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孩子認為太難並沒有錯,畢竟她隻有三歲。首先要認可她的感受,這位媽媽對她說:“是啊,《千字文》挺難的,很不容易。可是媽媽知道你很了不起,所以你堅持下來了。”女兒很高興地回答:“對,我是一個很了不起很了不起的孩子,我可以堅持的。”每個星期天上課時,她都自信地上台背誦,這位媽媽也相信孩子一定可以堅持下去。
很多家長都知道不能一味地責備孩子,而應該肯定和鼓勵孩子,但事實上經常知道卻做不到,一味地給孩子說教、講道理,結果是年齡大的孩子叛逆,年齡小的孩子產生挫敗感,更小的孩子則完全聽不明白。這其中的原因是父母對孩子心靈感受的敏感度不夠,因此常常以自己的想法和標準來要求孩子,一旦孩子沒有辦法做到就開始責罵或批評。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華特·史代普斯在《來自心靈的奇跡》一書中提出,每個人內在都有一個“真實的自我”,擁有和上帝同樣的力量。孩子的發展潛力是驚人的,相信他們能做得最好,相信他們能成為一個傑出的人才,尊重他作為獨立個人的存在,就更能認可和肯定他。
因此,認可和肯定孩子的形式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家長們心的轉變:處處體會孩子的內心需要,去認同孩子的情緒、動機,肯定孩子的努力或成績。因為先肯定孩子,孩子才會接受你,願意聆聽你的教導,家庭教育才會有效。
對待已有自卑心理的孩子,父母應適當降低對孩子的要求。假如孩子畫了一匹馬,那麼你最好不要過多地挑剔這裏不好、那裏不像,而應對孩子的每一成功之處予以發現並做出由衷的讚賞:“看,那馬尾巴畫得真好呀,好像是在風中飄舞一樣!”或者“你為馬塗的顏色真漂亮!我敢說這可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馬兒!”
其實,讓自卑孩子學會自我肯定的首要目標即是:幫助孩子從自己的行為中獲得滿足和動力。我們應該讓孩子懂得:做該做的事,並且把它做好,這本身就是成功,也是對自己的最好的肯定。
讓孩子多作自我肯定的一個最簡單方便的方法是變更你對孩子做出的所有的表揚的主語:隻要把“我”改成“你”,把“我們”(父母)對你(孩子)的表揚改造成你(孩子)對自己的表揚。這種簡單的變化能夠更充分有力地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因而實際上起著一種增加對孩子讚賞的效果。如:“你今天用積木蓋起了這麼高的大樓,我真為你感到自豪!”可改為:“你今天用積木蓋起了這麼高的大樓,你一定為自己感到了自豪!”
父母可以對自卑的孩子多作表揚,但其他人(包括小夥伴們)卻不一定能完全做到這一點。他們或許會“實話實說”,或許會故意挑剔,甚至諷刺挖苦。此外,孩子不可能永遠地依賴別人的評語,而遲早要依靠自己內心的動力前進。有些孩子完全依賴成年人的讚許,連怎樣認可自己都不知道了。這樣的孩子如果長大成了個球員,那就可能在比賽時每打出一個球就會回頭看看教練的臉色——自然他就難以成為一個成熟的球員。不妨指出他的正確之處,然後提醒他不必過分看重別人的評論。
鼓勵孩子多作自我肯定,並不意味著應該讓他“濫用”自我肯定。不要鼓勵孩子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使用自我肯定。自我肯定也應有個度,要分時間、場合,更要有一定的原則、標準和尺度。再好的良藥也不能下得過猛——孩子的自我肯定用過了頭,那就可能變成了一個自負甚至惟我獨尊的小霸王。
支點招:
認可孩子作為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有他自己的獨立意誌,並有著無限的成長潛力。始終堅定不移地信任你的孩子,認可他、讚賞他、鼓勵他,必要時指出他行為上需要改進的地方,這是使孩子建立積極自我形象的有效方法。
幫助孩子正視錯誤。孩子由於做了一件錯事而遭到了批評,一下子感到喪失了前進的方向。此時你應該告訴他,對待批評的最好辦法便是承認並改正。當孩子主動承認了錯誤時,你完全可以告訴他:“你這樣做很不容易,因為這可需要很大的勇氣,你可以對自己說你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鼓勵孩子多作自我肯定。對孩子來說,他心中的自我肯定往往是脆弱的、飄搖不定的,因而極需要得到外界經常不斷的強化。強化孩子的自我肯定方法很多。如:可讓孩子為自己記一本“功勞簿”,讓孩子每周花幾分鍾時間寫出(或畫出)自己的“功勞”,並告訴孩子,所謂“功勞”,並不一定非得是了不起的成就,任何小小進步,以及為這種進步所做出的任何小小努力,都有資格記載入冊,你還可以教孩子學會以“自言自語”的方法不斷對自己做出讚揚——當孩子遇到困難正躊躇畏縮時,你不妨鼓勵他自己對自己鼓勁:“來吧,小朋友,你可是一個不怕失敗的好孩子,再做一次努力吧!”
