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還要引導孩子用自己的力量來幫助別人。
有一些孩子喜歡用父母的勞動所得大方地“獻愛心”、“幫助別人”,這是不值得提倡的。應當教育孩子:靠自己的力量幫助別人才有意義。讓孩子知道幫助別人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在自己還沒有創造財富之前,可以選擇別的方式。讓孩子理解“施舍不是幫助”。
支點招: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消費責任呢?家長不妨試試以下做法:
在錢的管理上——培養孩子的儲蓄觀念,教會孩子簡單的儲蓄方法。
例如,孩子很想吃炸雞,如果買份炸雞需要20元的話,家長可以告訴他:“今天隻能給你10元,明天再給你10元,你湊足20元時再去買吧。”這樣做可以激發孩子的儲蓄觀念,使孩子學會“把今天的錢存起來,等到明天再用”的簡單儲蓄方法。當然,教孩子分別用儲錢罐和銀行存折,把平時的零花錢及逢年過節得到的“紅包”積存下來,也是讓孩子獨立儲蓄的辦法,但要注意根據孩子年齡、個性的不同,對錢的管理加強監控。
在錢的開支上——培養孩子節約和計劃用錢的習慣。
日常中,家長可以跟孩子講講自己和其他行業的工作,讓孩子明白賺錢要付出辛勤勞動的道理,自覺養成節約用錢的習慣。
除了供給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外,有些消費可以讓孩子用自己的儲蓄去開支。例如,孩子要買玩具或出去遊玩,家長可以指導他使用自己的積蓄。這樣,不僅可讓孩子認識到儲蓄的意義,使他體會到用自己的存款來達到目的的快樂,同時還可培養孩子節約和計劃用錢的能力。
本節筆記:
消費學習既是知識方法的學習,也是觀念和行為習慣的學習。通過消費學習可以讓青少年學會合理安排個人開支,了解和學會計劃家庭開支,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試一試:
在孩子自主消費的過程中,家長可以給孩子提出建議:量入為出,避免攀比;學會計劃,適當存款;比較價格,科學購物;明智選擇,自我保護。
第7節 零花錢的給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給孩子一點零花錢是很平常的事。現在的家長好像已經沒有不給孩子零花錢的了。而且給孩子零花錢的人越來越多,不僅是父母親,還有祖字輩,還有親戚朋友。零花錢是給孩子的,但不是所有給孩子的錢都是零花錢。一般說來,孩子的零花錢是指在孩子手邊的,由孩子自己支配的,非生活和學習必需的,因此也沒有特別計劃的零散用錢。
家長給孩子零花錢可能出於不同的考慮。有些富裕的家庭認為,錢是身分的標誌,孩子有了錢就會在孩子們中間有威信。有些家長是想對自己童年的窘迫加以補償,認為,想當初自己常常連根冰棍都買不起,現在不希望在孩子身上重演過去的“悲劇”。更多的工薪家庭則是惟恐自己的孩子在別人麵前抬不起頭來,也不得不給孩子一定數目的零花錢。於是,孩子手裏有了錢,隨之而來的便是孩子對零花錢的不當使用所引發的種種社會問題。
有不少人認為,過早地給孩子錢花對孩子的成長發展沒有好處,而且現在孩子手裏的零花錢太多了,容易使孩子養成超前高消費、大手大腳、好吃懶做和一切向錢看的不良習慣。確實,貪欲是萬惡之源,對錢物的片麵追求已使許多青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一些資料表明,有的工讀學校的在校生中,有80%以上的青少年是因為追求錢物而掉入泥坑的。因此,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們往往反對給孩子零花錢,或者,即使給了零花錢,也要規定孩子對這些錢的用法,否則,就認為因為孩子不能自控,最終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
