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春之俠(3)(2 / 3)

“你去見識一下無極禪師的劍法,無論怎麼說,你現在已算是天下頂尖的高手了,對你來說,見識一個高手並且打敗他,是最值得慶幸的事。”胡雲幽幽地對林原說。說完之後,胡雲轉過身來,丟下林原,離開了湯院。

林原懵懵懂懂地走進最後一進玲瓏寶塔殿堂房時,無極禪師正端坐於大殿中間,白發童顏,瀟灑飄逸,麵部平靜。無極禪師的聲音在風中飄飄蕩蕩:

“施主,你是來求佛的嗎?”

林原答道:“不,我是來跟你比武的。”

無極禪師微微一笑,說:“那麼,施主,你找錯人了。”

“我沒有找錯人,聽說你的風月劍天下無敵,我是特意來領略你的劍法的!”林原攥著手中的寶劍神情自若。

無極禪師微微一笑:“施主,劍道就是自己的內心,在這個苦難的世界上,為什麼不保持內心的平靜,卻要大動幹戈呢?”

“施主先坐下吧——你是為誌滿大師而來?”

“是。”林原麵無表情地回答。

“那麼,你知道誌滿大師?”

不管林原是否聆聽,無極禪師用一種平靜的語調開始講述四諦,宣講八正道,輔以比喻和重述。無極禪師敘述著苦難,論述著苦難的誕生以及苦難的熄滅:生命即苦,世間充滿苦難。然而解脫痛苦的道路業已被發現,那些追求佛道的人必能得救。

林原不得不承認的是,無極禪師的聲音近乎完美,平和、安寧,如光之運行,如夜之星辰慢慢飄移。“就像這座禪寺的創建者誌滿大師,畢生修行,終於功德圓滿,進入極樂之圓,斷滅了一切痛苦。”

“誌滿大師?”林原不由自主地問道。

無極禪師繼續微笑著,用他那深沉寬厚的嗓音講起了誌滿大師的生平。表情沉靜,身心投入,眼神中有一種崇敬的光暈。誌滿大師當年也是一位武者,自幼出家少林,博綜六經、外善三玄、性度弘偉、風鑒朗拔,是當時武林中數得上的高手。誌滿禪師四十歲那年離開少林,原本是去羅浮山的,以安靜樂道山水之間。可他路過徽州之時,見黃山山峰秀麗,清靜無雙,便改了主意,在半山腰中另辟湯院,起先風餐露宿,四處化緣,在六十歲那一年,終於落成湯院,然後設壇講經,直至垂朽。

“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林原聽到動情處,情不自禁地感慨。

無極禪師似乎有點觸動,他端詳著眼前這個清秀雅儒的小夥子,心中似乎有一點暖意。

緘默很長一段時間後,林原想起來了自己來的目的,他帶有一絲猶豫抽出了寶劍,身軀繃緊,雙目炯炯有神。也難怪林原這樣,他是太想見識一下無極禪師的劍法了。林原是個自負而童心未泯的少年,更何況自出道以來,他還從沒嚐過失敗的滋味呢。

比劍是在廳堂前的空地上進行的。林原抽出劍之後,屏息鬆弛。他似乎努力什麼也不想,以達到一種空明的境界。然而在無極禪師風月劍抽出的一刹那,林原的思緒突然變得紛紜起來,他的腦海裏情不自禁地快速放映著無極禪師剛才所述的有關誌滿大師的畫麵。他想努力克製,內心重歸平靜,但一切已由不得他,在那一刹那間,他感到左耳一絲疼痛。比武結束了,他的左耳滲出一絲鮮血。他瞥見無極禪師劍已入鞘了。一個美麗絕倫的姿勢。

為什麼無極禪師沒有置自己於死地?而在此之前無極禪師劍下從不留一個活口。林原呆住了,很長時間,他一直緩不過神來,轉而百思不得其解,任耳朵上一絲線似的殷紅往下垂滴。

林原感到沮喪極了,這對年少氣盛的他是從未有過的打擊。林原抬起手中的劍就要自殺,無極禪師用風月劍架住他的劍,微笑著說:

“何必這樣呢?你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你不熟悉我的劍法罷了。你的天賦很高,已是個絕頂高手了。你何不仔仔細細琢磨一下我劍法的精神,然後再來找我比武。到那時,我就不會再饒恕你了。今天並不是我勝了你,而是你內心幻變,自己先亂了方寸,才給我可乘之機的。”

林原沒有再堅持自刎了。他覺得無極禪師說得有理。況且,生命都是別人給予的,有什麼資格不聽從別人的意見呢?再有就是,林原心中又有一種欲望在強烈地向上拱動,他無法與之抗拒。

“你去吧,三個月之後你和胡雲再來,到時候我如果取勝的話,我會毫不留情地成全你們!”

無極禪師依舊微笑著對林原說。然後,他轉身踱回殿堂,留下一個飄曳的背景,讓林原久久不能緩過神來。

當林原把所有的情節描述給胡雲的時候,胡雲突然變得神情黯淡。林原強調的一點是,無極禪師擊劍的姿勢幾近完美,無可挑剔。他擊劍的姿勢中,有一種令人無法拒絕的蠱惑力。林原一直懷疑自己是不是被他擊劍的姿勢所迷幻,以致精力和注意力無法凝聚起來,心猿意馬。而在此之前,林原從來就不是這樣,隻要一舉起劍,他就可以心無旁騖,忘卻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