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嘯九天
在漫長的抗戰歲月中,中國空軍共擊落擊毀日機1 226架、擊傷炸傷日機230架,炸毀炸傷坦克8 546輛。最終,中國空軍完成了空中抗戰的光榮使命,取得了抗戰最閃耀的勝利。
在艱苦卓絕的抗戰中,日軍空軍憑借其在飛機數量和質量上都占有的絕對優勢而一度囂張狂妄,年輕的中國空軍毫不畏懼,奮勇抗擊,譜寫了一曲曲氣吞山河、悲壯激昂的空中樂章。
抗戰爆發時,中國空軍作戰實力薄弱,與已經世界領先的日本空軍相比,相差懸殊。日本有2 000多架飛機,擁有一大批技術經驗豐富的飛行員,而中國空軍當時正處在初創階段,能作戰的飛機僅有300餘架,飛行員也極度缺乏,更缺乏具有空中作戰實際經驗的優秀人才。即便如此,中國空軍官兵們在整個八年抗戰過程中,始終鬥誌昂揚,不屈不撓地在空中與強敵展開決戰,為抗戰的最終勝利立下了赫赫戰功。
當時的日本空軍還不是一個單獨的軍種,他們被稱為航空兵,分屬於海軍和陸軍。淞滬會戰爆發後,日軍向華北和上海發起進攻,日本海軍第三艦隊奉日軍大本營之命開進上海,就在作戰前的一次作戰會議上,第三艦隊艦隊司令官長穀川清將空軍提升到了極高的戰略地位上:要置中國於死地,最重要的就是控製住上海、南京這條線,並務必要航空兵全殲中國空軍。
中國空軍的打擊目標早已盯向了停泊在黃浦江和杭州灣的日本海軍第三艦隊,以及在上海楊樹浦、虹口一帶的日本陸戰隊。按照空軍司令部的部署,中國空軍決定主動進攻,於是,由中國率先發起的八一四空戰,立即在中日兩軍之間爆發。
沒人能想到,年輕的中國空軍首戰即告捷。在淞滬會戰後第二天,中國空軍就出人意料地創造了一次對日機空戰3比0的光輝戰績。
當時,日軍鹿屋航空隊的18架九六式重轟炸機由台北基地起飛,轟炸目標是大陸沿海機場。在日機飛臨杭州筧橋機場上空時,天空已經烏雲密布,能見度極低,求戰心切的中國空軍第4大隊大隊長高誌航不顧惡劣天氣,迅速率隊騰空迎戰,機群首先升到雲層上,然後摸索到雲層下尋找日機,當發現日機後,高誌航立即占據有利位置,組織全隊發起攻擊。日機顯然沒有料到會遭到中國空軍的主動襲擊,慌亂中投下一些炸彈,便企圖逃跑,首次登場的中國空軍哪能放過此次殲敵的機會,緊追日機,射擊開炮。一陣激戰後,共擊落日機3架,而自己僅有1架戰鬥機負輕傷。
“八一四”首戰告捷,“日本空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就此被打破,舉國沸騰。
次日,在南京、上海和杭州等地,中日空軍再次展開了大規模空戰。中國空軍表現依然神勇,成功抵擋住了60餘架日機的襲擊,並擊落日機17架。
8月16日,華東地區的台風剛剛停止,急於複仇並挽回顏麵的日軍大本營派遣日本航空母艦的大批飛機飛赴戰場,中國空軍遇到了更為嚴峻的挑戰。而這一天,連續作戰的中國空軍第3、第4和第5驅逐機大隊仍保持著極佳的戰鬥狀態,再接再厲,擊落日機8架。
“八一四”後,由於日軍航母上的大批飛機參戰,原本飛機數量就極少的中國空軍,在接連的空戰中損失多架戰機,蔣介石專門下令轟炸日軍的航空母艦,並設下重獎——凡炸沉一艘航空母艦者,政府獎勵20萬元。
8月27日,中國空軍第5大隊召開動員大會,鼓勵大家響應號召,英勇殺敵。動員大會以後,中國空軍少尉飛行員閻海文等駕駛8架飛機從揚州出發。他駕駛“2510號”戰機一次次超低空飛行,準確地將炸彈投擲到目標區域,但隻是短暫慌亂後,日軍就很快組織了密集的火力,“2510號”戰機不幸被擊中,失控墜向地麵,閻海文被迫跳傘。負責地麵搜索的日軍向即將落地的閻海文包圍過來,準備俘虜第一個中國空軍。閻海文在空中拔出手槍,向日軍射擊,在擊斃了5個日軍後,他將手槍對準了自己的腦袋扣動了扳機,壯烈殉國。
在場的日軍官兵為這位中國勇士的精神所折服,他們莊重收殮了閻海文的遺體,致以軍禮,將他埋葬在上海大場,並建立墓碑,墓碑上刻有“支那空軍勇士之墓”。
上戰場前,閻海文就曾發下誓言:“我是東北人,今天卻成為一個流亡者,我不為金錢而戰,我要打回老家去,為3 000萬同胞報仇!”最終他以自己的行動實現了這句誓言。
閻海文的英勇事跡感動了中國人,也震撼了日本人。9月1日,日本《每日新聞》刊登了特派記者從上海發回的關於他的事跡的報道,報道最後評價道:“中國已非昔日的支那”。
1938年5月20日清晨,日本長崎的一些店鋪老板在打開店門時,意外發現門前到處是傳單。上麵印著英漢對照的文字:“爾國侵略中國,罪惡深重。爾再不訓,則百萬傳單,將一變為千噸炸彈,爾再戒之。”
當天,經過長途跋涉的中國空軍還在九州島的福岡市和北九州市上空也拋下了大量傳單。一直自信防衛“固若金湯”的日本國土,就這樣出現了大量“蠱惑人心”的敵國傳單。日本當局暗自慶幸投下來的隻是“紙彈”而不是炮彈,卻還是如臨大敵,趕忙派出大批軍警挨家挨戶收繳傳單,予以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