這種說法雖然有一定道理,但不免有些極端。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不難發現,有許多孩子手裏有不少錢,但這些錢並沒有使他們走上斜路,並沒有使他們養成好吃懶做和一切向錢看的不良習慣。相反,他們的書架上增加了許多好書,使他們有了更多的機會參加多種培訓班,從而獲得了更多的知識和本領。
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深化,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整個社會對金錢的認識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雖然拜金主義應該受到批判,但錢在人們的頭腦裏已越來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應該給孩子零花錢並由他們自己任意支配,這可以使他們從小有機會接觸錢、了解錢的用途並學會如何使用錢。如果不學會怎樣使用錢,就很難適應社會。記得有位老師說,他們班有個孩子,家長是軍人,平時對孩子管教得比較嚴格,從來不讓孩子接觸錢的事,結果,孩子長到10來歲了,該住校了卻不知道錢是什麼東西,不知道錢是幹什麼用的。這樣的孩子就很難自己安排日常生活。
但有的家長擔心孩子手頭有了零花錢,會由著性子花,容易養成出手闊綽、攀比、圖虛榮的壞習慣。其實,問題不是該不該給孩子零花錢。孩子不會合理地使用手中的零花錢,除了與孩子生活鑒別能力不高有關外,主要還是源自一些家長給孩子零花錢的方式的錯誤、目的的模糊,以及沒有正確地指導孩子該怎樣合理使用零花錢。
現在有的家長給孩子零花錢,是把它作為對孩子的一種獎勵,以此來左右孩子的行為;有的是因為家庭條件比較寬裕,孩子什麼時候想要,就什麼時候給,想要多少,就給多少;而有的家長則是因為平時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對孩子有一種負疚的心理,把給孩子零花錢作為一種心理補償,給起來出手闊氣。這幾種給孩子零花錢的方式,有一個共同的弊病,就是家長給零花錢的目的模糊。錢到孩子手中以後,對孩子如何使用這些錢,他們又不管不問。孩子得到這些零花錢後,因為沒有明確的使用方向,所以用起來隨心所欲,不是知道節製,而是比較盲目。這種種原因,造成了孩子零花錢使用不當的問題。
支點招:
告訴孩子不是所有給他的錢都是零花錢。家長對孩子手裏的錢也要有一個區分,並讓孩子知道,哪部分錢是他的零花錢,哪部分錢雖然屬於他自己,但不是零花錢。
對於孩子的零花錢在數量上要有限製。給孩子多少零花錢算合適沒有統一的數量,但零花錢不宜太多。對於通常的家庭來說,給孩子零花錢不能成為家庭的經濟負擔。而對於生活富裕的家庭,家長不要因為手頭寬餘就可以多給孩子零花錢。
對零花錢的使用提出具體的指導意見。家長要從一開始就對孩子零花錢的使用加以關注,對孩子進行引導,幫助孩子計劃,給孩子提供參考;要求孩子對零花錢的使用情況作詳細記錄,並定期檢查孩子使用零花錢的情況,以此作為下一次給零花錢的參考。
讓孩子參與日常家庭經濟生活。給孩子零花錢隻是培養孩子對錢的正確認識和花錢的合理性、計劃性的手段之一。家長也可以通過其他的途徑來達到同樣的目的,如經常讓年齡小的孩子幫家裏買些日用小商品或食品等,或讓年齡稍大的孩子逐漸參與家庭的經濟計劃等。從小就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指導孩子熟悉、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識與工具,從短期效果看是養成孩子不亂花錢的習慣,從長遠來看,將有利於孩子及早形成獨立的生活能力。
本節筆記:
應該給孩子零花錢並由他們自己任意支配,這可以使他們從小有機會接觸錢、了解錢的用途並學會如何使用錢。如果不學會怎樣使用錢,就很難適應社會。
試一試:到底該給多少才是恰當的呢?這個數目比較難以確定,但有一點還是要注意的,那就是給孩子零花錢的標準應該是讓孩子老是覺得錢不夠花!
