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分型和手術名稱(2 / 3)

第二節分型方法

目前較為合理的分型,即依據手術所見作出的以病理變化為基礎的分型,無疑對今後逐步統一分型有益,對今後的研究工作和指導臨床實踐將會作出貢獻。但是目前臨床上迫切需要的是在診斷工作中,即在進行選擇治療方法之前進行分型。這樣,才能對治療起到指導作用。術後的分型,對非手術療法沒有意義,對手術療法也是為時已晚的。所以,需要根據病史資料、症狀、體征、輔助檢查等臨床資料綜合分析作出以病理變化為基礎的分型,用以指導治療方法的選擇。在這方麵還存在很多實際困難,還需要經驗的積累和不斷的修正。僅願於此將我們對分型的意見提出,供同道商榷。

一、膨隆型

青少年多屬此型,約為68%~l00%。往往於傷後立即發病,且為較明顯的外傷,或症狀少體征多,或症狀與體征均明顯,根刺激症狀明顯,健腿抬舉試驗多為陽性。X線照片上除腰椎生理前屈變小,輕度側彎或較明顯側彎外,很少其他變化。有明顯外傷史者有時可見椎體後下緣鈣化後突或邊緣粗糙不平,椎體後部變短,椎間隙進行性變窄。造影檢查可見硬膜囊形成壓跡而無梗阻,神經根或根袖處壓跡、阻斷(脊髓造影或硬膜外造影)。髓核變性程度輕或無變性,髓核主體可稍增寬但無後移,後緣向後伸延,可稍超出椎體後緣連線,形成局限突出結節影象。與髓核主體影象有細窄的連續(髓核造影)。此型僅纖維環深層破裂,由於椎間盤較強內壓使該部尚未破裂的纖維環凸起而成突出結節,表麵圓滑,富彈性,張力大。也有少數老年病人由於纖維環變性、鬆弛,也可因髓核膨脹產生此種變化,但突出結節彈性小、壁薄、鬆弛。在老年患椎間盤突出症者中此型亦占多數,約65%左右。髓核造影或CT檢查常見為周緣性膨隆,後路手術在椎管內即表現為橫貫性。此型多可經非手術療法治愈,治愈後少數可複發。複發者或長期非手術療法無效者,應行手術治療。對有嚴重外傷史成為發病誘因者,因可有軟骨終板後移、軟骨板破裂、脫落,故宜盡早手術。此型手術效果是較好的。

二、突出型

該型是最為常見的類型,多發生於青壯年,近半數有外傷史(46.6%),多為扭傷、滑倒等輕度外傷。症狀產生的形式繁多,病史長短不一,發病距外傷的時間間隔。首發症狀之部位及至典型症狀形成的過程,式樣繁雜。休息可使症狀減輕或消失,症狀與體征是平行的,部分病人經非手術療法治療可轉入慢性過程,部分可治愈,但易複發。X線照片除腰椎姿態變化外,可見患病間隙前窄後寬,正位片上一側變窄,椎體相鄰麵骨質硬化有凹陷,凹陷往往稍偏於後側。椎間隙可變窄,有時有骨刺形成。造影檢查可見硬膜囊或椎管和神經根有壓跡、阻斷(脊髓或硬膜外造影)。髓核變性為Ⅱ~Ⅲ型,郎輕度或中度變性,髓核主體影象增寬變,扁,向後有較寬的顯影索與突出結節影象連續,髓核主體影象向後移,突出結節影象位於椎體後緣連線之後,較大(髓核造影)。此型纖維環除表層保存外大部斷裂,髓核變性,一部分移入纖維環裂隙中,將僅存的淺層纖維環頂起形成突出結節,結節表麵尚圓滑,有彈性,但壁較薄。此型在治療上,雖非手術療法可減輕症狀或治愈,但無效的病例和複發的機會都增多,常需手術治療。手術的療效也是較好的。如病史過久,引起繼發性變化,治療將變得複雜和困難,療效也降低。

三、脫出型

青壯年多見。無20歲以下病例,老年亦可發生。發病突然,或既往有反複發作,此次突發重症。病程持久,休息不能緩解,症狀常不典型,症狀有時與體征不平行,但總會有神經症狀,腰痛及腿痛可甚劇烈,腰部僵硬,跛行,感覺障礙範圍較廣泛,可表現雙下肢症狀,雙下肢征陽性,跟腱反射消失,有馬尾神經壓迫者可出現會陰部皮膚感覺障礙,排尿障礙及陽痿。症狀可持久不愈。腰椎穿刺(L5—S1棘間隙低位穿刺)有時可發現椎管部分或完全梗阻,Ayala殘餘係數小於5,腦脊液蛋白含量稍增高。60歲以上者42.9%有椎管梗阻。如症狀與體征很不一致,腦脊液蛋白增高較明顯,需注意與脊髓腫瘤鑒別。X線照片常見患病椎間隙變窄,有骨刺形成。造影多顯示硬膜囊壓跡,部分或完全梗阻,神經根袖或神經根不顯影,移位(脊髓或硬膜外造影)。髓核造影可見髓核變性呈Ⅲ~Ⅳ型,中度至重度變性,或呈低充填性髓核造影,常見向硬膜外前間隙溢出造影劑而呈硬膜外顯影,此硬膜外間隙影象於突出的椎間隙平麵現弧形壓跡,局部可見突出結節顯影,與髓核主體相連接,明顯超過椎體後緣連線。有時也可見硬膜外顯影向外擴展伸延形成神經根管顯影。此型椎間盤變性明顯,纖維環全層破裂,髓核變性、萎縮,向後移位經由纖維環裂隙脫出至後縱韌帶之下,以後縱韌帶為外壁層形成突出結節。結節之內容為變性的髓核,破裂或脫落的纖維環組織塊,有時也有變性破裂脫落的軟骨板,故結節表麵不甚圓滑,可見凸凹不平,彈性小,張力低。如突出穿破後縱韌帶,則見突出物呈噴發狀,表麵不整呈菜花狀,可直接探入椎間隙,亦可見脫落的纖維環或軟骨板遊離。脫出型常有神經根粘連,往往成為手術效果不佳或產生並發症的原因。目前尚無可靠手段於術前認定,亦無可靠方法預防術後再度粘連。此型椎間盤突出症,還可分為脫出遊離型(prolapsliber)、脫出固著型(prolapsfixatus)和脫出滑動型(prolapspendulans)。突出如穿破硬脊膜則稱硬膜內脫出型。中央型或偏中央型者均為脫出型。脫出型者非手術療法甚少有效,手術治療也有時遺留某種程度的神經係症狀,特別是有馬尾神經壓迫症狀者,即使24小時內行急症手術,取得比較滿意的效果的病例也多遺有會陰部及下肢感覺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