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又冷又靜的洛陽,讓你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勁。你悄悄閉上眼睛不忍尋覓。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後的僥幸,跚跚步入王城公園。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歡熱鬧、你知道牡丹不像幽蘭習慣寂寞、你甚至懷著自私的企圖,願牡丹接受這提前的參拜和瞻仰。
然而,枝繁葉茂的滿園綠色,卻僅有零零落落的幾處淺紅、幾點粉白。一叢叢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頭萬頭碩大飽滿的牡丹花苞,個個形同仙桃,卻是朱唇緊閉,潔齒輕咬,薄薄的花瓣層層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絕無開花的意思。偌大的一個牡丹王國,竟然是一片黯淡蕭瑟的灰綠……
一絲蒼白的陽光伸出手竭力撫弄著它,它卻木然呆立,無動於衷。
驚愕伴隨著失望和疑慮—你不知道牡丹為什麼要拒絕,拒絕本該屬於它的榮譽和讚頌。
於是看花人說這個洛陽牡丹真是徒有虛名;於是洛陽人搖頭說其實洛陽牡丹從未如今年這樣失約,這個春實在太冷,寒流接著寒流怎麼能怪牡丹?當年武則天皇帝令百花連夜速發以待她明朝遊玩上苑,百花懾於皇威紛紛開放,唯獨牡丹不從,寧可發配洛陽。如今怎麼就能讓牡丹輕易改了性子?
於是你麵對綠色的牡丹園,隻能竭盡你想象的空間,想象它在陽光與溫暖中火熱的激情;想象它在春暉裏的輝煌與燦爛—牡丹開花時猶如解凍的大江,一夜間千朵萬朵縱情怒放,排山倒海驚天動地。那般恣意那般宏偉、那般壯麗那般浩蕩。它積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氣,都在這短短幾天中轟轟烈烈地迸發出來。它不開則已,一開則傾其所有揮灑淨盡,終要開得一個傾國傾城、國色天香。
你也許在夢中曾親吻過那些赤橙黃綠青藍紫的花瓣,而此刻你須在想象中創造姚黃魏紫豆綠墨撒金白雪塔銅雀春錦帳芙蓉煙絨紫首案紅火煉金丹……想象花開時節洛陽城上空被牡丹映照的五彩祥雲;想象微風夜露中顫動的牡丹花香;想象被花氣濡染的樹和房屋;想象洛陽城延續了一千多年的“花開花落二十日,滿城人人皆若狂”之盛況。想象給予你失望的紀念,給予你來年的安慰與希望。牡丹為自己營造了神秘與完美—恰恰在沒有牡丹的日子裏,你探訪了窺視了牡丹的個性。
其實你在很久以前並不喜歡牡丹。因為它總被人作為富貴膜拜。後來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會為之感動:一陣清風徐來,嬌豔鮮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墜落,鋪散一地絢麗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時依然鮮豔奪目,如同一隻奉上祭壇的大鳥脫落的羽毛,低吟著壯烈的悲歌離去。牡丹沒有花謝花敗之時,要麼爍於枝頭,要麼歸於泥土,它跨越萎頓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麗而消遁。它雖美卻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別也要展示給人最後一次的驚心動魄。
所以在這陰冷的四月裏,奇跡不會發生。任憑遊人掃興和詛咒,牡丹依然安之若泰。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協不媚俗,甘願自己冷落自己。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規律,它有權利為自己選擇每年一度的盛大節日。它為什麼不拒絕寒冷?
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絡繹不絕地湧入洛陽城。人們不會因牡丹的拒絕而拒絕它的美。如果它再被貶謫十次,也許它就會繁衍出十個洛陽牡丹城。
於是你在無言的遺憾中感悟到,富貴與高貴隻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樣花兒也是有靈性的,更有品位之高低。品位這東西為氣為魂為筋骨為神韻隻可意會。你歎服牡丹卓而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麼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是漠視的美。
[鑒賞]
張抗抗(1950—),女,浙江杭州人。當代著名作家。於1969年赴北大荒插隊。後於黑龍江藝校畢業,從事文學專業創作。主要散文集有《橄欖》、《地球人對話》、《野味》、《你對命運說,不!》、《恐懼的平衡》、《熱石頭》、《張抗抗散文自選集》等。
去洛陽看牡丹。因天氣寒冷牡丹至期而未開—它拒絕開放!
這“高貴”的花!—自被武氏蠻橫地貶至洛陽後,它就一直這樣昂著不屈的頭。
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協不媚俗,甘願自己冷落自己;
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規律,有權利選擇自己一年一度的盛大節日、拒絕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