第8節 打遊戲也要節約子彈
瑪麗是個寡婦,一個人帶著兒子約翰尼生活。一天,一位朋友到瑪麗家玩,看到約翰尼正熱火朝天地坐在電腦前玩射擊遊戲。瑪麗好像對此並不反對,一邊和那位朋友聊天,一邊關注著“前線”的戰況,及時為約翰尼頒布口頭嘉獎令。在媽媽的鼓勵下,小家夥越戰越勇,捷報頻傳:報告媽媽,我又過了一關!報告媽媽,我換裝備了!就在這時,瑪麗突然對兒子叫道:“約翰尼將軍,請馬上停止戰鬥!”約翰尼馬上按下暫停鍵將遊戲定格,扭過頭來一臉迷茫地望著媽媽。朋友也十分不解,隻見瑪麗臉上毫無笑容、嚴肅地說:“剛才那架飛機,明明一枚導彈就能將它擊落,你為什麼要用3枚導彈?你知道一枚導彈的價格是多少?至少300萬馬克?你知道現在世界上還有多少人餓著肚子等待救濟?你……”
約翰尼的臉漲得通紅,淚水在眼眶裏直打轉,眼看就要大哭起來,可媽媽絲毫沒有妥協的意思。那位朋友連忙說這隻是遊戲而已,不必那麼認真。“打遊戲也要節約子彈。”瑪麗根本不買朋友的賬,一直到約翰尼低頭認錯並且寫下以後打遊戲不再浪費子彈的保證後才善罷甘休。
而下麵這個故事和開頭的故事恰恰相反:
有個富家子弟愛吃餃子,但吃完餡後,就把皮丟到小河裏去。好景不長,父母因故去世後家裏迅速衰敗,他隻好流落街頭,靠鄰居家每餐的一碗麵糊糊為生。三年後,金榜題名的他一定要感謝鄰居大嫂。大嫂對他講:“不要感謝我。我沒有給你什麼,都是我收集的當年你丟的餃子皮,曬幹後裝了好多麻袋,本來是想備不時之需的。正好你有需要,就又還給你了。”
當前,人們的物質追求欲望越來越高,家長對下一代疼愛有加、關懷備至,往往在滿足孩子物質需求的時候,忽視了對其勤儉節約精神的培養。有些孩子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過於溺愛、遷就孩子,孩子要什麼就滿足什麼,孩子“穿衣要名牌,飲食要海鮮,娛樂要刺激”,家長就千方百計地滿足這些“小皇帝”的要求。
據調查,有的學生一個月零花錢達50多元,一次春遊要花上幾十元,有的家長為孩子舉辦生日宴會,少則幾百元,多則幾千元。孩子浪費的行為也十分嚴重,有的孩子將吃不完的包子、油條、麵包、飯菜,到處亂扔亂倒……這種現象不能不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因此,加強對孩子進行勤儉節約的教育,培養孩子儉樸的作風十分重要。
現在的孩子是在蜜罐裏長大的,不知道什麼是苦,容易脫離現實條件講吃穿、比闊氣。如果孩子隻知享受,不知節約的意義,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不僅使家長難以負擔,而且容易受奢侈生活方式的侵蝕,還有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
支點招:
給孩子零用錢,讓他們在購買想要的東西時學會耐心和計劃。如果孩子想去聽搖滾音樂,而攢的錢還不夠,家長不應“救濟”孩子。
幫助孩子認識必需、需要和想要之間的區別。
對孩子解釋從儲蓄中賺取利息的概念。
給孩子零用錢時,錢的麵額要利於鼓勵儲蓄。比如:給孩子5塊錢,可以拿5張一塊的,這樣就可以鼓勵孩子至少存一塊錢。
教會孩子對掙的錢、存的錢和花掉的錢都作記錄。
通過示範,教會孩子在雜貨店買東西要精打細算。
幫助孩子學會對廣告進行評價。真是廉價嗎?別的地方能買到同樣的東西嗎?
提醒孩子注意借債和付利息的危害。
本節筆記:
因為愛他們,讓他們認識錢,讓他們知道錢的來之不易,讓他們學會節約和積攢,讓他們知道錢能帶來物質上的充裕,更能用來幫助別人,為自己帶來精神上的滿足,才是最重要的。
試一試:
告訴孩子一些驚人的數字:我國13億人口,如果每人節約一元錢,可以節約13億元。這些錢,可以使貧困地區的少年兒童得到入學的機會。每人每天節約一兩糧食,全國人口節約的糧食可供一個小國家的人口吃一個月。
第9節 合理分配壓歲錢
壓歲錢越來越多,怎麼用也成了學問。以前孩子的壓歲錢隻夠買鞭炮、玩具和糖果等節日所需的東西。現在的孩子多的壓歲錢已經上萬。對於絕大多數孩子來講,對錢的用途還沒有足夠認識,再加上自製能力差,如果父母不給予合理的指導,可能會產生一係列負麵影響。
雖然部分家長已經開始著重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但是如果過於將重點放在壓歲錢如何增值這方麵,也是不可取的,其實教育孩子用好壓歲錢,最終的目的是為孩子的將來作長久打算,這樣的“投資”才更劃算,這樣的“投資收益”才會最高。
如果你不相信,不妨看看理財專家教子的經典招式。
