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五章 賑災施粥(2 / 3)

“給你穿你就穿,問那麼多做什麼?”

“我們是想著將來什麼時候好報答。”

“你不用了,我家老爺不用你們報答。”

這是魏東亭的手下跟魏東亭報告的,魏東亭又原樣說給康熙,康熙的感動不是哭就能表達得了的。

撤藩戰役已經到了尾聲階段,吳世琮的叛軍節節敗退,但是他還是在衡陽繼續做他的皇帝夢。

康熙皇帝冷笑道:“漫天星鬥可有二日?一國之內可有二君?想那吳三桂老賊,當時並不是對大清如何忠誠而是為了保命,打開山海關大門。降就降了,應該一心效忠大清,他可好,反反複複、腳踩兩隻船,後來還自立為帝,這種小人豈是君王之質?他的孫子還不如他,吳家的氣數盡矣!朕絕不與反賊共謀天下,就讓吳世琮再做幾天美夢。”

別看現在打著撤藩的戰役,也是在南方的幾個省的範圍。北方的省份都是休養、生息,現在的國力、百姓的生活水準,比太宗皇太極時期、比世祖章皇帝時期都要好,真的是開始進入康熙盛世了。

已經正式經商十八年,師父說要用二三十年左右的時間經商,並沒有說二十年整,可左可右。這樣就有兩年或者長一點的時間或者短一點的時間,不會有太大的出入。

但是,眼下是救濟災民的階段,府上的糧食、藥材成車地送到這個小院裏來,當務之急要做的就是救濟災民,把損失減到最小。

半個月的時間,災情得到緩解,從家鄉避禍的災民陸續離開京城返回家園,抽調出來賑災的人力也回到府上繼續經商了。

王爺在救災過程中就看到了流動車輛用來賣貨比較方便。就讓田亮和納蘭倆人帶人組裝大車拉貨下鄉去售貨。現在可能大刀闊斧地賣貨了。王爺提出,先前的那個流動攤床還是可以繼續堅持,而且要多設幾個,府上的親兵駕車到周邊城鎮去賣貨。

說幹就幹。田亮就帶著他的手下安裝橡膠輪胎的馬車了,周邊縣城如房山、密雲、昌平、平穀、大興、延慶等每個縣份是一輛大車,跟著四名親兵、兩名侍衛。不但是保護布匹的人,也是賣貨的人。

在存放布匹的地下密室裏,騰開一個地方,安上幾盞電燈,放上幾張桌子,把一百米一個大卷的布匹裁成一百尺大小,卷在適合卷異域布匹的木板上就行了。這樣的布匹雖然是雙幅的,一個人也拿得動了。

小麗布頭馬上就要用沒了。開始的時候用量很小,都是做香囊、荷包、手袋這類小布藝了,做百衲被也是一塊一塊的拚起來的,當然,正品布也在同時出售。而且正品布除了做服裝都是賣現成的,出售的速度很快。

現在的雲兒和青兒完全是朋友的交往,所有恩怨全部了結。青兒能從一個滿身冒邪氣的孽龍變成現在的是非分明的人,真不知道她是經過怎麼樣的心靈救贖和痛苦。

京城的很多人,都已經認可了玉龍布莊的布匹,包括各個階層的人群。福晉設計的服裝做成成衣所用布料隻占了異域布匹的很小比例。一個是那會的清朝人經濟上不能和異域相比,大多數人還是自己家的女人做自己家的衣服,買成衣主要是大戶人家。一個是做成衣的速度很慢,而且價格上也比布匹貴得多。買成衣的人就是圖了成衣的樣式好看、時尚。

縫紉機的使用範圍在悄悄擴大,原來看護寶寶貝貝的王嬤嬤、宋嬤嬤,雖然仍然是照顧寶寶貝貝的精奇嬤嬤,但是不會象他們小的時候那樣不錯眼珠一樣的看著了,因為他們長大了,就是生活上的照顧、換衣服了、沐浴了,這些生活瑣事。陳夫人、封嬤嬤和楊兒柳兒早就已經開始使用了。福晉房裏的洪嬤嬤、蔣嬤嬤和可兒、心兒也用上了縫紉機。可以用縫紉機的地方多著了,除了做衣服,還可以繡補花,就是把花繡好了賣,可大可小,可以用在衣服褲子上,也可以用在各種繡品上,這麼現成的東西也不是很貴,很多大戶人家喜歡這種補花,因為太好看也太節省時間。這樣縫紉機線也用得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