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國人 (1 / 1)

國慶外出旅行時,碰上了一對年輕的外國夫婦。他們在車上大談中國的美景和現狀的不足時,提到了一個被眾人忽視的細節。不管是臨山沿海的城市,還是閉塞臃腫的小鎮,隻要有洶湧的人流,就一定會有慘不忍睹,身體殘缺的中國人睡在街頭要飯。

說到這裏,他們的表情充滿了驚愕。他們實在難以想象,為何在今日的中國,還會有那麼多的人流浪街頭,無家可歸。政府為何不收容他們?難道沒有一個專門的機構幫助以及管理他們?

對於這個問題,我實在很難回答。作為一名受過高等教育的中國人,我總不能隨隨便便告訴外來民族,在那些狼狽不堪的隊伍中,有大部分人群都是騙子,甚至,不是簡單的個人,而是團夥行動。

媒體對此類事件的頻繁曝光,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陷入了冷漠和畏懼。當這對外國夫婦指著窗外對懷裏的孩子說“Look!this is Chinese”時,我不得不友好而又虛偽地上前與他們攀談。

他們會說蹩腳的普通話。經過幾個時辰的交流,我們終於成為了朋友,並且打算結伴同行。於是,有了後來的永生難忘的經曆。

昆明秋天的馬路顯得有些淩亂。各色各樣的旅行團和灰頭土臉的小販,占滿了喧鬧的街頭。當這對外國夫婦掏錢賣水果時,一個膚色古銅的小夥露出了潔白了牙齒。他羞澀地笑笑,用方言濃重的腔調告訴我們,他並不會說外語。我說沒關係,你隻管稱就行。

結果,這位憨厚的小販不但沒占這對外國夫婦的便宜,還硬是往斤頭穩足的袋子裏塞了幾枚通紅的蘋果。這個絕對帶有中國式友好色彩的舉動,令這對外國夫婦大惑不解。他們不是以為這位小販傻了,便是以為他是要強買強賣。直到我說出贈送這個字時,彼此才笑逐顏開。

一路上,他們幾次提到那位其貌不揚的小販。當他們笑談昆明城市製度優待他們,並讓商家贈送他們水果時,我溫和地打斷了他們了他們談話。我說:“This is Chinese。(這是中國人)”

吃完大理米線,我們漫步進了公園。十幾分鍾後,一個身穿藍布圍裙氣喘籲籲的姑娘攔住了我們的去路。當這對年輕夫婦的眼神觸及到這位姑娘手中的錢包時,驚恐恍然變成了讚歎和感激。他們迫不及待地展開錢包,從豐滿的內裏抽出幾張鮮紅的人民幣遞給這位姑娘。殊不知,卻被這位衣衫樸質的姑娘拒絕了。

姑娘大汗淋漓地沿路跑了回去,臨行前,她說的一句玩笑話讓這對夫婦感動不已:“你們走得真快,我都追了幾條街了!”

當這對年輕夫婦不知所措地看著我時,我指了指他們手中的人民幣說:“This is Chinese。”

我不想用過多的言語來向他們解釋中國現在尚有的貧窮與落後,隻是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能欣賞到這種源自中國底層人民的善良和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