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們(2 / 3)

公眾易受媒體影響,但反過來其實也是,當公眾的輿論傾斜到一定程度,媒體也很難忽視過去。

其他主流媒體如《紐約時報》、《舊金山論壇報》、《好萊塢報道》、美聯社和倫敦《泰晤士報》、德國《圖片報》也都紛紛跟進,加入到了對韋恩斯坦兄弟的聲討中。

《利用媒體抹黑對手 米拉麥克斯涉嫌操縱輿論》

《隱藏幕後的好萊塢頂尖權勢人物——韋恩斯坦兄弟》

《十年83項提名! 奧斯卡對待韋恩斯坦真的不一般?》

《公關手段影響評獎結果 藝術的純潔和公正誰來維護?》

隨著報道的集中和深入,輿論的風向也在漸漸發生改變。從深扒哈維·韋恩斯坦在好萊塢能量到底有多+大,到開始質疑那些曾為米拉麥克斯大唱讚歌的媒體、影評人甚至是往屆奧斯卡頒獎結果的公正性了。

這是很嚴厲的指控。

無論是對於媒體還是職業影評人來說,或許他們有著說不盡的潛規則,但那些都是不能見光的,一旦被挑明收過好處,那麼那人的職業道德將會受到嚴重的懷疑,甚至在所在行業都再無立足之處。

連大名鼎鼎的《芝加哥太陽報》專欄作家羅傑·埃伯特也不能例外——羅傑·埃伯特剛剛給予過米拉麥克斯製作的幾部電影極高的評價,還為芮妮·齊薇格的最佳女主角提名說過好話,所以也被卷進了這場風波中,雖不至於被公開質疑違背職業道德——因為他仍然是唯一一個獲得過普利策獎的影評人,行業地位依舊很高——但是威望的的確確是受損了一些。

而被懷疑公正與純潔,更是學院不願意見到的。

學院主管委員會不得不向所有成員發布通知,禁止他們在頒獎季期間收受任何電影公司或演員贈送的價值超過五百美元的禮物,同時希望學院會員在投票時不要被電影之外的言論影響,應該從影片的藝術性上決定投票對象。

“奧斯卡是公平公正公開的,我相信每一位學院會員都有自己的審美判斷,不會輕易被外界因素所左右。”哈維·韋恩斯坦不愧為好萊塢最老謀深算的猶太商人之一,哪怕是在被曝光了涉嫌賄賂後,他仍然在不遺餘力的試圖挽回學院的好感。

不過《攜手人生》等米拉麥克斯推舉的影片熱度的確降下來了,而且為了避嫌,就算是從未收過米拉麥克斯好處的影評人也不再願意公開對影片表示支持了。

這也造成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每一部奧斯卡奪獎熱門電影名聲上都有瑕疵,大小不一。

無論如何,這屆奧斯卡已經成為了獎項歸屬最有懸念的一屆,因為每個提名者和提名電影的前景看起來都迷霧重重。

……

“聚會?什麼時候?明天下午三點,唔……讓我想想,應該沒有問題,我和《人物》雜誌的專訪約在上午,應該來得及——但是摩根老夥計,你從來都不是個愛熱鬧的人,上次主動邀請我們去你家裏共享美好時光更是前年的事了,明天是為了什麼,總要有個主題吧?”

當凱爾·伊斯特伍德受到其他家人的指派,來喊父親去吃剛烤好的檸檬派時,卻發現父親正站在露台上和人通電話,從語氣上聽,電話另一頭似乎是父親多年合作的老拍檔摩根·弗裏曼。

“生日派對?不,我記得你的生日應該是夏天……總不會又是千篇一律的拉票餐會吧,我最近可是一去這些場合就感到渾身難受。有些提名演員,明明沒有一副好脾氣,為了多從我們這群老骨頭身上多得到幾張選票,硬是要擠出一臉僵硬的討好……可惜笑的雖然還不錯,眼神太不達標,我都能想得到他們背地裏是怎麼罵我們這群老家夥多難討好的。現在的年輕人都被時代寵壞了,演技可是越來越——哦不。”

“摩根老夥計,實話告訴我,明天參加聚會的,不會恰巧有幾個在提名名單上的演員吧?”

“——丹澤爾·華盛頓和哈利·貝瑞?野心勃勃的年輕人,今年他們勢在必得對嗎。哦……喔噢……好了,我明白了,你的邀請我當然會赴約的。現在,是檸檬派時間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看了不遠處的長子一眼,說:“我得去餐廳了,不然孩子們會把所有盤子都掃精光的。再見,摩根。”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隨手將手提電話放在一旁桌子上,然後伸手揉著眉心。

“是摩根·弗裏曼嗎?”凱爾·伊斯特伍德問,“聽起來似乎他帶給您一個難題。”

“是的,的確是一個難題,他想讓我投票給丹澤爾·華盛頓和哈利·貝瑞。”漫長歲月帶來的謹慎,讓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一般不向別人傾談好萊塢光鮮背後的種種黑暗,但是凱爾不是外人,他是他的兒子。“他不僅邀請了我和其他一些學院會員去他家參加聚會,說要介紹這兩個黑人演員給我們認識,還懇求我能在其他會員麵前說點好話,顯然是要幫助他們拉票了——這讓我覺得有點困惑,因為在我的了解中,摩根·弗裏曼不是個頒獎季的社交積極分子,對政治或玩弄權勢都沒什麼興趣,我以前甚至都不知道他和華盛頓或貝瑞私下裏還有交情。”

“按照您的說法,既然弗裏曼不熱衷奧斯卡競賽,那他為什麼要幫丹澤爾·華盛頓和哈利·貝瑞拉票?連我都知道,好萊塢的人脈關係全是相互的,一旦他開了口請求,就要欠下一大堆的人情。”

“應該是有些連摩根·弗裏曼都無法拒絕的人或者組織拜托了他。我猜。”

“喔噢。真的會有這樣的人嗎,我的意思是——那可是摩根·弗裏曼!我還沒出生的時候他就在演戲了,難道在好萊塢他還要聽誰的命令嗎?”

