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別樣的戰場風雲(3)(2 / 3)

韓複榘在山東主政7年多,在此期間,他任命何思源為教育廳長,注重興辦教育。山東的教育經費從不拖欠,而且逐年增長,教育事業得到很大發展。另外,他還增設了各級學校,如中小學校、醫學專科學校、鄉村師範和職業學校,以及國立山東大學、山東省立戲劇學校。梁漱溟曾評價他說:“韓複榘對儒家哲學極為讚賞,且讀過一些孔孟理學之作,並非完全一介武夫。”同時,他也注重整頓公務員隊伍,規定政府人員都必須穿戴與士兵一樣的布製服裝,極力懲治貪官汙吏。山東因有港口,毒品走私泛濫,韓複榘對此深惡痛絕,嚴令禁煙禁毒。吸食鴉片者即刻被關押起來強製戒毒,若依然屢教不改,則格殺勿論。如販賣毒品,無論多寡,一律槍斃。

如今,韓複榘在山東的笑話於民間流傳眾多,如其愛作打油詩,世人總以此作為笑話談資。但在韓的兒子口中,有一個與曆史傳說不一樣的韓複榘:“他從來就不是戲說中的那種咋咋呼呼、張牙舞爪的軍人,相反他表情刻板,不苟言笑,幾乎沒有任何肢體語言。他說話很慢,很簡短,語氣堅定斬釘截鐵,不容置疑。他與人談話,從不誇誇其談,大多時間是在默默地聽,很少插話,但兩眼逼視對方,臉上卻毫無表情。他出身書香門第。”

但也是在這7年多時間裏,韓同蔣介石之間的矛盾也在不斷加深。1936年 “西安事變”發生後,韓複榘通電全國,支持張學良、楊虎城,號召各省自治。事後蔣介石回到南京,對韓複榘恨得咬牙切齒,可能那時蔣心中已存殺心。

抗戰全麵爆發後,韓複榘出任第三集團軍總司令兼第五戰區副司令長官,負責指揮山東軍事,承擔黃河防務。1937年12月中旬,日軍攻占南京。同時,太原會戰已經結束,日軍開始從山西抽調兵力,一路向南,直逼山東濟南。

日軍進攻山東時,韓複榘曾在德州抵擋日軍進攻,損失較大,加之此時蔣介石又調走韓部所屬炮兵,這一切使他轉變態度,自感隻是蔣舍棄的一枚棋子。自此,韓複榘開始消極抗戰,任由日軍渡過黃河,不戰而放棄濟南。

濟南城因無人防守,輕而易舉地被占領。山東門戶洞開,使得第五戰區的側翼受到日軍威脅,戰區原定的作戰計劃一夜間變成一堆廢紙,原本就被動萬分的局麵變得更加困難。蔣介石聽到第五戰區的報告,火冒三丈,立刻十萬火急給韓複榘發電報,命令韓複榘不得無令後退,但此時韓已退到泰安。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嚴令韓複榘固守泰安,蔣介石也多次電令,可是韓一再置若罔聞,抗令不從,率軍又退到兗州,再退到濟寧,最後一直退到魯西的曹縣,已至豫魯邊界。

蔣介石對韓複榘的違令行為十分震怒,下決心要處決之。可是韓手裏尚有幾萬軍隊,一旦打草驚蛇,他就有可能投靠日軍,這是蔣所不願看到的。因此,如何順利抓韓成了蔣介石最大的難題。最終,他與幕僚們商議後定下一計。

1938年1月,蔣介石先電令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在徐州主持召開軍事會議,身為第五戰區副司令長官的韓複榘肯定會參加。

韓複榘對李宗仁召開軍事會議並無絲毫懷疑,便由濟寧乘鐵甲車到了徐州。就在韓到達徐州的次日,蔣介石從漢口發來急電,召集白崇禧、李宗仁等45名高級將領前往開封參加北方將領軍事會議,這45人裏也包括韓複榘。

因之前在戰場上曾抗令撤退並丟了山東,韓複榘內心忐忑,不敢貿然參會。但不赴會的話,今後與蔣介石的矛盾會進一步加深。他在心裏反複琢磨,左右權衡。想到李宗仁等人也要去,況且還有心腹孫桐萱軍長和一個營的警衛同行,他決定赴會。

1938年1月9日,韓複榘到了開封,與他帶的40多名隨從住在黃河水利委員長孔祥榕的公館裏。1月11日,蔣介石在河南省政府召開高級將領機密軍事會議,時間定在晚上7時,理由是為躲避日機擾亂。

在這次會議上,蔣介石毫不留情麵地當麵質問韓複榘丟失濟南的過錯:“你放棄黃河天險,對日軍不發一槍一彈,繼而放棄濟南、泰安等大城市,致使日軍在山東長驅直入,我軍後方動搖,你該當何罪?”韓複榘毫不客氣,竟然在會上與蔣爭吵起來,甚至反唇相譏:“濟南丟了我負責,南京丟了誰負責?”蔣氣得拍案而起,厲聲說:“現在我問的是山東,不是問的南京!南京丟失,自有人負責!”局麵一時難以收拾,坐在韓複榘左邊的劉峙馬上打起了圓場,起身將韓複榘拉離了會場,邊走邊說委員長現正在氣頭上,不要在意。韓不知是計,便跟劉走出會場並坐上了劉的專車。哪知這輛車是戴笠為了逮捕他而特意準備的。韓複榘的隨身警衛此時早已被不露痕跡地繳了械。

1938年1月19日,蔣介石下令將韓複榘秘密關押在武昌高等軍法廳會審,何應欽任審判長,鹿鍾麟、何成浚任審判官,賈煥臣等是軍法官。

1月21日,審訊開始,何應欽說了韓複榘的各項罪名:不遵命令、擅自撤退、在山東強索民捐、侵吞公款、搜繳民槍、強迫魯民購買鴉片等。麵對質詢,韓複榘昂頭微笑,不辯解,也不請求寬恕。其實之前的逮捕令已注明了韓的罪狀,並宣布革除韓的二級上將及所兼一切軍政職務。無論韓如何辯解,蔣介石肯定都不會饒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