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災民是從離京師不太遠的直隸省過來的,有三個縣鬧蝗蟲,顆粒無收。大約有三四萬人湧入京城,給京城的治安造成嚴重威脅。
康熙皇帝下旨開官倉放糧,舍粥賑濟災民,並且安排他們的住宿。各王府負責熬粥。瑞王府負責東直門一片的災民。
東直門內,王爺的地下密室南麵出口的那間門麵房,原本是楚鏢頭家眷開的一家小吃店,現在停業放粥,院子裏麵是府上親兵用幾口大鍋同時熬粥。小廝、太監負責放粥,難民站成長排領粥,秩序井然,一絲不亂。因為害怕領粥的時候有人趁機搗亂,熬粥的大鍋就放在院裏了,這樣就避免了萬一人群湧動,燙傷了人。
這些糧食都是冰兒、雪兒在印度買的玉米,空運回來在府上打成玉米麵曬幹放在離府上幾千裏之外的黑龍江興安嶺的某個山洞裏封存了。用它熬成玉米糊糊粥,比電影裏看到的那種很稀的大米稀飯粘稠多了,也很頂餓。粥裏麵有少量的鹽,喝粥之後沒有胃酸。冰兒雪兒買的印度玉米可不是三麻袋五麻袋,上萬袋還多!還有普通大米和府上種的地瓜,都是可以解餓度命的東西。
府上不但發給難民玉米粥,還有預防瘟疫的中藥湯。這些藥方都是雲兒從異域帶回來的,是異域“非碘”的時候,中醫中藥部門研究開發的,也就是說是從中國古代藥典中繼承下來並加以補充完善的成方熬製的,首先能夠提高人群的免疫力,防患於未然。
一劑藥並不貴,但是用藥的人多,豈止是成千上萬,而是難民加上京城所有的市民、大戶人家、官宦人家全體!這些藥、這些粥,全部是瑞王府經商後留下的本錢,全部施舍給大清的臣民,分文不取!
連續幾次的天災,蝗蟲、幹旱、洪水、泥石流,壓向康熙、壓向大清,在瑞親王的全力經濟支持下,年輕的康熙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難民沒有暴亂的,瘟疫沒有蔓延的。瑞王爺、瑞王府、煊王府成了京城所有人的欽敬所在。現在,沒有人議論瑞王府有妖精的事了,路過府門的時候都要帶著幾分崇敬向裏麵張望幾眼。
有些難民在逃荒的路上,饑寒交迫,生病了。既然是逃荒就是窮人,口袋裏沒錢,生了病就隻能挺著,還會傳染給別人。所以很多難民在進城之後因為無錢醫治就在破廟、殘破不能住人的空房裏過夜。病也更重了。府上立刻組織了一個臨時的醫療隊,由雲兒帶頭,化妝成男性郎中,帶著淩娟、朱醫官、朱塹、朱正和月兒、蓮兒等人走街串巷,給難民治病。症狀輕的吃中藥,重的就用淩娟跟來時候買的那些藥品醫治。現在的月兒和蓮兒紮靜脈注射已經是成手了,西藥退燒消炎的效果確實比中藥藥效快。
其他王府也效仿瑞王府出糧、出錢、出藥,雖然財力上不能和相比,卻也盡力了。
王爺還命令田亮、納蘭把府上的女人陸續做出來的難民服、乞丐服拿出來賑災。在發放熱粥的同時,給了衣不蔽體的難民和乞丐每人一件披風。不但可以當衣服穿,回到住處,當被蓋也相當不錯。
這些衣服雖然顏色不是太好,卻很結實、很壓風。而且不是十件八件的數量,是幾百件、幾千件的數量!
康熙皇上經常穿著大戶人家公子哥的衣服,帶著幾名侍衛在賑災現場看情況。看見一輛大車在發什麼東西,也不象粥也不像藥,就湊過去看,一看是披風,專門給衣不遮體的難民和乞丐發的。幾歲的孩子兩個人一件,一個大人一個孩子給一件。發放難民服的正是田亮和納蘭,康熙湊過去小聲問:“你們府上的女人做衣服怎麼這麼快?”
田亮抱拳施禮道:“回三爺,這不是一時做出來的,都是平時今天做幾件明天做幾件攢在一起有急用的時候就用上了。”
康熙感動得眼睛發辣,趕緊退出去,到旁邊抹眼淚去了。難民服的事他根本就不知道,王爺從來沒跟他說過。乞丐和難民就有問的:“幾位爺,給我們衣服穿的是什麼人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