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桃園散記(1 / 2)

◎林備軍

酒醒隻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題記

桃花因其熱烈、直白而雅俗共賞。即使在植物繁多的鄉村,桃花也是最引人注目並令人留戀的。還在少年時,每逢桃花開放的時節,我常會折幾條桃枝養在簡陋的房間裏,花香縈繞,這樣的夜晚入睡總是特別快。

所以,當看到東山桃園那山坡上密密挨挨的幾千株桃花,心中湧現的,就不僅僅是驚喜了。

江南的三四月,以陰雨天居多。雨不大,沒有氣勢,但持續時間長,又帶著冬的料峭。這樣的雨天,視線所及皆是陰沉灰暗的色調,內心的抓狂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我有幸來到東山桃園。花期如約而至。桃花堅挺地綻放在雨中,陰晦的天氣並不能稍減了它的顏色,脈絡清晰,色彩絢麗,仿佛是一群有生命的精靈,在春的額角舞蹈。一樹桃花已讓人心情愉悅,而這裏,放眼所及整片山坡全是桃花。置身其中,恍惚不在人間。

人有尊卑,花無貴賤。哪怕是最貧窮的乞丐,也會受到花團錦簇的隆重禮遇。生命在這裏呈現出真實的底色,彼此坦誠相待,無拘無束。就算離別,也無太多傷感。有風吹過,花瓣紛揚飄落,就像優雅的謝幕,華麗褪去,而大地披上新裝。

回首,已不見你的音容,唯有鼻翼仍留有你的清香。如還想見你,隻能留待來歲。這畢竟是有希望的。隻是,不見了眼前人,又該去哪裏找尋?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我情願世上沒有這首詩。每次讀到它,總讓我想起野外一株形單影隻的桃樹,樹上點點紅,卻無人來采摘;總讓我想起一個記憶裏的背影,翩若驚鴻,清晰又模糊。

桃花和愛情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從某種意義來說,它們有著相同的質地,比如美麗、易感和脆弱。東山桃園是一個原生態的桃園,整片桃林依山而栽,鮮有人工擺布的痕跡,其中為數不多的人工建築中,與愛情有關的設施占了主要位置。在桃園中心部位,沿山而上搭建了一條木製長廊,名為“情道”。走廊細且長,寬為1.314米,長為131.4米,取其諧音,寓意為“一生一世”。這是一條名副其實的情道。周圍是重重疊疊的桃花,花香彌漫,身邊又有佳人相伴,怎能不心猿意馬?

世上有數不清的道路,隻有和你一起走過的路才值得銘記。而你,是我眼中最美的風景。

情道的盡頭,是用竹木搭建起來的門樓,名“緣門”。穿過此門,即為有緣之人。前方是山丘溝壑,看不清未來,但我願意取來清泉野果供你充饑;身後是我尚能安身的老屋,有粗茶淡飯,簷下蔭涼。親愛的,你願意與我共度餘生嗎?

如果你已決定與我同行,那麼,就讓這天底下最美麗的桃花,見證我們的愛,緣定一生,不舍不棄;如果你覺得我不是你今生可以依托的人,也沒有關係,在賞花的人群中,必定有位翩翩少年,是你所中意的。我願意讓真摯的祝福,化為一場繽紛的桃花雨,來澆灌你的幸福。

情是東山桃花節的主題。每年一度的胡陳東山桃花節,是寧海最有特色,也是最富吸引力的地方節慶活動之一。春回大地,草長鶯飛,這裏有滿山的桃花,有來自四麵八方的朋友。“去東山看桃花啊”,無論男女老少,都會心動。今年的桃花節尤其熱鬧,僅開幕的頭兩天,就有近萬名遊客來踏青賞花。網絡歌手大賽、千人相親大會、桃花筆會等活動豐富多彩,讓人眼花繚亂。桃花源裏桃花緣,相親大會那一天,廣場上人頭攢動,找對象的,看熱鬧的,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快樂會傳染,於是,連空氣也是快樂的。少男少女們暗地裏互相打量,心中有意卻又不好意思表白,幸好有“一線情緣”、“呼吸相通”、“愛情之渡”、“拯救愛人”、“塵愛落定”等一個個精彩而有趣的活動環節,拉近了他們的距離。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我的心思你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