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①丙辰:宇宗慶元二年(1196年)。②張功甫:張鎡,字功甫,大將張俊之孫。張達可:張鎡的叔伯兄弟。③功甫先成:張鎡所作為《滿庭芳》,見《南湖詩餘》。④尋:不久。⑤中都:指北宋汴京。⑥庾郎:庾信,牢子山,北周文學家,有《庾子山集》。愁賦:庾信有《愁賦》。⑦屏山:屏風。⑧豳(bīn)詩:指《詩經·豳風·七月》,中間寫蟋蟀,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之句。漫與:隨意成篇。⑨“寫入”二句:作者自注:“宣政間(徽宗政和、宣和年間)有士大夫製《蟋蟀吟》。”

琵琶仙

薑夔

【原文】

《吳都賦》雲:“戶藏①煙浦,家具畫船。”惟吳興為然,春遊之盛,西湖未能過也。己酉②歲,餘與蕭時父③載酒南郭,感遇成歌。

雙槳來時,有人似、舊曲桃根桃葉。歌扇輕約④飛花,蛾眉正奇絕。春漸遠,汀州自綠,更添了、幾聲啼鴂。十裏揚州,三生⑤杜牧,前事休說。又還是宮燭分煙,奈愁裏匆匆換時節。都把一襟芳思,與空階榆莢。千萬縷、藏鴉細柳,為玉尊、起舞回雪。想見西出陽關,故人初別。

【解析】

這是一首述寫湖州春日泛舟,觸發懷人之思的詞作。據序言中“吳”、“藏”、“具”、“船”等字,當為“西”、“閉”、“藏”、“舟”之誤(見《思適齋集·薑白石集跋》)。詞寫觸景懷人。作者從遠距離漸次逼近的畫舫女子寫起,引發出自己對過去相識的女子的思念之情。

【注釋】

①“戶藏”二句:唐李庾《西都賦》:“戶閉煙浦,家藏畫舟。”白石誤記。②己酉: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③蕭時父:蕭德藻的子侄輩,白石內兄弟。④輕約:輕拍。⑤三生:前生、今生、來生,佛家語。

八歸湘中送胡德華①

薑夔

【原文】

芳蓮墜粉,疏桐吹綠,庭院暗雨乍歇。無端抱影銷魂處,還見筱牆②螢暗,蘚階蛩③切。送客重尋西去路,問水麵、琵琶誰撥?最可惜、一片江山,總付與啼鴂。長恨相逢未款④,而今何事,又對西風離別?渚寒煙淡,棹移人遠,漂渺行舟如葉。想文君⑤望久,倚竹愁生步羅襪。歸來後、翠尊雙飲,下了珠簾,玲瓏閑看月。

【解析】

本篇係白石32歲漫遊湖南時送別友人之作。上片通過對蓮花、疏桐、暗雨、流螢、苔蘚、蟋蟀聲的描繪,刻畫出與友人離別前黯然銷魂的淒涼氛圍。下片抒寫惜別之情。

【注釋】

①胡德華:其人不詳。②筱(xiǎo)牆:竹編的籬芭。筱,小竹。③蛩:蟋蟀。④款:款曲,殷勤應酬。⑤文君:卓文君。

念奴嬌

薑夔

【原文】

餘客武陵①,湖北憲治②在焉。古城野水,喬木參天。餘與二三友,日蕩舟其間,薄③荷花而飲,意象幽閑,不類人境。秋水且涸,荷葉出地尋丈④,因列坐其下,上不見日,清風徐來,綠雲自動;間於疏處,窺見遊人畫船,亦一樂也。朅⑤來吳興,數得相羊⑤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絕,故以此句寫之。

鬧紅一舸,記來時嚐與鴛鴦為侶。三十六陂⑦人未到,水佩風裳無數。翠葉吹涼,玉容⑧消酒,更灑菰⑨蒲雨。嫣然⑩搖動,冷香飛上詩句。日暮,青蓋亭亭,情人不見,爭忍淩波去?隻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風南浦。高柳垂陰,老魚吹浪,留我花間住。田田多少,幾回沙際歸路。

【解析】

薑夔喜愛荷花,在武陵、吳興等地曾蕩舟荷塘。樂趣無限。淳熙間來往於杭州、湖州,本篇為其泛舟杭州西湖賞荷花而作。上片寫觀賞荷花觸發詩興。起筆蕩舟觀荷,與鴛鴦為侶,意境美不勝收。及至荷塘深處,以服飾高潔、玉顏著酒、細雨洗塵、清風拂麵等妙語刻畫荷花,最為傳神。冷香入詩,構想尤為高雅奇妙。下片擔心荷花遲暮,西風摧折,流露出無限眷念。“日暮”暗含歲晚之意。“亭亭”狀荷之形,“爭忍”寫荷之情,“隻恐”寫愛花人憂慮,“高柳”、“老魚”,多情挽留,更使詩人依戀難舍。

【注釋】

①武陵:今湖南常德市。②湖北憲治:指湖北提點刑獄官署。③薄:靠近。④尋丈:八尺到一丈。尋,八尺。⑤朅(qiè)來:來到。竭,發語詞。⑥相羊:即徜徉,自由自在地遊玩。⑦陂(bēi):池塘。三十六是虛指。⑧玉容:比喻荷花。⑨菰:即茭白。⑩嫣然:笑貌。

揚州慢

薑夔

【原文】

淳熙丙申①至日,餘過維揚②。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餘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③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④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裏,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⑤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⑥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⑦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⑧,年年知為誰生?

【解析】

淳熙三年冬,薑夔初到揚州。這時揚州屢遭兵火,城內外一片蕭條,詞人愴然有感,就自度了這曲《揚州慢》,並且填詞,抒發感時傷亂的心情。這首詞的特點,在於寫景抒情,多在虛處,沉鬱蘊藉,韻味無窮。統觀全詞,寫揚州過去的盛況,都是虛筆。對比今日揚州之衰敗,今昔對比,表現了詞人的黍離之悲。

【注釋】

①丙申: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②維揚:揚州的別名。③千岩老人:蕭德藻,自號千岩老人。④竹西:竹西亭,揚州名勝之一,在揚州北門外。⑤胡馬窺江: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及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兵兩次南下,占領揚州等地。⑥青樓夢:杜牧《遣懷》:“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青樓,妓院。⑦二十四橋:杜牧詩“二十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唐代揚州城內有二十四橋,至北宋時尚存七座。見沈括《夢溪筆談·補筆談》卷三。⑧紅藥:芍藥。

長亭怨慢

薑夔

【原文】

餘頗喜自製曲。初率意為長短句,然後協以律,故前後闋多不同。桓大司馬①雲:“昔年②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淒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此語餘深愛之。

漸吹盡,枝頭香絮,是處人家,綠深門戶。遠浦縈回,暮帆零亂向何許?閱人多矣,誰得似長亭樹?樹若有情時,不會得青青如此!日暮,望高城不見,隻見亂山無數。韋郎去也,怎忘得玉環③分付。第一是早早歸來,怕紅萼無人為主。算空有並刀④,難剪離愁千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