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樣品都已經做熟了,就是才異域買的那些樣品現在看還不如府上的女人們做的好看,但是它們是敲門磚。已經隨著姑娘嬤嬤們的技藝成熟跟成品一起出售了。
有些事不是雲兒不想和福晉商量,是福晉不想介入,總是說自己不懂得異域那些東西都是做什麼用的,其實還是覺得東西是雲兒父女的銀子買的,自己摻和進去不好。但是也不忍心拂了雲兒的盛情和信任,有的時候也給個小建議。就是從府上的“內銷店”試銷一下,看看有沒有人買。喜歡是喜歡,買是買。可是一聽雲兒說的價格就搖頭了:“太便宜了!不能這麼賣!”福晉第一個反對。
“雲兒說的價格僅僅供您參考。”
“這還差不多。不是姐姐貪財,經商就要賺錢,而且這些東西是師父給帶過來的,不能賣太過便宜。這是咱們大清沒有的東西!”
大宗的貨物還很多,比方洗滌用品的香皂和肥皂、洗衣房、洗衣液、洗手液等等,還有木雕、瑪瑙、玉石、石珠、首飾等等,還有大姐臨終前買的五個億的商品,還有那些,木雕產品、腈綸線、毛線、毛毯、地毯、平板玻璃,樹脂擺件、如意結編織繩、十字繡繡線、台灣繡線、縫紉機線、蕾絲花邊,日雜用品、毛巾係列、兒童棉絨衫、體恤衫、圍巾、童帽、手套、台布、紐扣,不鏽鋼製品、珊瑚飾品、塑料用品、牙膏、牙刷、火柴、水泥,華麗板、膠合板、貼壁紙、各種瓷磚、背包、暖水瓶、熱水袋、鋼材、鐵絲、拉杆箱、涼席、席夢思床墊、絨棒、仿真花、調料罐、各種紙張、軍用帳篷、帆布手套、雨衣、雨靴、洗衣板、洗衣盆、暖水瓶、暖水袋等等、等等!再加上冰兒雪兒從雲南運回來的寶石、香料、西方玩具小擺件……
但是,最多的商品就是布匹,各種各樣的布匹,陸續擺上了布莊、綢緞莊的貨架。一時之間,東單、西單、正陽門等京城中心地帶商圈很多店鋪都在出售異域物資,也有遠路來的批發商。原來是京城市民不大敢買、不熟悉、用不習慣的都收了起來,現在可好,全都認識了異域的商品方便之處。價格不比大清的貴,還好看。其實,這些店鋪的出現,給大清的盛世景象也增添了很多靚麗的色彩。
有很多物資是王爺無償奉獻給軍隊的,比方雨靴、膠鞋、軍用水壺、軍用鏟、軍用帳篷、帆布手套、洗衣板、洗衣盆、暖水瓶、暖水袋等等。
撤藩的二十年裏,南方受到的戰爭株連比較嚴重,北方就輕了許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隨著休養、生息漸漸變好,購買力水平也大大增加。很多京城市民看好了異域物資,有錢就買點存著,給孩子將來婚嫁所用。還有那些布匹,就是沒有保鮮的化纖布匹,在順治十六年到康熙初年也有十年時間,沒有人穿壞一件!很多人都認識到了它的堅韌性和耐磨性。老百姓嘛,買東西就喜歡物美價廉。那些高檔商品自有高檔品位的人去買,比方席夢思床墊、比方天鵝絨布料、電腦繡花用布料。王爺三人采購回來的東西大多都是平民百姓能夠承受得起的,也有的是賣給皇室成員和高官階層的。
隨著售貨麵不斷擴大,一些邊遠地區、南方城市和外國人也紛紛前來購貨。有一位為英國皇室服務的商人竟然狂妄地吹噓,他要把九千歲手裏所有的貨物都買到他的手裏。外國人的購買力還是相當厲害的,他們的冒險精神相當強烈,看到什麼貨物都新奇都想買。根本連價錢都懶得問,但是作為大掌櫃的田亮,還是對外國人的購貨有所控製的。雖然那些貨物是買來賺錢的,田亮卻不怎麼願意賣給外國人。眼光主要放在大清的平民階層。
貨物在慢慢減少,雲兒是最有體會的。很多時候,她就有意把稍稍顯舊了一點的碎布頭在親兵們到鄉下售貨的時候悄悄送給老弱病殘的手上。現在,沒人敢說王爺刁買人心了,誰敢議論太上皇,是對皇室的大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