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從火中奔跑而過,找到莫名的快樂,沒有正確的方向,他從火中奔跑而過。
犧牲是自己的自願,為什麼會有快樂?因為毀滅已生於心中,卻不知如何把握。
小邊走近了秋天原野上的火,燒秸杆的火,一堆堆野火!
讓自己燃燒起來吧!在秋天豐收的大地上,值得!
在燃燒中企盼著新生!
真的嗎,年輕人?在那雙燃燒著火焰的眸子裏,是否看見了真情?看見了青春?看見了懷念和回憶?看見了生命最高的意義和表現形式?!在火中,他們不得不發現,自己的生命就這樣昭告著大地然後失去。
以一定的形象把自己的生命傳遞,燃燒是最好的形式和形象了。
15
但真的,他們是泛義的燃燒,是指為達到目標不惜毀滅自己的行為和意誌,在這燃燒中他們發現了快樂。
快樂不得不發現自己的同伴,而孤獨則不得不發現自己的秘密。快樂看見他的周圍都是笑臉,而孤獨卻發現自己走到哪裏都是一個人。
快樂向別人招手著秋天的豐收,喊著他們快快起來,一路燃燒吧!孤獨則說,“別管我,讓我自己去吧!我自己在裏麵不能出來,我還有我必須要做的事,我還沉迷於某樣東西,世間的一切都無法替代它!”
快樂露在外麵,而孤獨則藏在裏麵,他們不容易發現孤獨,但他們很容易找到快樂,而燃燒則既有快樂,又藏有孤獨。
那是什麼原因?
16
燃燒的火光照亮他的額頭,是他自己點燃了這堆火。
怎麼會不在這堆火中痛哭呢?這是值得痛哭的,犧牲是自願的,因為他是值得高興的,值得快樂的,因為在這種火焰中讓他最大地發現了自己。
一千遍地回到舊日的家門,為什麼沒有痛哭呢?不正是因為沒有燃燒麼?快樂源於燃燒,孤獨則深藏於燃燒中。
這是生命最好的形式,是因為在燃燒中,往日的記憶好象又飛回到了眼前,象金色的小鳥展開它瑰麗的翅膀,一幕幕一麵麵,跳動著,閃耀著,讓他們再一次地為自己的青春而唱起挽歌。
傷感,為時代的命運而感歎!
一千遍地回到舊日的家門,又一千零一次地出門,當年的離開是他們自己的選擇,現今的離開依然是,離開成了選擇的慣性,成了創建新國的核心!而今時代已令他在火中燃燒,變成這個樣子,但他還是夢想著要再一次地回到舊日的家門,帶回他的新國,帶回一千零一次的痛哭!
17
一個故事總要有一個終局。
他不喜歡終局,因此他總是完不成故事。每時每刻,他都在構思故事,但總是停在中途就回去了,故事沒有繼續發展下去,也就是沒有一個終局,因為他不喜歡終局,那個終局就是死亡。
因此小邊構思的故事老是在半空中浮蕩,無根無據,沒有方向性,他不喜歡那個方向性,他努力想掙脫那個方向性,這樣他的故事始終無法完成下去,但他很高興,很快樂,每天依然無數次地編造出一個個故事來,同前麵一樣,他們都是沒有結局的故事。
當小邊要給故事找一個目的,找一個歸宿,這時他就發現,他必須寫到死,必須探究,為什麼而死。
18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為什麼而死的呢?
答案可以是多方麵的,可以是因為情,可以是因為仇,可以是因為創造,可以是因為毀滅……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那麼多飄浮在半空中的故事,終於可以落下地來了,有了一個落腳地,有了一個結局,就可以成為一個完整的故事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寧願自己永遠是一個不成熟的寫作者,永遠寫著沒有結局,沒有目的的故事。
然而有一天,他為自己的無所作為而厭倦的時候,他開始渴望成就與榮耀的時候,他必須為自己的故事找一個結尾了。這樣,他就必須讓自己的主人公接觸死,要麼他死,要麼他的敵手死,要麼他身邊的人死,總之,他必須寫到死了。
19
為什麼而死?這是一個大題目,可以寫很多文章,挖很多的寶藏。
把對真實生活的思考溶入到寫作中,就可以寫出很多具有探討性的文章和故事來。每一個故事從此都有了一個結局,這是一件多麼值得高興的事,可又是一件多麼令人傷心乃至絕望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