣。自己的一條命已隨花夫人逝去了,而另一條命則是苟延殘喘依附於身。李彤目睹花夫人相貌的“十全無缺”,竟希望自己立刻死去,把靈魂附在花夫人遺體上。這真是悲極的想法啊!

花夫人生前親信的幾個侍女,都哭得不省人事。李彤雖然悲傷得神誌恍惚,但想到自己畢竟是個有身份地位的人,所以也就強忍著,讓大家不至於束手無策。第二日、第三日他便獨自在室中幽閉,不再去花夫人靈堂,免得再度動容。第四日當是葬儀之日,李彤強忍悲慟,如木偶一般任人擺布。此等悲慟之事,他從前曾經遭遇過好幾次,卻從沒有如此痛切的苦味。此度傷心,竟是過去所無,將來也不會有的。花夫人的墳墓選在了遠在郊區的鍾山,那裏楓葉如火,秋風瑟瑟。出殯的時間是早晨,李彤葬了花夫人之後,太陽鮮豔地升上天空,山林原野上的朝露隨之消散得影跡全無。李彤痛感人世無常,正如此露,便越發地厭世悲觀起來。

自此以後李彤曉起夜眠,淚無幹時,兩眼模糊,昏沉度日。此時已是深秋,庭院之內的樹葉紛紛變得枯黃,花瓣凋落,遲開的菊花則如火一樣燃燒起來。院內自從花夫人逝去之後,很長時間無管弦之音,景象今非昔比。多年來一直伺候花夫人的侍女們,仍穿著深色的喪服,悲哀之情,一日未減,悲涼之情,無有已時。李彤追思往事,回想起從前做過的無數逢場作戲有頭無尾之事,頓生感慨,不禁吟道: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