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內底與半內底樣板的設計(1 / 3)

內底是在鞋內腔中與幫腳相連接的底部件。通常有了鞋內底與幫腳的連接,才能形成一個鞋腔,所以內底主要起連接的作用。由於內底與腳接觸緊密,還有支撐腳底的作用,所以要求內底材料應具有較好的衛生性、柔韌性和一定的強度。半內底是隻具有內底後身外形的底部件,通常對內底起到支撐和補強的作用,特別是對於高跟鞋有著特殊的穩定作用。內底與半內底經常配合使用,再加上勾心,形成組合內底。

由於鞋的結構不同,內底樣板也有多種變化,分析起來主要有普通內底、套楦鞋內底、出邊內底等類型。

一、普通內底的設計

內底也稱作膛底,在運動鞋中也被稱作“中底”,普通內底是指最一般男女鞋中常用的內底。製備內底的材料主要有天然皮底革、再生革、合成內底革、紙板革等。從吸濕、透氣、腳感舒適方麵看,以天然革最好,但是成本高,所以常用於高檔鞋的設計。再生革由於強度低,與鞋幫的使用壽命不相配,現已很少使用。目前應用較多的是合成內底革和紙板革,其中有一種叫“泰克鬆”的纖維紙板目前使用最廣泛,它由天然棉纖維紙漿製成,柔韌而富有彈性,耐屈撓性、吸濕性都比較好,在性價比占有優勢。

設計內底樣板采用的是仿形設計法,也就是以楦底樣板的形態為基準進行仿製,來滿足製備內底樣板的要求。早期的內底樣板比較簡單,就是直接用楦底樣板代替,可以通過複製楦底樣的方法得到內底樣板。

應當注意到,內底樣板隻是一層薄薄的紙,而內底具有一定的厚度,在使用中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內底的邊角往外蹺、不規矩,影響繃幫後的外觀質量。這是因為楦底具有弧度,內底彎曲後自然形成的,因此與之相配套的後繼加工中,就必須要增加磨削內底邊沿的工序,俗稱“楦底倒棱”,這樣才能達到使用要求。

為了加工便利,磨削工序是在粘合半內底之後進行。這種製備內底樣板的方法雖然簡單,但是加工比較麻煩,現在常用的是改進的新工藝。

改進後製備內底樣板的方法是在楦底樣板的周邊收進0.5~1mm,視材料的厚度而定。用這樣的內底樣板製備出的內底,雖然比楦底輪廓線小,但是繃幫後可以克服底邊外蹺的缺點,外觀效果好。改進的製板方法,其優點是加工簡單,開料後的內底可以直接使用,隻有加工精度比較高的鞋款,還需要附加磨削工序。

內底樣板設計步驟如下:

(1)準備楦底樣板,要求樣板的邊沿光滑、流暢;

(2)在樣板紙上描出楦底樣板的輪廓線;

(3)沿著輪廓線的主要部位做出收縮0.5~1mm的標記;

(4)用原楦底樣板的對應部位沿著標記逐步描出新的輪廓線;

(5)剪出內底樣板。

內底與楦底的配合示意圖普通內底樣板設計圖圖中的虛線是楦底樣板的輪廓線,實線是內底樣板輪廓線,周邊收進一定的工藝量。

在購進新的楦型時,每一套鞋楦都配有一套楦底樣板,每一張楦底樣板上都會標有標準的楦底前端點、後端點、第一和第五蹠趾關節點。連接前後端點,就會得到底中線;連接第一、第五蹠趾關節點,就能得到斜寬線;進一步還能作出寬度線、分踵線。做收縮標記時要充分利用這些邊沿點,還可以再加一些控製點。

仿形設計法是指按照某一原型樣板進行二度創作的設計方法,這是在底部件設計中經常使用的方法。內底樣板與楦底樣板的作用是有區別的,楦底樣板是為鞋楦設計打基礎的標準樣板,內底樣板是為生產內底準備的樣板。

二、套楦鞋內底樣板的設計

套楦鞋是一種將鞋幫腳先與軟內底縫合成一個鞋套,然後再進行鞋幫套楦定型的一種鞋類。這種套楦鞋加工比較簡便,生產效率高。在生產硫化鞋以及部分膠粘運動鞋時,常采用套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