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本詞在《花庵詞選》題為“夜景”。這首詞的內容是追憶已經離去的戀人,寫得很有特色。它使用了類似現代電影的畫麵突轉的手法,使時間、地點、人物、感情一齊起了變化,如此進行了數次變換,構成整個事件的因果關係,顯示人物感情的發展過程。
【注釋】
①清蟾:明月。②更箭:銅壺滴漏中標有時間刻度的浮尺。③梅風:梅子熟時的風。④虹雨:初夏的雨。⑤舞紅:落花。⑥才減江淹:傳說江淹少時,夢人授五色筆,文思大進。後夢郭璞取其筆,自此才盡。見《南史》本傳。⑦情傷荀倩:荀粲(宇奉倩)妻曹氏有豔色,妻亡,歎曰:“佳人難再得!”不哭而神傷,未幾亦卒。見《世說新語·惑溺》及注。
花犯
周邦彥
【原文】
粉牆低,梅花照眼,依然舊風味。露痕輕綴,疑淨洗鉛華①,無限佳麗。去年勝賞曾孤倚,冰盤②同燕喜。更可惜,雪中高樹,香篝③熏素被。今年對花更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飛墜。相將見,翠丸④薦酒,人正在,空江煙浪裏。但夢想,一枝瀟灑,黃昏斜照水。
【解析】
這首詞作者分成過去、現在、未來三個階段去寫梅花,三個階段各有不同的情懷,而且以梅花自喻,委婉曲折。整首詞句句緊扣梅花,也句句緊扣作者自己。
【注釋】
①鉛華:搽臉的粉。②冰盤:透明的盤子。燕喜:同“宴喜”,宴飲之喜悅。③香篝:熏籠。內燃香料,用以熏蒸衣物。④翠丸:指梅子。
大酺
周邦彥
【原文】
對宿煙收,春禽靜,飛雨時鳴高屋。牆頭青玉旆①,洗鉛霜②都盡,嫩梢相觸。潤逼琴絲,寒侵枕障,蟲網吹粘簾竹。郵亭無人處,聽簷聲不斷,困眠初熟。奈愁極頻驚,夢輕難記,自憐幽獨。行人歸意速,最先念、流潦③妨車轂。怎奈向蘭成④憔悴,衛玠清羸⑤,等閑時、易傷心目。未怪平陽客⑥,雙淚落、笛中哀曲。況蕭索、青蕪國⑦,紅糝⑧鋪地,門外荊桃如菽。夜遊共難秉燭?
【解析】
這首詞寫聽春雨而有感。詞的上片為倒敘。“郵亭”三句客舍聽雨入夢。“奈愁極”三句,因雨聲、愁腸而夢醒。“對宿煙”六句,夢醒後屋外之景。“潤逼”三句,夢醒後屋內之景。皆從視覺、聽覺兩方麵描繪,筆觸細膩。詞的下片,換頭“行人”二句,歸心似箭,卻恐久雨道路泥濘。“怎奈向”五句進一層,縱使道路可行,亦難歸去。故不免如庾信、衛玠、馬融之羈旅生愁。
【注釋】
①青玉旆:比喻新竹。旆(pèi),古代旗末燕尾狀的垂旒。②鉛霜:指竹的籜粉。③流潦(lǎo):道路積水。④蘭成:庾信小字蘭成,初仕梁,後留滯北周,有《哀江南賦》。⑤衛玠清羸(léi):晉衛玠貌美而有羸疾,外出,觀者如堵。見《世說新語·容止》。⑥平陽客:後漢馬融性好音樂,為督郵,獨臥平陽,聞人吹笛而生悲,因作《笛賦》。見《文選》。⑦青蕪國:雜草叢生地。⑧紅糝(sǎn):指落花。糝,米粒。
解語花上元
周邦彥
【原文】
風消焰蠟,露浥烘爐①,花市光相射。桂華②流瓦,纖雲散、耿耿素蛾③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纖腰④一把。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因念都城放夜⑤。望千門如晝,嬉笑遊冶。鈿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年光是也,惟隻見、舊情衰謝。清漏移,飛蓋歸來,從舞休歌罷。
【解析】
在以正月十五上元節為題材的詩詞中,周邦彥的這首《解語花》誠不失為佳作。此詞既寫出了地方上過元宵節的情景,又回顧了汴京上元節的盛況,然後歸結到抒發個人身世之感。
【注釋】
①烘爐:指彩燈。②桂華:指月光。③素娥:嫦娥。④楚女纖腰:指美人。《韓非子·二柄》:“楚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⑤放夜:陳元龍《片玉集》注引《新記》:“京城街衢,有金吾曉暝傳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夜,敕許金吾弛禁,前後各一日,謂之放夜。”
蝶戀花早行
周邦彥
【原文】
月皎驚烏棲不定,更漏將闌,轤轆①牽金井。喚起兩眸清炯炯,淚花落枕紅綿冷。執手霜風吹鬢影。去意徊徨②,別語愁難聽。樓上闌幹③橫鬥柄,露寒人遠雞相應。
【解析】
這是一首寫別緒離情的詞。上片從室外寫到室內,下片由室內轉到室外。走終於是得走了。她送出門來,兩人緊緊地握著手,一任秋風輕拂鬢發。但幾度要走了,又挪不開腳步,欲行又止。“別語”是說了不少。但卻因為心裏難過,難以聽進去。好容易把人送走了,多情的女主人自然不能睡了,她又去登樓遠眺。寫得很有層次,層層轉深。
【注釋】
①轤轆:井上的汲水器。②徊徨:徬徨。③闌幹:橫斜的樣子。
解連環
周邦彥
【原文】
怨懷無托,嗟情人斷絕,信音遼邈①。縱妙手、能解連環②,似風散雨收,霧輕雲薄。燕子樓空,暗塵鎖、一床弦索。想移根換葉,盡是舊時,手種紅藥③。汀洲漸生杜若④,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漫記得、當日音書,把閑語閑言,待總燒卻。水驛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拚今生、對花對酒,為伊淚落。
【解析】
此詞首句。即是主題,而此無可寄托、難以消遣之“怨懷”,則由於“情人斷絕”而引起。這首詞寫的是一個“負心女子癡心漢”的小小悲劇,與其他篇章之多寫互相懷念者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