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彥發現,秦益農從一開始害羞靦腆的性格,在熟悉了之後,卻是一個十分健談的孩子。
秦益農告訴李安彥,其實山裏並沒有什麼不好,然後就說起了他們村子裏的一個同族的遠房堂叔的事兒。
秦益農家住在山那邊一個名叫坡頭灣的小村子裏……李安彥一開始聽著覺得名字挺熟悉,可是想了半天卻想不起來在哪裏聽說過,於是便放棄了,繼續聽秦益農說故事……他們村子很窮,但是,他們卻很驕傲,因為他們村裏出了一個周圍好幾座大山周圍的村子裏都不曾有過的唯一的一個高中生,那就是他是堂叔。
這位堂叔命挺不好,在秦益農記事的時候就知道那位堂叔是孤兒,村裏人想著一個孩子挺不容易的(更主要的可能是那高中學曆的身份),就把那堂叔從山裏接了回來,村裏壯丁一起給那位堂叔在後灣河邊修了房子,那位堂叔就住在了那裏。
早些年,秦益農的那位堂叔也在外麵打工,聽說混得很不錯,不過,不知道為什麼最後卻回來了,還在外麵娶了一個聽說是城裏人的漂亮的媳婦兒,一起帶了回來。
雖然那位堂嬸子身體不好,沒多久就去世了,但是秦益農的堂叔還是留在了村裏……這不,這幾年那個堂叔在河邊圍了一個塘子,弄做了養魚塘,一開始的時候,堂叔的魚塘別說賺錢了,就是那些魚死的死,還被人偷的偷,據秦益農的父母說,那位堂叔估計這些年賺來養老的老本都投了進去。
有一次,那位堂叔為了弄清楚塘子裏的魚為什麼總是不順趟,於是大冷天的光著膀子下了塘子裏,魚的問題沒弄清楚,卻因為太冷了,上岸的時候一不小心摔了個跟鬥,腦袋磕在了塘子邊的一塊原本從山裏挖下來,好像是墓碑一樣的
,血流的……村裏的人都認為堂叔活不了的時候,堂叔卻醒了。
打那以後,堂叔的魚塘越來越順趟,生意都做到了縣城裏,村裏人也跟著占了不少光,今年開始,堂叔不單單賣魚,還連帶著幫村裏人的農產品推銷去了縣城的酒店餐館裏……秦益農家裏那些平常都拿去喂豬的菜,居然能賣出差不多半斤肉的價錢。原本,家裏寬裕了,秦益農的父母準備讓秦益農去鎮上上學的,可是秦益農卻不想為了自己上學,父母那樣辛苦,更像跟著堂叔學習,讓父母早早的過上好日子。不曾想,梭草坡這邊的小學來了李安彥,正兒八經開課了……秦益農覺得和去鎮上上學比起來,還不如就在梭草坡這邊上學,走這點路他還是能行的。更何況,秦益農發現李安彥比鎮上那些老師教的都好,幹嘛舍近求遠,巴巴地跑去縣城呢?!
聽了秦益農的話,李安彥慚愧的同時,又覺得果然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秦益農現在也就十二歲,而他十二歲的時候又在幹什麼?!
仔細想了想,李安彥苦笑:那個時候,他正是爺爺身後的一條小尾巴,完全不知愁為何物,正天真爛漫呢!
不過,對於秦益農的那位堂叔,李安彥還真的挺佩服,那絕對是一個眼下最典型的正能量典例。
這麼想著,李安彥覺得,要是有機會,一定跟這位堂叔見見麵,好好認識一下,指不定,還能成為朋友呢!
有人說,命運是神奇而狹促的。
沒過多久,李安彥果真見到了秦益農的堂叔。
隻可惜,當初佩服與想要結交的想法蕩然無存,李安彥那個時候恨不得一腳把那堂叔踹進學校門口的牧馬河裏,再讓河水衝巴衝巴,幹脆把那讓衝進太平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