本節筆記:
幫助孩子從自己的行為中獲得滿足和動力。我們應該讓孩子懂得:做該做的事,並且把它做好,這本身就是成功,也是對自己的最好的肯定。
試一試:
你應該讓孩子覺得:你對他的讚賞完全是誠懇的,而不是應付的、客套的,更不應該是虛偽的、做作的。
第3節 露出你的八顆牙齒
有這樣一個故事。年僅15歲的女中學生小華前後離家出走多達45次。她父親采取說教、責罵、體罰、跪求女兒等方式均未能阻止小華離家出走的念頭和行為,反而加劇了女兒對父親的怨恨和反抗。父親最後不得已將孩子反鎖家中達一年之久,但最終還是被女兒設計騙過逃離家門。麵對自己教育孩子徹底失敗的事實,父親傷心之餘還是把最後的希望寄托在教育專家身上。教育專家在通過與父親、女兒對話了解孩子的成長過程之後,得出了一個令父親吃驚的結論:孩子始終缺乏家長的讚美是導致孩子畸形成長的諸多因素中的一個關鍵所在。
讚美是同批評、反對、厭惡等相對立的一種積極的處世態度和行為。一個人不管是通過語言還是通過行為,隻要表達出對別人長處和優點的肯定和喜愛,都可以說是讚美。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一句真誠的話語會給人溫馨、使人感激,真誠的讚美更會給人信心、給人力量、催人奮進。台灣作家林清玄曾在報紙上發表一篇文章,極力讚美一個小偷的技藝如何高超、腦瓜如何聰慧,並真誠地感歎如果此人將智慧和能力用在正道上,肯定能成大事。恰巧此文章被小偷看到,感動之餘,洗心革麵,重做新人,幾年後成為一個享有盛名的企業家。此讚美的神奇功效讓人歎為觀止。
美國第16屆總統林肯是貧寒家庭出身,以偉大的人品、鋼鐵般的意誌、質樸而又高超的處世藝術,由擺渡工、律師、議員成為總統。他的處世名言是:“人人都需要讚美,你我都不例外。”可是我們的孩子又有多少能得到家長的經常讚美呢?
