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莫言小說語言中的比喻(2)(2 / 3)

(《因為孩子》)

(23)多年的水溝流成了河,多年的媳婦才能熬成個婆!

(《祖母的門牙》)

例(22)本體是“人善有人欺”,喻體是“馬善有人騎”,用跟動物相關的事情引出跟人相關的事情。例(23)本體是“多年的媳婦才能熬成個婆”,喻體是“多年的水溝流成了河”,由水溝要經過多年積累才能流成河,引出媳婦要經過多年積累才能熬成婆。

4、補喻

補喻是指采用結構平行的句式,本體在前喻體在後,喻體對本體進行補充說明的比喻。例如:

(24)靠這個也能幹活?兔子能駕轅,騾馬還值錢?屁能吹著火,硫磺還值錢?

(《白鷗前導在春船》)

(25)那時候,誰也想不到他能成為這樣一個大人物,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倒立》)

例(24)本體是“靠這個不能幹活”,然後用“兔子能駕轅,騾馬就不會值錢”“屁能吹著火,硫磺就不會值錢”來補充說明本體。例(25)本體是“人不可貌相”,喻體是“海水不可鬥量”,用海水的性質來補充說明人的特點。

5、較喻

較喻就是用比較的方式進行比喻。例如:

(26)“放屁!”花茉莉柳眉倒豎,罵了一聲,“想起那天晚上,你們三個人支支吾吾,一個個滑得賽過泥鰍,生怕他醃躦了你們那臭店,連個宿都不留。

(《民間音樂》)

(27)我們跟一群對月亮狂叫的狗差不多。

(《飛艇》)

(28)我更加明白了,人性脆弱得連薄紙都不如。

(《棄嬰》)

例(26)是強喻。本體是人,喻體是泥鰍,強喻是一種帶了鮮明的主觀態度的比喻,強調說明了人的狡猾。例(27)是等喻。本體是人,喻體是狗,把人比喻為狗,帶有貶低的意思。例(28)是弱喻。本體是“人性”,喻體是“薄紙”,強調人性的脆弱。

6、反喻

反喻是指否定句式構成的比喻。如:

(29)要塞區黨委好像也不是鐵板一塊,指導員請示過幾次也沒得到個明確的答複。

(《黑沙灘》)

(30)真是到了認真讀馬列主義的時候了,不但青年作家要讀,老年作家恐怕也要讀,因為馬列主義並不是如“長效磺胺”類的藥品,吞一丸可保幾百年不犯病——我“死讀”魯迅了。

(《貓事薈萃》)

反喻是否定句式的比喻,屬於比喻中比較特殊的一類。例本體是黨委,喻體是鐵板,但是是從非相似的角度來說明,表示黨委並不那麼冷酷無情。本體是馬列主義,喻體是藥品,從反麵說馬列主義並不是藥品,意思是說不是一朝讀了馬列主義就能真的領會其精神,而是要長期讀,深入讀。

7、博喻

博喻就是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喻體來描寫說明同一個本體。例如:

(31)盼望你,反複咀嚼那些逝去溫馨的舊夢和不斷憧憬日益更新生長著的植根於遠大理想之上的情愛,正是一種最令人難以忘懷的幸福,它就像一杯帶點苦味兒的香茶,一個帶點澀味兒的蘋果,一瓶帶點酸味兒的橘子汁……(《春夜雨霏霏》)

(32)起先我想這人也未必就是大響,他的眼神時而渙散,時而凝結,渙散時如兩池星光閃爍,凝結時則如兩坨青水冷氣,仿佛直透觀者肺腑;我才覺得他必定是大響。(《養貓專業戶》)

例(31)本體是“情愛”,喻體有三個,“一杯帶點苦味兒的香茶”“一個帶點澀味兒的蘋果”“一瓶帶點酸味兒的橘子汁”,用具體的可以品味的酸甜苦辣來形容抽象的“情愛”的百般滋味,表達得豐滿形象,令人回味無窮。例(32)本體是“眼神”,喻體有兩個,“兩池星光閃爍”“兩坨青水冷氣”,眼神是瞬時微妙的抽象事物,用“兩池星光”“兩坨青水冷氣”將之具體化,顯得形象生動。

8、組合喻

組合喻就是多個比喻的組合,它們組合起來構成一個整體,這個整體不是其中單個的比喻所能表現的。例如:

(33)小島變成一個井底,井壁是海水,惡浪如張牙舞爪的怪雲。

(《島上的風》)

(34)吃吧,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麻風的兒子》)

例(33)這個句子有兩個比喻,本體分別是小島和海水,喻體分別是井底和井壁。這兩個比喻組合起來,我們才能領會到當時小島被海水包圍並且處於完全地勢的位置,顯示了海水之高和給人帶來的威壓。例(34)這個句子的兩個比喻,本體分別是人和飯,喻體分別是鐵和鋼。鋼可以增強鐵的強度和硬度,這正如飯可以為人提供能量和精神,兩個比喻組合,我們才能領會其中的意思。

9、派生喻

派生喻就是在一個比喻的基礎上派生出另一個比喻,後一個比喻以前一個比喻的存在為前提。如:

(35)校進修,是提拔重用的前奏,就像斑斑點點的山楂,放到化開的糖稀裏一蘸,掛上一層琥珀色的亮甲,就可以賣大價錢了。

(《黑沙灘》)

(36)他感到自己的心像隻水耗子一樣在身體內哧溜哧溜地跑著,有時在喉嚨裏,有時在肚子裏,有時又跑到四肢上去,體內仿佛有四通八達的鼠洞,像耗子一樣的心髒,可以隨便又輕鬆地滑動。

(《枯河》)

例(35)先將黑沙灘農場比喻為院校,然後才派生出去農場就像去院校進修,後一個比喻是在前一個比喻的基礎上的展開。例(36)先將心比喻為水耗子,主觀感覺心在滑動,然後引出滑動的通道,將這通道比喻為四通八達的鼠洞。不將心比喻為耗子,體內也就不會有鼠洞,後一個比喻以前一個比喻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