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我知道這沒有道理,但小道理要服從大道理,什麼是大道理?計劃生育,把人口控製住就是大道理。
(《蛙》)
(39)“……現在就是這麼個時代,用他們有學問的人的話說就是‘原始積累’,什麼叫‘原始積累’?‘原始積累’就是大家都不擇手段地賺錢,每個人的錢上都沾著別人的血。……”
(《四十一炮》)
二、疑問句和感歎句的選擇
感歎句是用下降的語調表達強烈感情的句子。疑問句與感歎句屬同一層麵的不同句類,反問句是疑問句的一個子類別,也常常用來表達強烈的感情。於天昊(2007)指出,“感歎句更常用來表達讚美、驚歎,而反問句則更常用來表達抱怨和斥責”,“反問句向感歎句的轉化主要是針對表示辯駁和不滿類的反問句,這些反問句隻要加強語氣即可變成感歎句”。[4]
如:
(40)姑姑掙紮著站起來,喝斥秦河,你不在河邊看護船隻,跑到這裏來幹什麼?!添亂!
(《蛙》)
(41)姑姑瞪我一眼,說,連古典文學名著上都有,你還懷疑什麼?!
(《蛙》)
(42)這些熊孩子,都吆喝些什麼詞兒!我母親說。
(《蛙》)
(43)“你給我回來!”上官呂氏一把抓住丈夫的肩頭,把他拖到驢前,怒道:“街上有什麼動靜你看?按摩驢肚皮,幫它快點生!菩薩啊,天主啊,上官家的老祖宗都是咬鐵嚼鋼的漢子,怎麼養出了這樣一些窩囊子孫!”
(《豐乳肥臀》)
這四個句子都有表示不滿的意思,前兩個句子以“?!”結尾,還有質問的成分在裏麵,後麵甚至可以添加表示回答的句子——“添亂!”,我們把這類句子看作反問句。後兩個句子以“!”結尾,問的成分其實已經沒有了,隻是用來表示強烈的不滿,這是兩個感歎句。反問句和感歎句的選擇,要看具體的表達需要。
三、反問句與祈使句的選擇
祈使句是表示命令、指使語氣的句子,“行為性”是它的典型特征。有一些反問句是表示催促、提醒、建議等功能的,也具有明顯的以言行事的作用。它們都要求聽話人作出反饋,但是表意上又稍有不同。反問句的祈使意味要稍微弱一些,並且能表達祈使句表達不了的不滿和埋怨的語氣。如:
(44)堂弟五官出語無狀,說:“自衛反擊戰”的英雄,新娘子都進門了,你怎麼還蹲在這裏燒水?
(《蛙》)
(45)姑姑問:你怎麼還不走?!
(《蛙》)
(46)上官呂氏歎息一聲,道:“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還愣著幹什麼?快給它按肚皮!”
(《豐乳肥臀》)
上麵三個例子都表示了催促義。例(43)堂弟五官表達的是:“你快去接新娘子!”姑姑的意思是:“你快走!”直接簡明,但例(43)用反問句這種曲折的表達方式,則能體現出五官出言無狀的不禮貌和調侃意味,反映了“五官”好事好開玩笑的特點。例(44)若改成祈使句則表達不出姑姑對“我”的埋怨和不滿。例(45)的“還愣著幹什麼?”可以改為祈使句“別愣著了!”,反問句的語氣相對要更強烈一些。
長句和短句的選擇
長句和短句是相對於一般句而言,包含的詞語多的,叫長句;包含的詞語少的,叫短句。莫言小說在語言方麵的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嫻熟地運用了長句和短句。莫言善於根據文章具體的語境,結合要表達的思想內容,巧妙而準確的運用它們,有時繁複精細,有時簡潔準確,使文章富於變化,充滿感染力。下麵我們主要從結構形式和表達效果兩個方麵來對莫言小說中長句和短句的選擇和運用進行分析。
一、長句和短句的結構形式
就結構形式來看,長句一般包含以下四種情況:一是聯合結構較多,二是修飾語較多,三是某一成分結構複雜,四是分句的結構層次較複雜。
莫言發表的第一篇小說《春雨夜霏霏》的結尾是這樣一個長句:
(1)雨點兒落在花樹上、落在泥土上、落在門前倒扣的水桶上,/噗噗簌簌的、滴滴答答的、丁丁冬冬的聲響一齊傳來,/我傾聽著,像傾聽著海島上潮汐的漲落,像傾聽著你穩健有力的心跳,像傾聽著縹緲中傳來的音樂。
(《春雨夜霏霏》)
這個長句有84個字。從結構上分析,第一個層次就劃分為三個分句,第一個分句中“落在花樹上、落在泥土上、落在門前倒扣的水桶上”是聯合結構作謂語,第二個分句中“噗噗簌簌的、滴滴答答的、丁丁冬冬的”是聯合結構作定語,第三個分句中“像傾聽著海島上潮汐的漲落,像傾聽著你穩健有力的心跳,像傾聽著縹緲中傳來的音樂”是聯合結構作狀語;這個長複句,結構層次較為複雜,聯合成分多,修飾語長。從內容上,我們可以看到作者描寫雨點所落的位置與聲響、聲響與傾聽的感受前後對照的匠心,“落在花樹上”是“噗噗簌簌的”,“像傾聽著海島上潮汐的漲落”;“落在泥土上”是“滴滴答答的”,“像傾聽著你穩健有力的心跳”;“落在門前倒扣的水桶上”是“丁丁冬冬的”,“像傾聽著縹緲中傳來的音樂”。從韻律上,這三個分句都是超過20個字的長句,但句子的節奏由急到緩,前兩個句子的聯合結構之間用頓號連接,抒發的感情較為激烈,到第三個分句,作者將”像……像……像……”這個排比狀語後置,並用逗號隔開,使語氣漸漸舒緩,表達的感情由熱烈漸轉深沉,十分具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