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①遼邈:遙遠。②解連環:秦始皇派人給齊國送去玉連環,要求解開。齊王後用椎將連環擊破,說:“謹以解矣。”見《戰國策·齊策》。③紅藥:紅色芍藥。④杜若:香草。

拜星月慢

周邦彥

【原文】

夜色催更,清塵收露,小曲幽坊①月暗。竹檻燈窗,識秋娘庭院。笑相遇,似覺瓊枝玉樹②相倚,暖日明霞光爛。水盼③蘭情,總平生稀見。畫圖中、舊識春風麵,誰知道、自到瑤台④畔。眷戀雨潤雲溫,苦驚風吹散。念荒寒、寄宿無人館,重門閉,敗壁秋蟲歎。怎奈向⑤、一縷相思,隔溪山不斷。

【解析】

這首詞所詠乃情事,作者神馳舊遊,為讀者繪製了一幅動人的女性畫像。他首先畫出背景,再寫伊人之豔,連用三重比喻,一重喻情人姿態,像瓊枝玉樹,豐姿綽約,冰清玉潔;一重喻情人容貌,絕世佳人,光彩照人;一重喻情人氣質高雅,有蘭蕙資質,兩汪秋波脈脈傳情。比中含情,形象鮮明,是詞中的精彩之處。

【注釋】

①小曲幽坊:唐製,妓女所居曰“坊曲”。②瓊枝玉樹:形容體態美好像一棵玉製的樹。③水盼:水汪汪的大眼睛。④瑤台:仙人居處。⑤怎奈向:見前秦觀《八六子》注。

關河令

周邦彥

【原文】

秋陰時晴漸向暝,變一庭淒冷。佇聽寒聲,雲深無雁影。更深人去寂靜,但照壁,孤燈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解析】

這首詞寫羈旅孤棲內心之愁苦,卻以外在形象表現,較為含蓄深婉,不象多數美成詞以橫向鋪敘為能事。旅人在盡力地捕捉著安慰,然而這些安慰總是一個接一個地失去。“秋陰”中難得“時晴”,天色卻又“漸向暝”;聽雁聲而尋雁影,卻又因雲深而杳無蹤跡;難得有友人聚會傾談,互相慰藉,卻又更深人去;最後,隻有寄希望於醉以忘憂,可悲的是“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又如何熬過這漫漫長夜!於是剩下的便隻有淒冷、寂靜和孤獨了。

綺寮怨

周邦彥

【原文】

上馬人扶殘醉,曉風吹未醒。映水曲、翠瓦朱簷,垂楊裏、乍見津亭①。當時曾題敗壁,蛛絲罩、淡墨苔暈青。念去來、歲月如流,徘徊久、歎息愁思盈。去年倦尋路程,江陵舊事,何曾再問楊瓊②。舊曲淒清,斂愁黛、與誰聽?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關情。何須渭城③,歌聲未盡處,先淚零。

【解析】

這首詞為敘別情、抒思恨之作。詞的上片,寫當年津亭題壁處,如今蛛絲籠罩,苔暈青青,歲月如流,使人感歎不盡。詞的下片,寫此身仍在行役,舊事不堪重問。“舊曲”二句一轉,懸想其人之曲,無人共聽。“尊前”五句再一轉,言故人如在,唯有我最關情,定將為其一掬知音之淚。

【注釋】

①津亭:渡口的亭子。②楊瓊:陳元龍《片玉集》注:“楊瓊事未詳。”白居易詩:“就中猶有楊瓊在,堪上東山伴謝公。”③渭城:王維《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譜入樂府。即“陽關三疊”。

尉遲杯

周邦彥

【原文】

隋堤路,漸日晚、密靄生煙樹。陰陰淡月籠沙,還宿河橋深處。無情畫舸,都不管、煙波隔前浦。等行人、醉擁重衾,載將離恨歸去。因思舊客京華,長偎傍、疏林小檻歡聚。冶葉倡條①俱相識,仍慣見、珠歌翠舞。如今向、漁村水驛,夜如歲、焚香獨自語。有何人,念我無聊,夢魂凝想鴛侶。

【解析】

這首詞是作者離汴京時所作。詞的上片,“隋堤”五句寫薄暮登船之景。“無情”以下用一長句寫怨別情緒,由唐人鄭仲賢《送別》“亭亭畫舸係寒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煙波與風雨,載將離恨過江南”一詩化出,是無理卻有情之語。詞的下片,換頭“因思”三句寫京華歡聚之地。“冶葉”二句寫京華歡聚之人。“如今向”二句,折回眼前。“有何人”二句,以人不念我、我卻念人作結,可謂一往情深。

【注釋】

①冶葉倡條:指歌妓。

西河金陵懷古

周邦彥

【原文】

佳麗地①,南朝盛事誰記?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②對起。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斷崖樹,猶倒倚,莫愁③艇子誰係?空餘舊跡鬱蒼蒼,霧沉半壘。夜深月過女牆④來,傷心東望淮水。酒旗戲鼓甚處市?想依稀王謝鄰裏,燕子不知何世,向尋常,巷陌人家⑤,相對如說興亡,斜陽裏。

【解析】

這首詞係詠史懷古,這類題材的作品引起人們注目而在詞壇上廣有影響的,在北宋首推王安石的《桂枝香》和周邦彥的《西河》。兩首詞的題目都叫《金陵懷古》,抒情寄慨卻各有不同。全詞共分三疊。第一疊開頭兩句是這首詞的“總綱”。第二疊仰視山崖,寫“斷崖樹”三句,接寫“空餘舊跡”,感慨沉重,逼出“夜深”兩句,詞人禁不住道出感人肺腑的“傷心”二字。第二疊的悲慨蒼涼之情,遠超上疊。第三疊寫眼前景物。貫穿全詞的是對興亡盛衰的無限感歎。此詞的長處,如古人所言:“采唐詩融化如自己者。”(張炎《詞源》)【注釋】

①佳麗地:即金陵。②髻鬟:指山峰的形狀如女子的發型。③莫愁:南朝女子名。④此句化用唐人劉禹錫《石頭城》詩。

⑤此數句化用唐人劉禹錫《烏衣巷》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