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鎮為殿中侍禦時,因不願與竇、盧一同誣陷侍禦史穆讚,並為穆讚平反了冤獄,被竇參以他事誣陷,被貶為夔州(今四川奉節縣)司馬。[9]唐德宗貞元八年,竇參獲罪,貶為彬州別駕,後賜死邕州。柳鎮複為侍禦史。[10]所與遊:所交往的人。[11]少:年輕時。精敏:精明敏捷。通達:通曉。無不通達:指他讀書廣博,無所不通。[12]逮:及、當。取進士第:唐德宗貞元九年(公元793年),柳宗元考取進士,時年二十一歲。[13]嶄然:高峻的樣子。見:同“現”。頭角:比喻年輕人顯露出來的才華。[14]博學宏詞:吏部銓選人才的一種考試。錄取博學而文章宏麗的人。柳宗元於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考取博學宏詞科,授官職為集賢殿(收藏、整理圖書的機構)正字(校正書籍的官員,從九品上)。[15]儁(jùn)傑:即俊傑。廉悍:峻峭猛烈。此指人的風格、品性正直勇猛。[16]踔厲:指他議論言詞奔放激烈如勁風奮發,暢行無阻。踔:騰躍、超越。[17]率常:經常,通常。屈:屈服。[18]出我門下:即做我門中弟子。交口:眾口一辭。薦:推薦。譽:讚揚。[19]藍田:縣名。在今陝西藍田縣。監察禦史:貞元十九年,柳宗元實為監察禦史裏行(見習禦史)。[20]順宗:順宗李誦於公元805年即位,在位不到一年。禮部員外郎:官職名,掌辨別和擬定禮製等事。[21]用事者:當權者。指王波文、王伓、韋執誼等。二王係李誦為太子時屬官。順宗立,王叔文任戶部侍郎,韋執誼為尚書左丞同平章事,更引進柳宗元、劉禹錫等新進士,推行新政,因而觸犯了大官僚、宦官及藩鎮的利益,這些勢力聯合起來迫使久病的順宗退位。
憲宗即位,將二王、韋、柳、劉等紛紛貶出京師,有的後來又遭殺害。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二王八司馬事件。[22]例出為刺史:開始憲宗照例貶柳宗元為邵州刺史。例,照例、類比。
[23]未至:還沒有到達。永州:地名,在今湖南零陵縣。司馬:刺史的屬官。[24]務記覽:致力於讀書。[25]為詞章:寫文章。泛濫:廣博。停蓄:深厚。[26]涘(sì):水邊。涯涘:指邊際。[27]肆:不受拘束。[28]元和中:指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柳宗元等人被召回長安,三月又將他們一起貶出京師。得柳州:柳宗元被貶為柳州刺史。治所在今廣西柳州市。[29]是:指柳州。為政:做出好的政績。邪:同“耶”。助詞,表疑問。[30]因:依照。教禁:教令和禁令。順賴:順服、信賴。[31]男女:指子女。質:抵押。[32]約:約定,規定。不時贖:沒有按期贖回。子本:利息和本錢。侔(móu):相等。沒:沒收。[33]與:為他們。設方計:想方設法。[34]書:記載。傭:出賣勞動力。此處指做工的時間,應得的報酬。[35]觀察使:指桂管經略觀察使。下其法:推廣他的辦法。[36]比:到、及。且:將近。[37]衡湘:指衡山、湘水。為進士者:赴進士試的人。法度:法則。此處指文章的章法。可觀:值得欣賞。[38]中山:今河北定縣,劉禹錫自稱的故鄉。劉夢得:劉禹錫的字。是柳宗元的好友,也是王叔文革新集團的重要成員。事敗,被貶為朗州司馬。召回京後,又被貶出京師。[39]詣:到。播州:在今貴州遵義縣。劉禹錫被貶為播州刺史。[40]親的堂:指母親在世。[41]窮:走投無路。白:下對上訴說。大人:指長輩。
[42]拜疏:上奏章。[43]易:換。重得罪:再次獲罪。恨:遺憾。[44]白上者:指當時的禦史中丞裴度上奏憲宗說:“禹錫誠有罪,然母老,其子為死別,良可傷。”憲宗因此讓劉禹錫改任連州(今廣東連縣)為刺史。[45]平居:平時。慕悅:愛慕。征:邀請。逐:追隨。[46]詡(xǔ)詡:用好話、大話討好別人的樣子。強:勉強。相取下:意謂相互表示居於對方之下。[47]反眼:翻眼。[48]陷阱:陷坑。引手:伸手。擠:推。[49]風:風範。愧:慚愧。[50]勇於為人:即指做人敢做敢為。[51]顧藉:顧惜係念。[52]坐:獲罪。廢退:被棄置不用。[53]推挽:推薦、援引。窮裔:邊遠的地方。[54]台省:台,禦史台。省,中書省。唐時稱中書省為西台,門下省為東台,尚書省為中台,三台合稱為台省。集賢殿正字屬中書省。監察禦史裏行屬禦史台。[55]自持:自己克製,保持一定的操守、準則。不斥:不會遭到貶斥。[56]不窮:不會處於困境中。[57]出於人:超過別人。辭章:詩、文的總稱。自力:勉力、盡自己的力量。必:一定會。[58]萬年:地名,在今西安市西北。[59]裴行立:絳州稷山(今山西稷山縣)人,時任桂管經略觀察使。
[60]節慨:節操。重然諾:重守信用。然和諾都是應許的意思。[61]為之盡:對他盡心盡意。賴:依靠。[62]盧遵:柳宗元的內弟。涿:今河北涿縣。經紀:經工農業料理。庶幾:也許可以謂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