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重慶大轟炸(2 / 3)

六五大隧道慘案

六五慘案後國民政府發表慘案《審查報告》稱,共造成992人死亡,151人重傷。但社會各界一致懷疑政府瞞報死亡人數,認為這一數字不可靠,甚至有幸存者稱遇難人數達2 500人之多。

1941年,日軍開始實施“第三次戰略轟炸”。正是在這次轟炸期間,震驚中外的六五大隧道慘案發生了。

6月5日下午6時左右,市民們吃過晚飯,正在慶幸一天平安之時,空襲警報突然響起,人們倉促之間全部湧向防空隧道,慌亂中擁擠不堪。實際上,此次來襲的日本轟炸機隻有幾架,而且並未進入市區,隻是在城郊投下幾顆炸彈就匆匆返航了。不明敵情的防空當局沒有及時解除警報,民眾急劇恐慌之下,繼續往隧道進發,大大超過了安全限度。

隨著湧入隧道的市民數量越來越多,防空隧道內的空氣流通開始出現不暢,隧道深處的人感到胸悶,便開始往洞口處移動;洞裏的人並不知隧道內氧氣不足的情況,隻是跟隨人群向外移動。正在此時,在洞口外觀望的人發現設在較場口的輔助報警紅綠燈突然熄滅,錯誤地判斷為敵機再次前來轟炸,紛紛向隧道深處擠去。兩股人流擠在一起,造成很多人被踩踏而死;而在防空洞隧道深處的人,則由於氧氣稀薄而紛紛倒地。等到搶救人員趕到的時候,隧道內的屍體竟然堆到了洞頂。

六五慘案發生後,中外輿論一片嘩然,紛紛指責日軍的殘忍,還把矛頭指向了國民政府的防空管理混亂和應急措施不力。事後國民政府發表慘案《審查報告》稱,六五大隧道慘案共造成992人死亡, 151人重傷。但社會各界一致懷疑政府瞞報死亡人數,認為這一數字不可靠,甚至有幸存者稱遇難人數達2 500人之多。

此次慘案死難民眾到底有多少人?政府在慘案發生前,有沒有采取足夠的防空措施?一係列的問題壓在人們的心頭,卻自始至終沒有得到答案。

日機轟炸重慶引發多起重大火災,有一次火災,竟然將市內房屋燒毀九成。原因首先是日軍投放的燃燒彈威力巨大,其次是防空部隊貽誤了救火良機。

當時,駐郊區的部隊有六個師,還有一些獨立的營團,而在重慶辦公的達官貴人相當多,許多人把家眷也安排在那裏。

重慶國民政府沒有設置統一的消防滅火部門,隻能由防空司令部臨時代替。火災發生後,這些達官貴人直接打電話到防空司令部,要調派救火車前去滅火。防空司令部下達救火命令,但苦於沒有救火器材等設備,一籌莫展。國防部司令劉峙在電話裏向手下的師長和團長們下達死命令:“你們如果不把火撲滅,我就殺你們的頭。”

麵對社會輿論的一致譴責,這些軍官們把困難列了一大堆,卻無實際的辦法。到了第二天下午,終於有人想出一條頗具效果的辦法,不論是誰,擔一挑水就給一元錢,這才調動數萬官兵參與救火。

起初,全城隻有20多處火勢,因為沒有及時撲滅,加之很多達官貴人拿著劉峙的手令,調動正在救火的車輛先救自己的宅第,導致火勢蔓延至全城,市民損失極為慘重。

在這場全城性的災難中,趁火打劫、發國難財的現象隨處可見。

在重慶衛戍部隊下轄的勞動總隊裏麵,一些軍官大肆貪汙經費和軍糧,還以改造流氓扒手為名,抓了一大批盜竊犯,強迫他們拴著鐵鏈子勞動,並瓜分他們的勞動所得。實際上,這些被鎖著勞動的犯人都比較安分守己,甚至還包括了一些政治犯。那些真正的扒手都被負責看管的軍官私自放出,偷回來的東西由雙方分贓。

當防空司令部成立擔架營時,勞動總隊也挑選了一部分身體強壯的慣偷去當擔架兵。他們平時流竄在街上作案,警報響起的時候就到指定地點集合,準備到轟炸現場進行“救護”。他們在災難現場的行為簡直令人發指,有些僥幸未亡的傷者,被活活拖死;有時候這些擔架兵非但沒對傷者展開急救,還在受傷者身上堆壓屍體,將他們活活壓死,最後從這些屍體上搜走首飾和財物,甚至剝掉死者的衣褲。

就在火災當晚,重慶的一些散兵遊勇也開始大肆搶奪財物,甚至連軍政部下轄的監護大隊也放棄菜園壩一帶的警衛任務,加入趁亂搶劫的行列。麵對群眾的舉報,衛戍總部居然沒有采取任何措施,隻是例行公事地打電話詢問了一下。而當時全城的電話線路在大火中破壞殆盡,電話沒有打通幾個,就這樣不了了之。火災發生時,守城部隊將城內居民疏散到城外,然後把沒被燒完的東西搶劫一空,那些燒剩的木頭積存起來當作幹柴,甚至將燒剩的房子略加修繕後據為己有。種種行徑,大大破壞了抗戰部隊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