招式一:製定收支預算表。
理財需要一個高起點,如果要孩子片麵追求收益率,這是不可取的,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全方位掌握理財技巧,而第一步就是讓孩子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財政”,製定收支預算表應該是一個好辦法。
專門準備一本筆記本讓孩子對自己的壓歲錢進行統計,這樣不僅讓家長對每筆收入的來源心中有數,也培養了孩子細致、認真的習慣;統計完收入之後,然後與孩子一起對新一年的支出做一番預算,比如用200元購買書籍(教育投資是必不可少的,雖然短期沒有明顯的回報,但最終的效果卻是驚人的),用300元繳納學雜費,用100元參加專長學習班,然後再留100元為上學前的零用錢。這樣規劃和統計,不僅讓孩子對於自己的花費總額能夠相當了解,也有助於養成孩子節約的好習慣。
招式二:“投資”孝心和愛心。
理財不僅僅意味著投資,隻要用在了合適的地方,同樣能夠發揮驚人的效果。比如將壓歲錢拿出100元捐給慈善事業,獲得的回報是培養了孩子的愛心;比如讓孩子將壓歲錢留出200元,然後為父母、爺爺奶奶等購買禮物,這樣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孝心。雖然這些投入並沒有讓壓歲錢最大限度地增值,但是通過培養孩子的愛心和孝心,實際上讓孩子的個人品德得到了提升,這樣的回報是遠遠高於這幾百元現金的產出的。
招式三:家長與孩子合作投資。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孩子們的需求也日益提高,電腦、鋼琴等已經不是稀有物品了。在新的一年裏,家長不妨與孩子一起合作購買這些商品,雖然孩子個人參與的錢不需要太多,但正是要他們投入了屬於自己的錢,才能讓他們更明白“把錢花在刀刃上”的道理,也讓他們了解到這些東西的來之不易,使用時自然會更珍惜。
招式四:體驗增值的樂趣。
在規劃好以上各個部分之後,剩餘的錢自然就應該是考慮如何增值了。
雖然基金等投資渠道相對較多,但由於孩子們的理財常識還不夠,因此開始階段還是建議以儲蓄為主,特別是“教育儲蓄”應該是最佳選擇(適合小學4年級以上的學生),這樣既培養了孩子從小理財的意識,同時看著手中資金的增加,也讓孩子們感受到了理財的樂趣。
支點招:
設一個銀行賬戶。
以孩子的名義在銀行開個戶頭,告訴孩子積水成淵的道理,讓孩子將壓歲錢逐一存入,到需要時再取。這樣既能讓孩子將壓歲錢不花在春節,又可以監督孩子日後的消費。
另外,家長可以借機教孩子一些理財小常識,比如,定期儲蓄比活期儲蓄利率高,活期儲蓄比定期儲蓄取款方便等等,幫助孩子樹立理財責任感,形成積累財富的良好習慣,從而有益於孩子成年後的家庭理財。
買一套叢書。
可以是資料類的,也可以是文化類的。實踐證明,孩子們對這種投資很感興趣,一套好的叢書可以有助於學習,更能提高孩子的精神境界。
向長輩表示孝心。
長輩們給孩子壓歲錢,表達了一種祝福,父母應該向孩子解釋這一情感。反過來,父母也可以讓孩子從壓歲錢中拿出一部分來,再給那些需要幫助的長輩,以表達一份孝心。花錢多少無所謂,關鍵是增加親情,培養孩子的孝心,同時幫他確立“尊老愛幼”的思想。
買一份保險。
這是時下不可缺少的投資。人的一生奮鬥中,難免會遇到很多坎坷,幫孩子買一份保險,也就為孩子今後的生活增添了一份保障,這是父母對孩子的另一種關愛。
此外,也可用壓歲錢給孩子購買郵票、紀念幣、字畫等兼具藝術欣賞和收藏價值的物品。這不但能培養孩子對人文藝術的興趣,而且等孩子長大成人後,其增值的收益也會高於普通投資。
為孩子建個小賬本。
孩子的壓歲錢,有的數目較大,父母不妨與孩子協商,用小賬本將壓歲錢的數目記清楚,用於下學期學習上的費用支出等。讓孩子自己計劃管理,把每一筆支出費用記清楚,比如學費、書費、購買文具費等等,這樣孩子既能養成會管理錢、會花錢、把錢用在該花的地方等好習慣,同時也培養了孩子的自立意識。
本節筆記:
教育孩子用好壓歲錢,最終的目的是為孩子的將來作長久打算,這樣的“投資”才更劃算,這樣的“投資收益”才會最高。
試一試:
無論是把收到的壓歲錢存起來,還是買保險、交學費,這些操作都可以向孩子公開,最好是讓他們參與進來。比如讓孩子自己記賬,和父母一起去銀行存款或提款,這些都是培養他自主能力和學會理財的好方式,還能使他懂得金錢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