究其原因大致有三種情況。一是受中國傳統家庭教育思想的影響,總是對孩子批評的次數要遠遠大於表揚,好像隻有批評才能使人進步。不是有一個詞語叫“鞭策”嗎?就是鞭策著前進,是中國教育思想的一個寫照。縱然對孩子很滿意,極有讚美之意,也是很含蓄地留在心底,不溢於言表。二是望子成龍是家長們的夙願,可有的父母缺乏對孩子的確切了解,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不管孩子如何努力總也達不到父母的要求,又怎能得到父母的讚美呢?三是有的家長隻注重孩子的吃穿,對孩子成長中的精神、行為、習慣等缺乏全麵關心和了解,不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故對孩子的讚美少之又少,這也是本節開頭提到的父親教育小華失敗的真切原因。
我們都會笑,那能不能對孩子露出八顆牙齒的微笑、真誠的微笑,讓孩子感到實實在在的親切感。要想讓孩子生活在和諧、溫暖、相互信任、相互讚美的氛圍中,使孩子養成健康向上的健康心理,能積極主動麵對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從而使孩子的人生旅途充滿笑聲、掌聲,充滿著決心和信心,那就要學會做讚美孩子的家長,讓你的讚美成為承接孩子昨天成績與明天進步的加油站。
讚美其實是一種藝術的體現,父母要想演繹好這門藝術,必須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我們許多父母習慣於用審視或挑剔的眼光注視孩子,在這種心態的支配下,我們看到的多是孩子的缺點和不足,而當我們換一種心態,改用信任、欣賞的目光關注孩子的行為時,就會發現,原來每個孩子有那麼多的優點和長處。要想真正做到用信任欣賞的目光關注孩子,必須改變那些根植在我們思想深處的觀念。
不要對孩子抱有不切實際的過高的期望值。麵對當今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許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都想讓自己的孩子無所不能、無所不精,各方麵都力求勝人一籌。這種過高的期望值導致家長看著自己的孩子就覺得他這方麵不行、那方麵也不行,結果是越看越生氣,越比越失望。
不以成敗論英雄,而應多關注孩子努力的過程。如果你細心觀察,在孩子的行為過程中你會發現許多美妙之處。如孩子在繪畫時的專注神情,玩玩具時的豐富想象,遊戲中的相互協作,表演時的樂觀真誠等無一不是值得我們成人欣賞的。如我們直奔結果而去,我們可能什麼都看不到,因為孩子的行為結果可以說是沒有什麼社會價值,他們通常是為體驗過程而去做某些事情的,這也正是孩子們的可愛之處。
支點招:
讚美的藝術性還需要通過一定的技巧來體現,過度的鼓勵和讚美會讓孩子感到你不真誠,因此,讚美孩子時掌握一定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
讚美必須是由衷的。我們成人有時對孩子興高采烈呈現過來的作品連正眼都不看一眼就隨口說:“好好,不錯。”這種敷衍式的反應會讓孩子很掃興,隻會挫傷孩子的自信心,孩子是不可能得到愉快體驗的。
讚美應是具體的。對他們的讚美要具體、明了,最好是多鼓勵孩子努力的過程。這種有針對性的讚美會讓孩子明白什麼地方做得好,而且通過對孩子努力過程的讚美,自然地將努力過程與結果聯係起來,讓他們懂得是努力導致了成功。
讚美要堅持原則。由於溺愛,有些父母無原則地對孩子的種種行為加以讚美,造成孩子是非不清、驕橫跋扈的壞習慣。孩子按大人的要求去做了並做得很好,就應該及時讚美;做了不對的事情,即使孩子哭鬧、耍賴皮也千萬不要遷就他、說好話。否則,讚美就會失去原有的積極意義。
學會當眾讚美。孩子應當得到讚美時,應使他當著別人的麵得到。孩子的成績被當眾傳播了,這就是雙重的獎勵。
讚美要有休止符。孩子經過努力做出了成績,或者他做完了他理所應當做的事情,他都應該得到讚美。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重複稱讚某件事情,當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後,就可以適當減少對孩子這一方麵的讚美。
讚美應是及時的。及時的讚美會讓孩子很快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而這種體驗能更好地促進孩子下一步的努力。孩子做完某件事或正在進行中,就給以適當的讚美和鼓勵,效果會很好。如果一時忘記了,應該設法補上去。
不要直接讚美孩子整個人,而應該讚美孩子的具體行為。也不要誇大其詞,這樣會使孩子沾沾自喜,自以為了不起。如:孩子對天文十分感興趣,常常畫出天上的星座,“這孩子真聰明。”這種讚美就顯然不恰當,而應當就事論事,可以這樣說:“這個星座畫得真不錯。”否則,言過其實的讚美會給孩子播下虛榮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