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先後又有十餘艘英國戰艦負傷,英方損失慘重,隻好暫停攻擊。“俾斯麥”見機會來了,馬上撤出作戰區。在這次的交鋒中,“俾斯麥”以一敵十,獲得了初戰勝利。不過,它自己傷得也不輕:艦身傷痕累累,燃料艙也被擊穿了,雖說沒引起爆炸,但燃油不斷地漏出來,在身後留下一條明顯的油跡。這不僅會讓“俾斯麥”在濃霧中暴露蹤跡,照這樣下去,油料很快就會漏光。呂特晏斯眉頭皺起來,這樣可不妙。有了,他心生一計想到了一個辦法。
英國方麵,雖然損失慘重,但擊沉“俾斯麥”的決心並未動搖,一輪新的捕狼行動又展開了。
交戰中,英軍有一艘戰艦負了傷,但它仍悄悄跟著“俾斯麥”,將對方的動向及時報告給海軍總部。當晚,它召來一批魚雷攻擊機,又發起了一輪攻擊。由於能見度不高,僅有一枚魚雷擊中艦體,給敵人造成不痛不癢的皮外傷。英艦跟屁蟲似的行為激怒了呂晏斯特,他當即命令軍艦調頭,朝對方猛衝過去,劈頭就是一頓炮轟。英軍哪見過這種打法呀,才一會兒就招架不住了,被打得暈頭轉向,隻好倉皇逃命。趁這當口,“俾斯麥”迅速調回船頭,加快速度,很快擺脫了英軍的跟蹤,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聽到“俾斯麥”跟丟了,英國立刻炸開了鍋,一旦讓它跑了,那可是放虎歸山呀!事不宜遲,丘吉爾馬上把約克叫了過來。
一見約克,丘吉爾便著急地問:“如今‘俾斯麥’從眼皮下溜走了,你說,它會往哪兒去?”約克低頭想了想,分析了兩種可能:對方已“負傷”,且一直在漏油,已無法再按原計劃去執行任務了,很可能返回德國大修,也有可能駛往距離最近的法國的布勒斯特港(當時法國已經淪陷)。大夥讚同了約克的分析,兵分兩路,在“俾斯麥”通往德國和法國的必經之路展開了大搜索。
一架架偵察機在海麵盤桓,一台台雷達晝夜搜索,電台無線電人員也在一刻不停監聽“俾斯麥”的無線電信號。然而,十個小時過去了,二十個小時過去了,眼看三十個小時快要過去,啥動靜也沒有——“俾斯麥”就像人間蒸發了。
呂特晏斯曾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海戰經驗豐富,他早猜到英軍的動向,於是耍了個花槍,與英軍兜起圈子。他竟然用商用明碼電報聯係上了德國的一條補給船,不僅補充了油料,還堵住了漏油處。英國當然也偵聽到了這條電報,都錯誤地判斷那隻是條普通的運輸船,因此並未過多留意,這樣,英國人被呂特晏斯騙了過去,他們再次撲空。
正當大夥還在一頭霧水時,“俾斯麥”已拖著巨大的身軀在大海中悄無聲息遊戈著。為了不暴露自己,呂特晏斯下令實施了無線電靜默和嚴格的燈火管製。不知不覺,整整四十個小時過去了。呂特晏斯暗暗鬆了口氣,心想這下終於擺脫了對手的追捕。這幾天,他一直不敢發報請求支援,因為英軍時刻在監聽著自己的動向。呂特晏斯望著微波起伏的海麵,對副官說:“你給海軍總部發個電報,就說艦艇受損嚴重,暫緩執行原定任務。”頓了頓,呂特晏斯又囑咐道,“記住,電報要短,發完立刻關機!”
電報順利地發了出去,就在同時,它又被英國截獲了,英國人不僅破譯了電報內容,而且還利用無線電定向技術測出了發報位置!看來,“俾斯麥”這回甭想再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