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史林折枝(13)(3 / 3)

在75年的黨史長廊中,有多少革命先烈為人民翻身解放而英勇獻身,又有多少共產黨員為了人民的幸福而鞠躬盡瘁!惲代英、江竹筠、黃繼光、雷鋒、焦裕祿、孔繁森……這一串串閃光的名字,交相輝映著一種不朽的精神,代代傳遞著一種優良的傳統。

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如果不弘揚光大黨的優良傳統作風,國外資本主義腐朽思想就會乘虛而入,就很容易導致一些意誌薄弱者被糖彈打中。因此,以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鏡,對照黨史上千萬革命誌士和英雄模範的生命曆程和光輝業績,能夠淨化人們的心靈,提高拒腐防變的自覺性,有助於廣大中青年幹部調整人生坐標,自覺抵製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利己主義的腐朽思想,從而做到為官清廉,為民造福。

我們山西作為革命老區,在長期革命鬥爭中曾經做出過巨大貢獻。特別是抗日戰爭時期,黨和八路軍以山西為依托建立了晉察冀、晉綏、晉冀魯豫等革命根據地,使山西成為華北敵後抗日戰爭的戰略支點。在解放戰爭時期,山西不僅為各解放區提供了戰略物資和兵源補充,而且輸送了幾萬名幹部。戰爭年代形成了有深刻內涵的太行精神、呂梁精神。

新中國成立後,山西人民在建設家園、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的奮鬥過程中,又形成了大寨精神、西溝精神、石圪節精神等等。這是山西黨史的獨特之處,也是山西的政治優勢所在。要動員全省人民發揚戰爭年代和建設時期形成的奮鬥精神、奉獻精神,團結一心建設山西,改變山西的落後麵貌,首先要用這些精神影響和激勵廣大中青年幹部,使他們在工作實踐中汲取山西黨史的豐富營養,將黨的優良傳統作風進一步發揚光大。

學習黨史,有助於提高中青年幹部的領導水平

毛澤東同誌早在1942年就曾經講過:“如果不把黨的曆史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事實上,領導幹部掌握曆史知識的厚度,可以影響乃至決定他們對理論理解的深度。黨的75年的曆史波瀾壯闊,風雲萬端,認真學習研究黨的領袖人物駕馭全局的胸懷膽略,學習研究黨在曆史轉折關頭轉危為安、化險為夷的曆史邏輯,用馬克思主義曆史觀總結黨史上的經驗教訓,不但有益於豐富中青年幹部的知識結構,而且有益於提高他們的領導藝術。

毛澤東從一個默默無聞的農家子弟成為黨和國家的領袖,成為一代世界偉人,他為什麼會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毛澤東找到了一條把先進的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形成了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思想體係——毛澤東思想。他一生充滿革命樂觀主義,具有博大精深的謀略智慧;他善於從戰略和策略上考慮問題,精辟地指出“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周恩來說,毛澤東“不但能夠堅持真理,指示方向,而且還擬定了許多具體政策、策略來貫徹這個真理原則”。確實如此。毛澤東為改造中國、建設中國所提出的一整套路線、方針、政策、策略、戰術、計劃、措施等等,都體現了他超人的謀略和高超的領導藝術。

周恩來作為一個在政治和道德雙重天平上流芳千古的偉人,他的一生與整整一個時代的中華民族的曆史命運緊密相關,並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著整個中國革命的進程和曆史前進的方向。他在長期革命鬥爭中形成的獨具魅力的領導風格,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禮披於外、力蘊於中、外柔內剛的風度氣質,循循善誘、寬容待人的工作方法等等,是留給我們寶貴的精神遺產。學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高超的領導藝術和研究處理問題的方法,對於中青年幹部改進工作作風,正確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很有裨益的。

總之,在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深刻領會江澤民同誌的“七一”講話精神,提倡中青年幹部學習黨的曆史,提高自身素質,不僅十分必要,而且迫在眉睫。列寧說,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如果我們的廣大中青年幹部不注意學習黨史,不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不研究總結黨史上的經驗教訓,就很難擔當起跨世紀的曆史重任,也就難以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創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推向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