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飲君酒:請君飲酒。飲:使動用法。②南山:指終南山。
青溪
王維
【原文】
言入黃花川①,每逐青溪水。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裏②。聲喧亂石中,色靜深鬆裏。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解析】
詩開頭四句對青溪作總的介紹,接著采用“移步換景”的寫法,順流而下,描繪了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畫麵。“聲喧亂石中,色靜深鬆裏”兩句,動靜相襯,有聲有色,悅於耳而美於目,極富意境美,實為千古佳句。詩的後四句寓情入景,以青溪作為自己的寫照,指水盟心,心境、物境融合為一,幽趣妙景兩悠然,開拓了全詩的境界。
【注釋】
①黃花川:地名,在今陝西省鳳縣境內。②趣:音義同趨。趣途:走過的路程。
渭川①田家
王維
【原文】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②。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③,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④。
【解析】
這首詩是王維田園詩的名篇,它沒有用華美的詞藻作過分的渲染,完全是即景寫實,純用白描,自然清新,詩意盎然,展現出一派農村景象。牛、羊、雉、蠶、麥苗、桑葉,是當時農村常見的禽畜和作物;墟落、窮巷、荊扉是當時農村的普通景色;野老倚杖、田夫荷鋤、村頭絮語、牧童晚歸,又是當時農村平常的人事活動。這些都具有田園風光的典型特征,散發出沁人心脾的鄉土氣息。特別是作者把著眼點和興味都放到了“閑逸”二字上,落腳於一個“歸”字,所以最後兩句才是這首詩的重心,表達了作者急於歸隱的真正心情。
【注釋】
①渭川:渭水。黃河最大支流,在陝西中部。②墟落:村落,村莊。窮巷:深巷。③雉雊:野雞啼叫。④式微:出自《詩經·邶風》:“式微,式微,胡不歸?”此處取“胡不歸”之意。
西施①詠
王維
【原文】
豔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賤日豈殊眾②,貴來方悟稀③。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④?
【解析】
在這首詩裏,作者借詠西施來抒發個人的感慨與不平。王維年輕時,遊曆於長安、洛陽間,功名事業可望而不可即;他在與諸王貴戚的接觸中,又深感人的窮達貴賤不隻在於個人的才學,更要緊的是取決於“君寵”。
在這裏“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兩句為全詩契機,頗含譏諷,加深了全詩的思想意義。
【注釋】
①西施:越國美女,原來是苧羅山(在浙江)中一個賣柴人的女兒。據《吳越春秋》載: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後,用計獻西施與吳王,致使夫差迷惑亂政,終為勾踐所滅。勾踐破吳後,西施隨範蠡泛舟五湖。②賤日句:言西施為微賤的浣紗女時,難道有什麼與眾女伴不同的地方嗎?③貴來句:言西施一旦被寵,才叫人感到稀有難得。④效顰:模仿(西施)皺眉頭。見《莊子·天運》。
秋登萬山寄張五
孟浩然
【原文】
北山白雲裏,隱者自怡悅。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天邊樹若薺①,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②,共醉重陽節。
【解析】
這是一首懷人之作。張五名叫子容,隱居於襄陽峴山南約兩裏的白鶴山。孟浩然園廬在峴山附近,因登峴山對麵的萬山以望張五,並寫詩寄意。全詩情隨景生,而景又烘托情,兩者緊密聯係,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渾為一體。情飄逸而真摯,景清淡而優美,為孟的代表作之一。
【注釋】
①薺:此指蒺藜,一種低矮的草本植物。②何當:猶言何時。
夏日南亭懷辛大①
孟浩然
【原文】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②乘夜涼,開軒臥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③賞。感此懷故人,終宵勞夢想④。
【解析】
詩的內容包含兩個方麵,一是寫夏夜水亭納涼的清爽閑適,二是表達對友人的懷念。
【注釋】
①辛大:名字不詳。孟浩然另寫有《送辛大之鄂渚不及》等詩。②散發:散開頭發,有去掉冠簪、閑適自在的含義。③知音:據《呂氏春秋·本味》載:鍾子期和伯牙,都是春秋時楚人,伯牙善彈琴,鍾子期善欣賞。伯牙彈琴,意在表現高山時,鍾子期說:“巍巍乎若泰山。”意在表現流水時,鍾子期說:“湯湯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破琴斷弦,不再彈琴。此處以“知音”喻好友辛大。④勞夢想:苦苦地憶念,夢中也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