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回 史太君破陳腐舊套王熙鳳效戲彩斑衣
賈母為了讓女眷們、女孩子們過節更隨意些,於是就讓賈珍與賈璉等人出去自由行動。
人老思團圓,正月十五月兒圓,賈母最盼望月圓人圓,有賈蓉夫婦作為團圓的代表,也很好啊,況且賈蓉輩分最低,也便於為大家倒酒服務。賈珍是花花公子,賈璉平時深受刁難,他們二位哪裏想在賈母這兒受拿捏啊,他們更盼望單飛,“我想飛得更高”。
王熙鳳了解賈母,玩詩不行,所以鳳姐先說了:講故事。於是擊鼓傳花,“巧合”得很,第一個就該賈母,第二個就該王熙鳳。一對比,我們就看出,賈母在講故事方麵也不次於王鳳姐:
恰恰至賈母手中,鼓聲忽住。大家嗬嗬一笑,賈蓉忙上來斟了一杯。眾人都笑道:“自然老太太先喜了,我們才托賴些喜。”……
賈母笑道:“並沒什麼新鮮發笑的,少不得老臉皮子厚的說一個罷了。”因說道:“一家子養了十個兒子,娶了十房媳婦。惟有第十個媳婦伶俐,心巧嘴乖,公婆最疼,成日家說那九個不孝順。這九個媳婦委屈,便商議說……咱們明兒到閻王廟去燒香……問他一問,叫我們托生(超生轉世)人,為什麼單單的給那小蹄子一張乖嘴……孫行者笑道:‘……你們妯娌十個托生時,可巧我到閻王那裏去的,因為撒了泡尿在地下,你那小嬸子(小兄弟媳婦)便吃了……’”說畢,大家都笑起來。
鳳姐兒笑道:“好的,幸而我們都笨嘴笨腮的……”尤氏、婁氏都笑向李紈道:“咱們這裏誰是吃過猴兒尿的?別裝沒事人兒。”
大家聽聽,薑還是最老的辣!誰也想不到,賈母不張口則已,一張嘴就把王鳳姐諷刺得隻能傻笑,隻能欲蓋彌彰。這是王鳳姐第一次被當眾調侃,而以往都是她談笑風生之間打趣別人。當然,王鳳姐遭人恨不是因為嘴巧,而是因為心狠;她為什麼能狠得起來,因為她的背後是偉大的賈母。
這故事好!王鳳姐的命運也在閻王爺手中,隻是她總以為在賈母手裏。
那小丫頭子們都忙出去,找姊喚妹的告訴他(她)們:“快來聽,二奶奶又說笑話兒了。”眾丫頭子們便擠了一屋子……
須臾,傳至兩遍,剛到了鳳姐兒手裏,小丫頭子們故意咳嗽,女先兒便住了。眾人齊笑……鳳姐兒想了一想,笑道:“一家子也是過正月半,合家子賞燈吃酒,真真的熱鬧非常。祖婆婆、太婆婆,婆婆、媳婦、孫子媳婦、重孫子媳婦,親孫子、侄孫子、重孫子、灰孫子、滴滴嗒嗒的孫子,孫女兒、外孫女兒、姨表孫女兒、姑表孫女兒……噯喲喲,真好熱鬧!”
眾人聽他(她)說著,已經笑了,都說:“聽數貧嘴(耍貧嘴)的,又不知編派(編話以便諷刺)那(哪)一個呢。”尤氏笑道:“你要招我(惹我),我可撕你的嘴。”鳳姐兒起身拍手笑道:“……不說了。”賈母笑道:“你說你說,底下怎麼樣?”鳳姐兒想了一想,笑道:“底下就團團的坐了一屋子,吃了一夜酒就散了。”眾人都怔怔的還等……史湘雲看了他(她)半日。
鳳姐兒笑道:“再說一個過正月半的。幾個人抬著個房子大的炮仗(爆竹,北方方言)往城外放去,引了上萬的人跟著瞧去。有一個性急的人等不得,便偷著拿香點著了。隻聽‘噗哧’一聲,眾人哄然一笑都散了。這抬炮仗的人抱怨賣炮仗的擀gǎn(做鞭炮,北方方言)的不結實,沒等放就散了。”湘雲道:“難道他本人沒聽見響?”鳳姐兒道:“這本人原是個聾子。”眾人聽說,一回想,不覺一齊失聲都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