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簡稱冠心病,是粥樣硬化病變導致冠狀動脈狹窄、閉塞,影響冠狀循環血流,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心髒病。常見的有隱匿型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據北京、廣州、上海統計資料,近20年來冠心病死亡率增加1~3倍。由於導致本病的病因迄今未完全清楚,現代醫學尚缺乏理想的治療方法。95%以上心肌梗死多由冠心病發展而成,而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很高,大多在30%~40%。該病是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常見病。
上述幾種臨床類型可以合並出現,現僅就心絞痛和心肌梗死予以闡述。
一、心絞痛
心絞痛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導致心肌急性、暫時性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臨床綜合征,心肌無組織學和細胞學受損表現。參照WHO的建議可分為勞累性心絞痛、自發性心絞痛、混合性心絞痛。
1.臨床表現
(1)典型心絞痛以發作性胸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體上段或中段之後,可波及心前區,有手掌大小範圍,甚至橫貫前胸,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內側達無名指和小指,或至頸、咽或下頜部。
(2)疼痛性質常為壓迫、發緊或緊縮性,也可有燒灼感,但不尖銳,不像針刺或刀紮樣痛,偶爾伴瀕死的恐懼感覺。發作時患者往往不自覺地停止原來的活動,直至症狀緩解。
(3)疼痛誘因常為體力勞動、情緒激動(如憤怒、焦急、過度興奮等)、飽食、寒冷、吸煙、心動過速、休克等,疼痛發生於勞動或激動的當時,而不在勞累後。
(4)疼痛持續時間常在3~5min,最長不超過15min,一般在停止誘發症狀的活動後即緩解,舌下含化硝酸甘油能在幾分鍾內使之消失。可數日或數周發作1次,也可1日內多次發作。
(5)平時一般無異常體征。心絞痛發作時常見心率加快、血壓升高、表情焦慮、皮膚濕冷,有時出現第四或第三心音奔馬律。
(6)臨床各型心絞痛特點 ①勞累性心絞痛,其特點是疼痛由體力勞累、情緒激動或其他足以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況所誘發,休息或舌下含用硝酸甘油後迅速消失。②自發性心絞痛,其特點是疼痛發生與心肌需氧量增加無明顯關係,疼痛程度較重,時限較長,含用硝酸甘油不易緩解。③混合性心絞痛,其特點是疼痛既可在心肌需氧量增加時發生,亦可在心肌需氧量無明顯增加時發生。
2.輔助檢查
(1)X線檢查 心髒無異常或見心影增大、肺充血等。
(2)心電圖檢查 ①靜息時約半數在正常範圍;②心絞痛發作時絕大多數患者可出現暫時性心肌缺血引起的ST段壓低,有時出現T波倒置,在平時有T波持續倒置的患者發作時可變為直立(所謂“假性正常化”);③心電圖負荷試驗。
(3)冠狀動脈造影。
3.治療
(1)發作期的治療 ①發作時立刻休息,一般患者在停止活動後症狀即可消除。②藥物治療:Ⅰ.硝酸甘油0.25~0.5mg,舌下含化,1~2min即開始起作用,約0.5h後作用消失;Ⅱ.硝酸異山梨酯5~10mg,舌下含化,2~5min見效,作用維持2~3h;Ⅲ.亞硝酸異戊酯,每安瓿0.2ml,用時以手帕包裹敲碎,立即蓋於鼻部吸入,作用快而短,10~15s內開始,幾分鍾即消失。③必要時吸氧。
(2)緩解期的治療 ①避免各種誘發因素,調節飲食,禁絕煙酒,減輕精神負擔,保持力所能及的體力活動和鍛煉,並注意勞逸結合。②硝酸酯製劑:Ⅰ.硝酸異山梨酯5~10mg,口服,3次/d;Ⅱ.戊四硝酯10~20mg,口服,3~4次/d;Ⅲ.硝酸甘油緩釋片2.5mg,每8h服1次;或用硝酸甘油貼膏貼在胸前或上臂皮膚緩慢吸收,可預防臥位型心絞痛發作。③α受體阻滯劑:美托洛爾12.5~100mg,口服,2~3次/d;阿替洛爾12.5~25mg,口服,2次/d。④鈣拮抗藥和冠狀動脈擴張劑,可根據病情適當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