“無論一個人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他都脫離不了他的族群,在好萊塢,黑人演員尤其如此。”

“您的意思是好萊塢的黑人組織——像是黑人電影製作協會或有色人種權益促進會——正在發動所有力量為黑人提名者拉票?這,這聽起來實在是有點——”

“離譜?不,他們已經開始這麼做了。摩根·弗裏曼告訴我,除了他之外,斯派克·李、薩繆爾·傑克遜、烏比·哥德堡、小古巴甚至是西德尼·波蒂特都站在黑人提名演員身後,他們要全力爭取,讓這一屆奧斯卡變成好萊塢黑人演員的裏程碑。”

凱爾·伊斯特伍德瞠目結舌,剛剛他聽到的這些名字,無一不是好萊塢最大名鼎鼎的黑人演員,其中西德尼·波蒂特,更是有史以來奧斯卡的第一位黑人影帝,並且要在下個月舉行的頒獎典禮上領取終身成就獎的。

“幾十年了,我從未見過這樣的頒獎季。”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看著窗外,突然無奈的歎了口氣,對他的長子說:“奧斯卡一向具有競爭性,但從未有哪一年像今年這樣混亂。以前,製片廠隻是把錢投資在宣傳公關上,吹捧他們的影片和演員,現在,他們開始花錢互相使壞了,就像那些為了贏下選舉不擇手段的政客一樣。”

凡事總有個源頭,奧斯卡競賽從良性競爭變成惡性競爭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似乎是從九十年代開始,這種現象就愈演愈烈——不,或者說,從韋恩斯坦兄弟的米拉麥克斯參與進來後,頒獎季競賽的遊戲規則才徹底改變了。

那些贈送給所有學院成員的奧斯卡投票指南小冊子,dvd錄影帶,有導演、演員參加的選票酒會,奢華的五星級酒店餐會,豪華旅遊券或是各式各樣貼心昂貴的小禮物,幾乎全是從米拉麥克斯才開始流行的。

不得不說,這種宣傳策略真的是開創性的,很多學院會員在經曆過米拉麥克斯公關無微不至的勸誘和討好後,立場都會不自覺的偏向他們——有的學院成員甚至認為米拉麥克斯是真的幫了他們的忙,讓他們更多的了解了提名電影和提名者,能夠更好的投票——雖然也有一些人也意識到了自己的投票不那麼客觀,但因為被哄得開開心心的,隻要不是特別正直堅持自我的人,都會順水推舟按著韋恩斯坦兄弟的建議投票。

事實上,就連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也中過招。三年前的頒獎季,伊斯特伍德難得將奧斯卡的提名電影都看完了一遍,他很喜歡威廉·布蘭德利在《莎翁情史》裏的表演,不過在接過幾個米拉麥克斯公關的電話,參加過幾個學院派對後,他改變了主意,將自己的那張最佳男主角選票投給了羅伯特·貝尼尼,因為在當時那看起來的確是個更成熟和穩妥的選擇。

其實那一年的頒獎季結束後,偶然間再次重溫影片時,他就有點為威廉·布蘭德利感到可惜了,也意識到了自己曾經的忽視是多麼的錯誤,那時又是怎樣受到米拉麥克斯深刻影響。之後的兩個頒獎季,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冷眼旁觀無數學院成員就像曾經的他一樣,在不知不覺間被電影公司有意的操縱,那引發了他更多的感慨。當然了,還有反感。

這個頒獎季一開始就表現的比以往的都還要混亂,不止指報紙上的烏煙瘴氣,一些奉行享樂主義的學院成員,如果他們願意,就能在這段日子裏過上比總統還要忙碌的生活,穿梭在各個五星級酒店和豪華遊輪別墅之間,回家時車上載滿了禮物。而另一些正義感占據上風的學院成員,早就看不下去,並快要向學院理事會提交抗議了。

在這個用平靜表象掩蓋動蕩真相的特殊時期,哈維·韋恩斯坦那些不見光的手段突然曝光,他從誌滿意得到變得臭名昭著過程順利的像是一種必然。

不過這結局來的未免也太快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原本覺得韋恩斯坦的花招還能再管用幾年,直到多數人都忍無可忍的——現在看來,是有人對他忍無可忍了,而且那個人非常聰明,也找到了一個極好的機會,讓哈維·韋恩斯坦在他最自鳴得意的時候狠狠跌了一跤。

媒體和公眾都將目光投在頒獎季亂象上,不正的受賄之風和抹黑現象是消失了不少,但好萊塢這個名利場永遠不缺少的就是投機者,一個韋恩斯坦暫時隱退了,另一個不那麼低調的組織就凸顯了出來。

其實,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猜測,或許一開始好萊塢的黑人演員們是沒有這麼大野心的,但誰讓這屆頒獎季的輿論亂糟糟,幾乎每一部提名電影都在負麵輿論的漩渦裏脫不開身呢,加上男女主角的十個提名裏黑人演員就占去了三個——丹澤爾·華盛頓、威爾·史密斯和哈利·貝瑞——這在奧斯卡的曆史上僅僅是第二次,第一次發生在二十九年前,現在的大環境對黑人演員也友善多了,所以好萊塢的黑人組織會如此信心十足的同時衝擊男女影帝也就難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