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莫言小說語言中的標點修辭(3)(1 / 3)

(1)告你說吧,俺這個嫚(她指指懷裏的女孩)是花兩千塊錢買來的(看看紫荊不解的神情,雙兒笑起來),不明白?罰款呀,生二胎罰款兩千元,不交錢不給落戶口,俺村裏呀,三胎四胎都有啦。姐姐,你們為什麼還不生?噢(她恍然大悟),你是軍官太太,不能跟我們這些莊戶老婆比呀。(快走吧,囉嗦起來就沒完,男人說。)你著什麼急,俺姐妹好幾年不見啦,想多說幾句話呢。(紫荊提著一罐蝦醬)雙兒說,紫荊姐,你提這罐蝦醬,沒準就是俺老頭子從北海販來的。(雙兒把嘴巴附到紫荊耳邊)紫荊姐,往後你千萬別到集上買蝦醬,集上賣的蝦醬,摻鹽加水,騙人騙狠啦。(走吧,男人惱怒地說。)走啦,紫荊姐,(雙兒拍著女孩的屁股說)叫大姨。(女孩嗚嚕著,嘴裏含著一根粉紅色的指頭。)她提著那罐摻鹽加水的蝦醬,望著雙兒一家消融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裏。

(《歡樂·金發嬰兒》)

(2)俺這個掌櫃的,騎著摩托車販蝦醬,哪一個月也掙這個數,(她伸出五個指頭,男人責備地瞪了她一眼。)你瞪什麼眼?紫荊姐又不是外人!(男人笨拙地笑起來)紫荊姐,你還空著懷?

(《歡樂·金發嬰兒》)

這兩個例子中,括號裏麵的內容對前文起到一個補充性說明的作用,括號裏麵有對人物形象的動作、神態的進一步說明,使人物形象的特點更加鮮明。如“告你說吧,俺這個嫚(她指指懷裏的女孩)是花兩千塊錢買來的(看看紫荊不解的神情,雙兒笑起來),不明白?”“雙兒”的語言加上括號內對其動作、神態的描寫使得“雙兒”這一人物活靈活現,極具生活化特色。

莫言小說中的括號,有一些是為避免行文歧義而添加的,我們把這種括號也歸為補充性括號。如:

(1)陳國忠還在履行著貧下中農管理學校的職責,貧農帶(代)表,負責打鍾,帶著他的狗。

(《與大師約會》)

(2)(因為)小石匠對得正,橋洞裏(又)瞄得準,(所以)半桶水幾乎沒浪費一滴。

(《透明的紅蘿卜》)

例(1)中括號裏的“代”字是為糾正行文“帶”的錯誤而添加進去的,保證了語言的正確使用;例(2)中的括號是為使行文流暢而添加的關聯詞“因為”“又”“所以”,給讀者以引導,避免誤解。

3、表示多個人物聲音組接並置,具有分鏡頭的效果。利用電影中蒙太奇技術,多個人物同時出場,同時說話,同時行動,形成不同的鏡頭,給讀者以電影動態感。如:

(1)她把頭巾抖開,蒙在臉上,靜聽著黃毛唱。(有一個大姐二十八,男人闖外不在家。)陽光很快就把藍色的頭巾曬熱,她的臉在藍頭巾下感到了太陽的溫暖,呼出的氣流把頭巾吹得輕輕翕動,盡管她緊閉著眼,還是感覺到無數個綠色的光點在藍頭巾上跳動。(那天她坐在窗下紡木棉花,頭插一朵石榴花。)飛鳥在空中追逐嬉鬧的嘰喳聲如亂箭一般射下來,空氣像蜜蜂王一樣嗡嗡地叫著。(小蜜蜂飛來飛去總不落下,撩得大姐心亂如麻。)你叫吧,你叫吧,她的鼻子酸得要命,心中有架六弦琴,被貓爪子撩撥著,低弦抽噎哽咽,高弦尖聲嘶叫,她恨不得把衣服撕成縷縷條條,一把揚到空中,讓它們像秋風中的落葉一樣亂紛紛飄散。(蜜蜂,蜜蜂,要采花就采花,不采花就飛去吧。)

(《歡樂·金發嬰兒》)

(2)於是,就吹就唱。(小河裏的水呀清悠悠,莊稼蓋滿了河)車頭激起雪白的浪花,車後留下黃色的濁流。(解放覺進山來,幫助咱們鬧秋收)大卡車過完後,兩輛小吉普車也呆頭呆腦下了河。[……](拉起了家常話,多少往事湧上心頭)“糟糕!”一個首長說,另一個首長說:“他媽的笨蛋!讓王猴子派人把車抬上去。”(吃的是一鍋飯,點的是一燈油)很快地就有幾十個解放軍在河水中推那輛撒了氣的吉普車,解放軍都是穿著軍裝下了河,河水僅僅沒膝,但他們都濕到胸口,濕後變深了顏色的軍衣緊貼在身上,顯出了肥的瘦的腿和臀。(你們是俺們的親骨肉,你們是俺們的貼心人)那幾個穿白大褂的人把那個水淋淋的司機抬上一輛塗著紅十字的汽車。(黨的恩情說不盡,見到你們總覺得格外親)首長們轉過神來,看樣子準備過橋去,我提著笛子,暖張著口,怔怔地看著首長。

(《姑媽的寶刀》)

(3)塑像離他們大約還有五十米的光景,就在水泥路右側的湖水中,他已聽到了男人女人的喧嚷生,聽到了照相機的哢嚓聲。(嗲一點,嗲一點吆!哎,好!控製住麵部肌肉,別動——哢嚓——阿玲,親愛的阿玲,看著我,稍微有點表演,嘴張開一點,對,表現出對愛情的渴望,對,像六月天渴望喝冰鎮汽水,注意——哢嚓——)踢踢踏踏的腳步聲從他右邊傳來,戰士們的步伐全亂了。

(《歡樂·金發嬰兒》)

(4)楊助理說:“老大,我警告你們哥倆——老二呢(出去耍了,大哥說)?你們把高馬打得可是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