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莫言小說語言中的標點修辭(3)(3 / 3)

雙引號標注擬聲詞,不僅把擬聲詞和語句中其他詞語區別開來,給讀者以視覺衝擊,更是增強了語言表達的聲態效果,給讀者帶來視覺和聽覺的雙重享受。(1)中“嚓”單獨成句並用雙引號標注,從側麵顯示了“爺爺”所捆的麥個兒既整齊又緊實,給鍘麥穗的女人們省下不少力氣,同時又給人一種短促有力、幹淨利落的藝術效果;(2)句中“噗嗤”形容刀子進入人體時的聲音,文中用雙引號標示出來,無疑是為了突顯這一動作的迅速之感。整句話由五個句子組成,其中有四個句子是短句,最多為四個字,短句本就給人以急促之感,文中“噗嗤”一詞順承前文所營造的氛圍,從視覺和聽覺上表達出手段的殘酷;(3)句中“嘎嘎啦啦”從側麵反映出劉太陽的自行車已經破爛不堪,甚至到叮當亂響的程度;(4)句中“叭兒叭兒”一詞形象的反映小孩子玩耍時的一種神態,從側麵也顯示了黑孩兒現在一個人數橋洞的安靜快樂和怡然自得的心情;(5)句中“噢”加上雙引號明顯和其他詞語區別開來,形象地刻畫出人類高興時候的第一反映,但是這種高興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卻僅僅是一句簡簡單單的“噢”,之後再沒有其他表示,這就引人深思,聯係上下文可知,黑孩的生活環境、家庭背景造就了現在的不善言語、怯弱怕人的他,給他本應該快樂的童年扯上了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6)句“嘎巴”一聲響,生動的傳達出胳膊折斷時的瞬間的聲音,給讀者聽覺上的逼真感,進而引導讀者想象當時的情景,達到引起讀者共鳴的藝術效果。

3.標示特定稱謂。如:

(1)不久,在我們村插隊的一幫知青試驗成功了一種特效菌肥“5248”,說是比日本尿素的肥效還要高一百多倍,把一棵地瓜秧的根兒放在“5428”的水裏蘸蘸,栽到地裏去,兩個月後,長出來的地瓜就像石滾子似的。

(《與大師約會》)

(2)“扁擔六”來了。“王老五”來了。“大黑驢”來了。“程秀才”來了。“老法海”來了。“猴子貓”來了。……街上晃動著許多她熟悉的麵孔,獨獨缺少兩張她最熟悉的麵孔——老耿和他兒子小耿的麵孔。

(《與大師約會》)

(3)天亮之後,老婆要去“黑天愁村”搬先生,大成說:“我自己慢慢悠逛著去吧。”“黑天愁”距“三份”三裏路,三裏路的兩邊,都是一個連一個的水窪子。

(《與大師約會》)

(4)父親說“五亂子”是個有決斷的人,他看了爺爺的病說:“怎麼不去請‘大咬人’呢?”大爺爺說:“‘大咬人’難請,他不治經別人的受治過的病。”“五亂子”說:“我去請吧。”

(《與大師約會》)

上述四個例句中的引號的主要作用是標示特定稱謂。(1)中的“5428”是一批下鄉知青試驗出的一種肥料;(2)和(4)中“扁擔六”、“王老五”、“大黑驢”、“程秀才”、“老法海”、“猴子貓”“五亂子”“大咬人”都是人名;(3)中的“黑天愁”、“三份”都是村名。如果這些稱謂去掉雙引號,則會給讀者帶來閱讀理解上的麻煩,甚至會使得讀者不知作者所雲,而用雙引號標示,不僅使行文表達清楚明白,同時也形象地引出這些事物和人物的個性特點。雙引號的使用也使得文章表達變化多端,在密密麻麻的語言文字中給讀者帶來不少視覺新鮮感,如“5428”等數字符號的運用,莫言小說中還有英文符號的運用,如:“標點符號代替語言文字”部分中例(3)。

4.標示詞語具有某種特殊含義,這類引號多是運用了修辭手法。如:

(1)爺爺和父親用假參軍的詭計,混入膠高大隊,在光天化日之下,綁走了大隊長江小腳,又用假投誠的方式,混入了冷支隊,同樣在光天化日之下,綁了冷麻子的票。

這兩張“票”,換來了大量的槍彈和戰馬,換來了爺爺在威名大振的鐵板會裏說一不二的地位。

(《紅高粱家族》)

(2)張大力帶我麼去割草,總是先給我們“保養機器”,燒麥粒吃,新鮮麥穗,放火上一燎,搓掉糠皮,半生半熟,白汁豐富,味道鮮美,沒麥粒吃了就燒玉米赤,燒地瓜吃,燒豆子吃,反正都是生產隊的,不吃白不吃,吃飽了省下家裏的口糧。

(《姑媽的寶刀·月光斬》)

(3)女人們以黑孩為話題議論著人世的艱難和造就這艱難的種種原因,這些“娘兒們哲學”裏,永恒真理羼雜著胡說八道,菊子姑娘一點都沒往耳裏入,她很留意地觀察著孩子。

(《歡樂》)

(4)狗和魚都不怕我,我確鑿鑿地嗅到狗腥氣和魚腥氣,甚至產生一腳踢它進水中抓魚的惡劣想法。又想還是“狗道”一些吧,而這時,狗卷起尾巴抬起臉,冷冷地瞅我一眼,一步步走上橋去。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