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黨史宣傳期刊的宣傳藝術——從《黨史文彙》辦刊實踐說開去
宣傳,並非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無學可究,無藝可探;也並非如另一部分人的觀點,認為其深不可測,難以駕馭。中國共產黨從誕生那天起,就牢牢地掌握了宣傳的武器,在70多年的風雨進程中,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因此,一般說來,如何把黨的宣傳工作搞好,都有其規律可循。隻是就黨史宣傳期刊的宣傳而言,因其內容的獨特性所致,在宣傳藝術方麵更有許多值得探討之處。《黨史文彙》是全國黨史宣傳期刊中創刊較早、影響較大的一份,在13年辦刊實踐中酸甜苦辣各種滋味自然體會得更深一些。本文由此說開去,以求得同廣大作者和讀者的交流探討。
以黨史主旋律定位——宣傳藝術之一
林林總總,全國期刊約計8000餘家。其中,黨史期刊不足百家。在這不足百家的黨史期刊中,又可分為兩種類型:一類為資料、研究型;一類為普及宣傳型。《黨史文彙》屬於後者。
1985年4月,《黨史文彙》創刊。當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開始的全國性黨史資料征研工作已初具規模,並在資料征集和研究方麵都已取得很多階段性成果。在這種形勢下,中共山西省委黨史研究室決定創辦一份公開發行的黨史期刊。但究竟辦成什麼樣的刊物,是研究性刊物,還是麵向大眾的宣傳性刊物,當時意見並不一致。多數人認為,應該讓非保密性黨史征研成果走向社會,創辦一本麵向大眾的普及宣傳黨史的期刊,因為那時全國範圍還沒有一本這類刊物。然而,如何把嚴肅的黨史用群眾能接受的比較通俗的形式宣傳出來,的確還是一條新路。在有關領導的支持下,《黨史文彙》的創辦者們在普及宣傳黨史的宗旨下,以拓荒者的勇氣,開始了最初的耕耘。
首先,要以馬克思主義曆史唯物論為武器,找準黨史宣傳期刊的主旋律。《黨史文彙》創刊號上,編輯部提出了十六字辦刊方針:“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嚴肅活潑、寫史為今”。隨後,又旗幟鮮明地提出“要著力宣傳好黨史的主旋律”。什麼是黨史的主旋律呢?編輯部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曆史是成功地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曆史,是成功地領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的曆史,是在戰勝困難、糾正失誤的過程中逐步自我成熟起來的曆史。這就是黨的曆史的主旋律。對於黨史期刊工作者來講,理直氣壯地宣傳黨史的主旋律、旗幟鮮明地捍衛黨史的真實性、嚴肅性和科學性,是一份神聖的義不容辭的職責。如果說《黨史文彙》十多年來受到普遍好評主要緣於有較高品位、較強思想性的話,那麼,從曆史真實出發,找準黨史主旋律,以主旋律定位,就是刊物通向這個境界的鎖鑰。
黨史宣傳期刊以黨史主旋律定位,意味著要求黨史宣傳期刊的編輯必須是真理的追求者而非世俗雜音的盲從者,因為黨的曆史本身就是一部追求救國救民、富國富民真理的曆史。麵對不同時期的世俗雜音,我們有時或許應該保持必要的沉默,但絕對不能盲從;不盲從還不夠,還要敢於針對雜音,勇敢鬥爭,以抵製雜音幹擾,維護真理的尊嚴。在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甚囂塵上的時候,《黨史文彙》在“曆史的沉思”專欄,以論爭紀要形式,有計劃地組織發表了係列文章,總標題是《1979-1989:四項基本原則與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的對峙與交鋒》,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反響。當否定與歪曲中國近現代革命史、中共黨史的種種所謂“新潮”觀點風行一時的時候,《黨史文彙》推出《讓曆史告訴今天與未來》《從“中間路線”失敗的原因看中國革命的必然前途》《抗日戰爭的正義性和進步意義不容否定》《孫中山和袁世凱曆史作用辯》《殖民侵略能使中國繁榮進步嗎?》等史實述評文章,有力地抨擊了民族虛無主義和曆史虛無主義的陳詞濫調,捍衛了曆史的真實性。《黨史文彙》13年辦刊實踐就貫穿著這樣一條追求真理的紅線,這紅線某種程度上可以折射出編者的史學品德和理論勇氣。
黨史宣傳期刊以黨史主旋律定位,還要求編者必須關注並正確把握現實形勢,充分認識現實生活中提出了什麼亟待解決的新課題;哪些黨史經驗對解決這些新課題有借鑒價值;在這些黨史經驗中,哪些是已被曆史證明能夠推動社會前進、現實中非常需要而宣傳力度不夠甚至非常薄弱的環節,從而有針對性地找準黨史宣傳的最佳切入點,把凝固不變的史料與生動活潑的現實有機結合起來,使“史”活起來,為現實提供曆史借鑒,實現資政、育人的最好社會效益。1997年《黨史文彙》在“新中國的脊梁”專欄推出了一批五六十年代湧現出來的對全國人民有深遠影響的重大典型,如焦裕祿、雷鋒、時傳祥、邢燕子、大慶人、大寨路等等,在讀者中產生了廣泛好評。醞釀這組選題的時候,我們考慮,黨中央領導多次強調要繼承革命傳統,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而建國初湧現出的許多先進人物身上都輝映著這種精神。對於這些英模,50歲以上的人可能記憶深刻,40歲左右的可能印象不再清晰,30歲以下的可能不甚了了。我們精選當年發表的介紹這些英模的優秀通訊重新推出,並配發原作者附言或本刊專訪,看似冷飯,實則“熱炒”,“炒”出了曆史與現實有機結合的新意,“炒”出了宣傳黨史主旋律的新曲。國家新聞出版署期刊管理司在第32期《期刊審讀情況反映》中,專門以《〈黨史文彙〉開辟專欄宣傳重大典型》為題,刊文對我們的宣傳予以高度評價。1997年8月1日,《新聞出版報》在“報刊評介”欄,專門評介了《黨史文彙》第3期封麵。1997年9月23日,《新聞出版報》發表《新鮮·凝重·動人——1997年上半年〈黨史文彙〉簡評》,其中談到“新中國的脊梁”係列,認為它“不僅本身就是重要的黨史資料,而且在當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有著極強的感染力和教育意義”。廣大讀者也紛紛來信、來電,盛讚“重大典型宣傳得好”,並希望我們繼續加大宣傳力度。找到正確的定位,黨史宣傳期刊的宣傳就能與廣大讀者在真、善、美的基礎上產生深層次的思想共鳴。對此,我們感到莫大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