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莫言小說語言中的標點修辭(3)(2 / 3)

(《天堂蒜薹之歌》)

例(1)句描寫的是紫荊躺在草地上的場景及其內心活動,括號裏麵的內容卻是黃毛的唱詞,一個畫麵、兩個人物、兩種聲音形成多人物、多聲道的組接拚置,酷似電影中的蒙太奇手法。此外,括號裏麵黃毛的唱詞和紫荊的內心感受相互映襯,隱隱道出自己對對方的感情,具有比喻意義;例(2)這段話給讀者描繪了一個熱鬧歡樂的場麵,其中有卡車、吉普車、軍人、學生、樂器等等,學生的歌唱聲、車輛的轟鳴聲、首長的說話聲連成一片,熱熱鬧鬧,其樂融融;例(3)中的括號裏麵的內容表示的是遠處的聲音,是“我”的思維感知到的聲音,把眼前的“我”和遠處的喧鬧的人群聯係在一起,兩個鏡頭、一個畫麵形成“靜”與“動”、“近”和“遠”的對比,用外麵花花世界的繁鬧多彩襯托軍隊生活的枯燥單調;例(4)中括號內容為大哥回答楊助理的問話,簡單明了地展示出當時說話的情況,楊助理根本就沒有給“大哥”回答的時間,隻是接著說自己的話,隱隱暗示著他瞧不起大哥,顯示了楊助理性格中醜陋的一麵。

莫言的小說中還運用了雙括號,即中括號和圓括號同時運用的情況。如:

哈哈哈哈哈……操你的媽![(他昂起頭,眼裏淌著混濁的眼淚,狂笑著,用力拍打著自己的屁股。)你手扶他的破爛大門,蛇蠍毒汁般的眼淚噴泉般湧出,你不知為誰而哭]操你們的媽!

(《歡樂·爆炸》)

兩個括號裏麵的內容詳盡地描寫了兩個人物的神態動作,兩者形成對比,一個淌著眼淚狂笑不止,一個眼淚噴湧而出卻不知為誰而哭,這種異化的人物性格在這個時代已經成為普遍性,人不把人當人看,高大同便是這其中的一個不幸的人。

四 、 引號——似引非引,效果獨特

在文章中,引號的使用頻率遠遠超不過逗號和句號,但引號的恰當運用所起到的表達效果更加耐人尋味,是語言文字所無法替代的,這也成為文學作品中不可忽略的一道亮麗風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標點符號用法》明確指出引號的用法有四種:1.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話;2.表示需要著重論述的對象;3.表示具有特殊含義的詞語;4.引號裏麵還要用引號時,外麵一層用雙引號,裏麵一層用單引號。下麵我們來具體分析莫言小說中引號的使用情況:

1.標示直接引用人物的對話,即放在引號裏邊的話是實際那樣說的。這類用法是引號的最基本的用法。如:

我爹胸有成竹地說:“我的地一分一厘也不丟,但也絕不會在公家的地裏留下一個牛腳印!”“這可是你說的!”洪泰嶽道。“是我親口說的。”我爹道。“金龍,你跟著他們,”洪泰嶽道,“隻要他的牛蹄踩到公家的地裏——”他說,“藍臉,你的牛蹄如果踩到公家地裏怎麼處置啊?”“把我的牛腿鏟斷!”我爹斬釘截鐵地說。

(《生死疲勞》)

2.標示語句中要著重指出或強調的部分,起到著重號的作用。如:

他是八嬸的私生子,名字叫熬兒。盼兒和熬兒都已娶妻生子,他們的孩子都姓八叔的姓——“管”。

(《姑媽的寶刀·遙遠的親人》)

“管”字用雙引號標注,前麵又有破折號與前文內容隔開,首先給讀者以視覺衝擊,其次通過上下文的語言環境,讀者可以發現,八嬸一直把自己當做是八叔的媳婦,是殘酷的現實讓她做出了不符合社會道德的行為,反映了八嬸的無奈和其生活的艱辛。

在莫言小說中,雙引號標注擬聲詞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擬聲詞用雙引號標注不僅能夠引起讀者的重視,還似乎給讀者一種聽覺上的真實感。如:

(1)娘兒們把麥子往鍘刀下一送,按鍘的娘兒們一手叉腰,單手握著鍘刀柄,手腕一抖,屁股一翹,大奶子像小白兔一樣跳了兩下,“嚓”,麥個子攔腰切斷,根是根,穗是穗。

(《姑媽的寶刀·大風》)

(2)爹一咬牙,一瞪眼,一抖腕,“噗嗤”一聲,就把刀子戳進了馬魁三的胸膛。(《與大師約會》)

(3)在九孔橋上,剛剛在紫穗樹叢裏耽誤了時間的劉太陽騎著車子“嘎嘎啦啦”地趕上來,橋很窄,他不得不跳下車子。

(《歡樂》)

(4)他翻來覆去的數著橋洞,從兩片嘴唇間“叭兒叭兒”地吐出一個個小泡泡兒。(《歡樂》)

(5)黑孩興奮地“噢”了一聲。他的雞胸脯一起一伏,嘴和鼻孔像風箱一樣“呼哧呼哧”噴著氣。

(《歡樂》)

(6)我的刀子對著他的肚子捅過去,但他一伸手就抓住了我的手脖子,順勢往上一提,隻聽的“嘎巴”一聲響,我的胳膊,就脫了他娘的臼了。

(《四十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