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2 / 2)

(3)其他治療 ①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處理,可加阿司匹林75~150mg/d,口服;也可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②外科手術治療,施行主動脈-冠狀動脈旁路移植手術,主要用於內科治療不能控製的心絞痛。③經皮腔內冠狀動脈成形術(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在有指征的患者中可代替外科手術治療而收到同樣的效果。近年以放置支架取得了更好效果。

二、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壞死,是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發生冠狀動脈血供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的心肌嚴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屬冠心病的嚴重類型。

1.臨床表現

(1)突然發生胸骨後或心前區持續性劇烈疼痛,多無明顯誘因,且常發生於安靜時,部分患者放射至下頜、頸部、背部上方或上腹部,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多不能緩解,患者常煩躁不安、出汗、恐懼或有瀕死感。少數患者無疼痛,一開始即表現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2)發熱,心動過速,頻繁的惡心、嘔吐和上腹部脹痛,腸脹氣,呃逆。

(3)心律失常以室性早搏最多見。

(4)心界增大,心率多增快,少數可減慢,心尖區第一心音減弱,可出現第四或第三心音奔馬律以及心尖區粗糙的收縮期雜音。

2.輔助檢查

(1)心電圖檢查 根據其梗死部位不同在其相應導聯上出現病理性Q波、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與直立T波連接形成單向曲線。

(2)放射性核素檢查 可顯示心肌梗死的部位和範圍。

(3)實驗室檢查 白細胞增多,紅細胞沉降率增快。血清心肌酶含量增高。

3.治療

(1)監護和一般治療 ①休息與護理。絕對臥床休息1~2周,病情好轉第3周可下床,第4周如無不適反應時可室內散步,病重者臥床時間宜適當延長。一切日常活動由護理人員幫助進行,進食不宜過飽,並保持大便通暢。②吸氧,最初幾日間斷或持續通過鼻管或麵罩吸氧。③心肺監測。進行心電圖、血壓和呼吸監測5~7d,必要時監測肺毛細血管壓和靜脈壓。

(2)緩解疼痛 ①疼痛劇烈者可立即應用呱替啶50~100mg;或嗎啡5~10mg皮下注射,必要時1~2h再注射1次,以後每4~6h可重複應用;較輕者可選用可待因或罌粟堿30~60mg,肌內注射或口服。②硝酸甘油0.3mg或硝酸異山梨酯片5~10mg,舌下含化;或靜脈滴注硝酸甘油。③疼痛頑固,上述治療不能解除者,可用人工冬眠療法,以呱替啶50~100mg、異丙嗪25~50mg、二氫麥角堿0.6~0.9m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靜脈滴注,須密切監測血壓。

(3)其他 根據發病時間和病情及時選用溶栓或行冠狀動脈成形術,使心肌恢複血供。出現心源性休克或心律失常等,需對症處理,以渡過危險期。

(4)康複期的處理 住院4~6周後,如病情穩定可逐漸增加活動,動態定期觀察心電圖和有無症狀,同時可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如小劑量阿司匹林等,穩定較長時期後參加力所能及的工作。

思考題

1.簡述急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表現。

2.簡述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