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弼重新占領河南之後,將金軍的主力集結於汴京一帶進行休整。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九月,宗弼得知金熙宗在自己的大哥宗幹的陪伴下巡幸燕京,他分析南宋軍隊也不會在利於金兵進攻的秋冬季節進攻,於是放下了手中軍務去燕京朝見金熙宗彙報南征的情況。
彙報工作是門學問,所以這次宗弼回來除了自己的衛隊沒有其他人跟從,怎麼彙報就是全憑著自己的一張嘴了。順昌、郾城、穎昌三次大敗可能根本沒有提及,提到最多的肯定就是經過苦戰重新占領了以前賜給南宋的河南、陝西地區。
金熙宗完顏亶本來就對這位扶立自己的皇叔很有好感,畢竟大家血緣關係很近,並且宗弼這些年東征西討戰功卓著,是金朝活著的最大的英雄。金熙宗沒有怠慢宗弼,親自賜酒並且按照女真族的禮儀贈送甲胄、弓箭。
雖然宗弼享受到了最高的待遇,但是隨著自己地位和名譽的提高,招致了老資格的希尹的不滿。宗弼趁著希尹酒後胡言亂語的機會,借皇帝完顏亶之手除掉了自己的政敵希尹。
麵對金朝與南宋之間不戰不和的局麵,宗弼又開始了新的進攻計劃,對於敗於嶽飛等人很不甘心,他決定再次出兵征討南宋。
公元1141年,也就是南宋紹興十一年,金熙宗決定此年的年號為“皇統”,估計意思就是“皇天一統”,為宗弼的即將入侵南宋討一個好的彩頭。
皇統元年一月,宗弼親率十幾萬大軍再一次進攻南宋,這一次進攻的重點是淮西一帶。宗弼在選擇主攻方向上也下了功夫,如果發兵攻打從中原地區進攻南宋荊湖北路一帶,那麼就必須麵對戰鬥力異常強悍的嶽家軍,那就等於是自討苦吃。所以,宗弼這次兵鋒直指淮南西路,準備在這裏打開突破口,進而打過長江滅亡南宋,真可謂“兀術不死,兵革不休”,滅亡南宋的念頭就沒有中斷過。
此時的淮南西路南宋方麵也有重兵堅守,“中興四將”之一的淮南西路宣撫使張俊率領八萬人馬駐守,另外還有淮南北路宣撫副使楊沂中以及淮南北路宣撫判官劉錡,楊沂中有三萬人,劉錡有兩萬人。淮西這邊的兵力可以說是極為充足,但是大部分還在江南駐紮,對於宗弼的進攻準備不足。
宗弼再次開戰的消息傳到“行在”臨安,宋高宗趙構很鬱悶,這個宗弼怎麼給臉不要臉,上次南宋主動撤退把河南還給了宗弼你還不滿意,沒有過半年又打回來了。趙構此時也意識到,自己的委曲求全並不符合宗弼的胃口,要想求得和平,必須要狠狠地打擊宗弼,因為宗弼想要的並不是僅僅土地,他想要的是整個南宋的江山和自己的皇帝寶座。
宋高宗趙構知道,要想保住自己的皇位和江山,必須暫時拋棄靠乞求得到和平的幻想,要用軍事手段徹底打破宗弼的戰爭意圖,把宗弼逼迫到談判桌上來。
於是趙構又給嶽飛發出了金牌,不過這一次不是要嶽飛班師回朝麵聖什麼玩意兒的,而是直接命令嶽飛率領軍隊趕赴淮西戰場支援作戰。
嶽飛接到了金牌,憑借著他對戰局的判斷,他立即給宋高宗趙構回奏,建議自己率領嶽家軍不直接增援淮西戰場,因為在那裏有張俊等人主持,對抗住金軍進攻沒有問題。嶽飛建議自己率領嶽家軍直接出兵中原,目標直指宗弼的老巢汴京,采取這樣的“圍魏救趙”的戰術,肯定可以解決淮西的戰事。
但是趙構豈能聽他的,這個嶽飛老想著恢複中原,萬一淮西丟失,宗弼可能就會打過長江,自己不就危險了。趙構看到嶽飛的奏折,立即不留情麵地加以否定,並且立即給嶽飛下達了詔書,要求嶽飛必須以淮西戰場為重,率領軍隊火速增援淮西。嶽飛無奈,隻能親自率領八千背嵬軍兵進淮西。
公正地說,宋高宗趙構判斷的形勢是對的,淮西戰場確實很危險。由於在半年前下達全軍撤軍的命令後,淮河一帶的南宋軍隊大部分撤軍過江,張俊的大軍也退守建康一帶,目前隻有劉錡的大約兩萬人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