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遊子:離家在外的兒子。
②意恐:擔心。
③寸草:小草,比喻遊子。
④三舂暉:舂天的陽光,比喻母親對子女的關心。
孟郊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陣。
譯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即將遠行的兒子趕製衣衫。一針一線密密縫製,擔心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誰敢說子女小草般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如春天的陽光般的慈母恩情呢7
孟郊
芙蓉相出水,菡萏露中花。
風吹著枯木,無奈值空槎。
①菡萏:未開的蓮花。
②槎:木筏。
譯荷花剛剛挺出水麵,含苞帶露嬌媚欲開。風兒吹動著枯木,空空木筏寂寞地停靠在一旁。
張繼
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鍾聲到客船。
譯秋後的一個夜晚,月亮已經落下去了,不遠的地方傳來烏鴉悲涼的啼叫聲,茫茫夜色中似乎彌漫著滿天的霜華,江邊的楓樹紅葉和漁船上的點點燈火相伴,我懷著旅途的憂愁,難以入眠。
夜已深,四周萬籟倶寂,蘇州城外寒山寺傳出淒冷的鍾聲,悠悠然傳到孤獨的客船上。
張繼
(生卒年不詳;
唐代詩人。字懿孫,襄州(今湖北襄樊)人。他的詩寫景狀物,清麗自然,含義深刻,富有韻味。
①江楓:江邊的楓樹。
②漁火:漁船上的燈火。
③愁眠:指詩人懷著羈旅鄉愁躺在船上,無法入睡。
④姑蘇:蘇州的別稱。
⑤寒山寺:蘇州著名的古刹之一,始建於六朝的梁代天監年間(公元502一公元519年),距今已1400多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又曾名楓橋寺,唐代貞觀年間,更名為寒山寺。
張籍
(約公元767年一約公元830年)唐代詩人。字文昌,蘇州(今屬江蘇)人。雖是韓愈門下弟子,但其詩風卻與白居易相近,擅長樂府詩,是新樂府運動的支持者。
①戍:這裏指出征。
②月支:漢代時西域國名,這裏指吐蕃。
③蕃:外邦。
④廢帳:廢棄的營帳。
⑤歸馬:逃回來的敗軍之馬。
張籍
前年戍月支,城下沒全師。
蕃漢斷消息,死生長別離。
無人收廢帳,歸馬識殘旗。
欲祭一技在,天涯哭此時。
譯前年出征到吐蕃,城下一戰全軍覆沒。從此以後在外邦與朝廷斷絕了消息,長久離別不知生死。沒人收拾廢棄的營帳,逃回來的戰馬好似認識殘破的軍旗。想要祭奠你,又懷疑你還活著,隻好遙望遠方對著天空哭泣。
(約公元767年一約公元830年)唐代詩人。字仲初,許州(今河南許昌)人。擅長樂府詩,與張籍齊名,世稱“張王“。其以田家、蠶婦、織女、水夫等為題材的詩篇,對時政弊端及民生疾苦都有所反映。
①三日:舊時習俗,女子婚後第三天要下廚房做菜,表示從今後要侍奉公婆。
②諳:熟悉。
③姑食性:婆婆的□味。
④小姑:丈夫的妹妹。
王建
新嫁娘
三日入廚下,
洗手作囊湯。
未譜姑食性, 先遣小姑嚐。
譯結婚三天後,新嫁娘下廚房,她洗淨雙手開始做羹湯。不熟悉婆婆的口味,先送給小姑子嚐嚐。
韓
早春就部張十八員外郎
天廣小雨潤如釋,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譯京城的街道上飄著細潤的小雨,綠茸茸的細草,遠看似有,而近看似無。這種景致正是一年中最美的,遠遠勝過滿城飄著柳絮的垂柳。
韓愈
(公元768年一公元824年)
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南)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他反對六朝以來的形式主義的駢偶文風,大力提倡散體,和柳宗元共同領導了中唐古文運動。韓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其詩亦別開生麵,勇於創新,工於長篇古風,采用散文辭賦的章法筆調,氣勢雄渾,才力充沛,想象奇特,形成奇崛宏偉的獨特風格,開創了李、杜之後的一個重要流派,糾正了大曆以來的平庸詩風。
①水部張十八員外:即張籍。他曾任水部員外郎。“十八“為兄弟間排行。
②天街:京城的街道。
③酥:比喻滑膩。
韓愈
左遷碰關示侄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
欲為聖朝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①左遷:降職調用。
②封:在此指諫書。
③朝奏:早上呈上奏章。
④九重天:皇帝居住的地方,借指皇帝。
譯一封諫書清早奏給皇上,晚上就被貶謫到八千裏路外的潮陽。我本想替皇上除掉有害的事情,豈肯因為年邁而顧惜生命呢?那雲霧橫阻在秦嶺上空,我今後的歸宿在哪裏呢?藍田關下,大雪擁塞,連車馬也不肯前進。我知道你遠道趕來的用意,為的是到瘴氣多的江邊收我的屍骨呀
劉禹錫
(公元772年一公元842年)
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今河南)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稱“劉柳他的詩有豪氣,因此白居易稱他“詩豪。他的七律和七絕都有許多名篇,而用民歌體裁來寫七絕更是他引人注目的閃光點,為唐詩中別開生麵之作。
劉禹錫
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烏衣巷:在今江蘇南京秦淮河南岸,六朝時為貴族聚居的地方。
②朱雀橋:為烏衣巷入□附近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橋,麵對朱雀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