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①淳熙己亥:淳熙六年(1179年)。②漕:漕司,宋時稱主管漕運的轉運使。③長門事:據《文選·長門賦序》,陳皇後失寵於漢武帝,幽居長門宮,聞司馬相如善文,以千金請作《長門賦》。武帝讀後感悟,陳皇後於是再度得寵。④玉環:楊貴妃小字玉環。飛燕:趙飛燕,漢成帝皇後。

永遇樂京口①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原文】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②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元嘉草草③,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燈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④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⑤老矣,尚能飯否?

【解析】

這首詞是辛棄疾在宋寧宗開禧元年(1205年)任鎮江知府時所作。此詞借古喻今,“英雄無覓、孫仲謀處”。通過對孫權、劉裕等曆史人物的歌頌,說明作者南歸43年來,一直不忘“金戈鐵馬”、征戰疆場的抗金鬥爭。過片三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講他主張以武力收複中原,並認為,必須吸取過去的經驗教訓。最後三句,作者以戰國名將廉頗自比,表達了自己年雖老,但仍然願為國效力的誌向。

【注釋】

①京口:今江蘇鎮江。北固亭:在鎮江城北北固山上。②寄奴:南朝宋武帝劉裕小字寄奴。③元嘉草草:元嘉為宋文帝劉義隆年號。文帝曾謂聞王玄謨論兵,使人有封狼居胥之意。後命王玄謨北伐,大敗。④佛狸:北魏太武帝拓拔燾小字。元嘉二十七年(450年),他追擊宋軍至瓜步,並建行宮,後即於此建佛狸祠。⑤廉頗:戰國時趙國名將,晚年遭讒害而出奔魏國。趙王欲複用,遣使者視頗,頗一飯鬥米肉十斤,並披甲上馬,以示可用。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木蘭花慢滁州①送範倅

辛棄疾

【原文】

老來情味減,對別酒,怯流年。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無情水都不管,共西風、隻管送歸船。秋晚蓴鱸江上,夜深兒女燈前。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賢。想夜半承明②,留教視草③,卻遣籌邊。長安故人問我,道愁腸殢酒隻依然。目斷秋霄落雁,醉來時響空弦④。

【解析】

這首詞是乾道九年(1173年)的秋天,作者在滁州任上,為送他的同事範昂赴臨安而作。範倅,名昂。倅,副僚職。這次範昂被召回臨安,作者對他寄與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能受到皇帝的重用,並熱情地鼓勵他到前方去籌劃軍事,充分發揮他的才能。當作者想到自己依然滯留在滁州,不能親上戰場為國立功,不禁感慨係之。“愁腸殢酒”、“目斷秋霄落雁,醉來時響空弦”,都表現了他受打擊的處境和對當局的不滿。

【注釋】

①滁州:今屬安徽。②承明:漢製宮中設承明廬,以為文學侍臣值班及起草文稿之處。③視草:起草詔書。④空弦:戰國時人更贏,引弓虛發,而使空中受傷未愈之孤雁應聲落地。見《戰國策·楚策》。

祝英台近晚春

辛棄疾

【原文】

寶釵分,桃葉渡①,煙柳暗南浦②。怕上層樓,十日九風雨。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更誰勸,啼鶯聲住?鬢邊覷,應把花卜歸期,才簪又重數。羅帳燈昏,哽咽夢中語。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

【解析】

這是一首有寄托的政治詞。作者假托一個女子敘說傷春和懷念親人的愁苦,寄寓了作者對祖國長期分裂的悲痛。沉鬱的氣氛籠罩著江左,國勢風雨飄搖。抗戰大計一事無成,就像春光零落一樣,正如上片裏所寫“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此詞表現了作者對國事的深切憂慮。詞的下片寫作者希望早日收複中原,在睡夢中也念念不忘。

【注釋】

①桃葉渡:見前賀鑄《蝶戀花》注。②南浦:見前柳永《夜半樂》注。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原文】

東風夜放花千樹①,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②光轉,一夜魚龍③舞。蛾兒④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⑤處。

【解析】

詞從開頭起“東風夜放花千樹”,就極力渲染元宵佳節的熱鬧景象:滿城燈火,滿街遊人,火樹銀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圖不在寫景,而是為了反襯“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的與眾不同。而這個與眾不同的形象,是個不肯隨波逐流的人,正是作者這一類人的寫照。

【注釋】

①花千樹:形容彩燈。以花喻燈。②玉壺:比喻月亮。③魚龍:指各種彩燈。④蛾兒:婦女頭飾。⑤闌珊:燈火冷落稀少。

鷓鴣天鵝湖①歸病起作

辛棄疾

【原文】

枕簟②溪堂冷欲秋,斷雲依水晚來收。紅蓮相倚渾如醉,白鳥無言空白愁。書咄咄③,且休休④,一丘一壑也風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

【解析】

這首詞是作者夏末病愈後感憤之作。詞的上片,寫他傍晚在溪堂裏休息所看到的景色,如“枕簟”、“斷雲”、“紅蓮”、“白鳥”等,從而聯想到國家處於危亡之際,朝廷上多數人像紅蓮那樣隨風搖擺,很不清醒,但是也有人卻像白鳥那樣地沉默著,在為國事憂慮。其實這裏“白鳥”與“紅蓮”含有象征意義。詞的下片,換頭“書咄咄”寫他的憤憤不平,從詞中“一丘一壑也風流”,可見他不願意與“紅蓮”之類人同流合汙的高潔品格。

【注釋】

①鵝湖:在江西鉛山縣東北。②簟(diàn):竹席。③咄(duō)咄:晉殷浩被廢後,口無怨言,但終日用手指在空中書寫“咄咄怪事”四字。見《晉書·殷浩傳》。④休休:歸隱。唐末司空圖隱居中條山,築亭題曰“休休”。見《唐書·卓行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