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夜3聊(2 / 2)

聽他這麼一說,張小柳記起下午在山上時他確實說起過有一株桃樹快要枯死了,還看到還拉了些掉落的枝吖回來,隻是沒想到其中還有這麼粗的枝。據說那株桃樹已經有幾十年,三四月可以看到滿樹桃花,七八月時碩果累累。隻是山桃的味道不怎麼好,少有人摘來吃。

“這塊木頭你也想雕東西?”他靠在旁邊坐下來,如果不是親眼見到,實在讓人很難想象在這樣甚至還為溫飽發愁的地方,也會有人如此閑情弄雕刻這種東西。

“我見過秉文叔身上帶的桃木如意,可好看了。”趙正則似乎默認了他的話,細細回想自己曾見過的東西,可是這塊木頭筆直,並無回頭的弧度,顯然是做不成如意的。

“秉文叔?”張小柳疑惑地問。如意可不是一般人會佩戴在身上的東西,對於要幹農活的人來說隻是累贅,何況他也從未聽過村裏還有個叫秉文的人。

“你不知道秉文叔嗎?他中秀才之後還回過村裏祭祖,太叔公祠堂外掛了三天的鞭炮,我的名字也是他起的。”趙正則有些詫異,雖然那時他才五六歲,可是他至今還記得當時的熱鬧。不過這麼說起來,小柳當時也隻有三歲多,這幾年村裏討論的人也少了,不知道似乎也不奇怪。

“秀才?”在他麵前張小柳也無須掩飾,隻當自己是完全對這人沒印象了。聽到對方是個讀書人,才有了點興趣,疑惑地問。

“是啊,秉文叔一家都在鎮上,念書在私塾裏也是最好的,很快就考中秀才了。後來聽說還要去鄉試呢!”

“鄉試結果怎麼樣?”難怪趙家能在村裏有點聲望,原來還出過秀才。雖然現在人家已經不在村裏了,但是畢竟同出一脈。隻是在這裏秀才也就僅能在鄉裏鄉間博得些喝彩,最後能不能得到名聲,還要看鄉試,也即是能否中舉。中舉之後就能出官,也能入京應舉。

“不知道,後來他們搬走了,我也沒有聽過消息。”趙正則搖了搖頭,心裏覺得秉文叔是個很厲害的人,但是也知道中舉並不是輕易的事,所以內心並不肯定。

張小柳聽了,倒是覺得也許根本沒中。否則這種光宗耀祖的事,怎麼也會回來說一說。他一直覺得奇怪,在一個村裏這麼多純樸的名字裏,還隱藏著“正則”“靈均”這種讓人難以費解的名字。若是個秀才起的倒不奇怪了,約摸又是出自什麼詩文裏的。

“你就是因為看了他的東西才喜歡刻這些東西的嗎?”若真是如此,那個叫秉文的人對他的影響也並不是全無用處。

“不是,以前我爹爹就喜歡刻東西。”趙正則搖了搖頭,記憶中爹爹坐在門邊攥著小刀刻東西的身影越來越模糊了,可是他始終記得爹爹抓著手教自己的感覺。

他側著頭回想許久,有些話也已經很難回想起來了:“我爹說,以前農閑時村裏常有個外村的老人來賣這種桃核刻的小東西,他曾跟著學過一段時間。我小的時候很喜歡他刻的桃小猴桃小兔,他就教我握刀。”

張小柳第一次聽他說起自己的事,聽起來有些傷感,卻不知該從何安慰。良久,才說:“你爹聽起來真好,還跟你玩這些東西。”一般村裏的孩子,哪個不是在棍棒和嗬斥下長大?其實他們未必知道什麼棍棒下出孝子的話,也不是不疼孩子,隻是平日裏養家不易,幹活苦累,壓力大脾氣躁,做事自然衝動。雕刻這種精細的小玩意,對大部分人來說隻是浪費時間。

趙正則露出一個笑容,點了點頭:“我爹爹對我和麼麼很好,以前大伯麼蒸飯總是不蒸夠,他每次都等我們吃飽了才吃。那時候他想和大伯家分開過,可是大伯麼不太願意。”現在想起來,按大伯麼計較的個性,大概也是看上他爹爹能幫著幹活,而且吃飯的人比他家少。

張小柳其實也與他想到一塊兒去了,隻是不想他再傷感,並沒有插話,隻慢慢聽他說。

作者有話要說:1 嗷嗷嗷,一早上看見你們這些小萌物,傻笑了好久~謝謝深海楓紅扔的火箭炮,第一次收到呢!謝謝yingyueyin、waizhli、樂法景、11還有箱子、十三印的地雷!

2 簡直不敢相信我從午睡後開始寫,寫到現在……明天六點起床去考試!求保佑過過過

3 謝謝諸位的關心,家裏的事確實多,但是我也幫不上什麼忙。姐姐的事她也要先把單位的事安排好,下周陪她去檢查看看。其實多嘴一句,大家都要注意一下身體狀況,現代人吃喝的東西太雜,很容易染上病毒,體內也容易累積毒素

4 在科舉製度上說,秀才不算太難,中舉之後才是正式踏入一個境界,可以入京應考或者做個小官。《範進中舉》裏麵,他之前是秀才,張鄉紳還是看不上他的,中了舉之後就笑著拿銀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