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談談健康(5)(2 / 3)

戒煙的方法有:接受戒煙宣傳,扔掉吸煙用具,拒絕香煙的引誘,擺脫飯後一支煙,咀嚼無糖口香糖,不要與抽煙者為伍,製訂戒煙計劃,安排體育運動,用喝水控製等等。

我國戒煙的藥方不少,諸如戒煙湯藥、戒煙藥茶、戒煙藥酒、戒煙藥糖、貼藥戒煙等等。湯藥每日一劑,6至9日見效;藥茶當茶飲,每日8至12次,連用2至3天見效;藥酒每日服8至12次,每次10至15毫升;戒煙藥糖,經常含用即可。貼藥貼敷於合穀穴,外用膠布固定,24小時後取下,連貼2至3次。貼藥後10分鍾,試吸香煙,多數人會出現變味、頭暈、惡心、嘔吐,討厭煙味,不再想吸煙,從而達到戒煙的目的。

再說限酒。前不久,我看到一篇《論喝酒》的文章,文章的作者認為:“在咱們中國,會不會喝酒,有沒有酒量,絕對是衡量幹部、發現人才的重要指標。有句順口溜:能喝八兩喝一斤,這樣的幹部黨放心;能喝一斤喝八兩,這樣的幹部要培養;能喝白酒喝啤酒,這樣的幹部要調走;能喝白酒喝飲料,這樣的幹部不能要。”文章還認為:“是不是善於喝酒,不僅關係到個人的升降,還涉及單位興衰、事業的成功。所以不管男女老少,三六九等,上了酒桌,都有奮不顧身的氣概,都有舍命陪君子的神勇。如果有領導在場、客戶光臨、朋友來訪,那就更不得了了,非喝個你死我活不可。不這樣,就不能表達自己對領導的敬意,對客戶的誠意,對朋友的情意,對自己的不在意。”實際上,對不會喝酒的人,特別是對中老年朋友,喝酒是一種折磨。

酒可以揚威、壯膽、提神,酒也會令人神智不清、思維混亂、善惡不分。在烈酒麵前,是好漢,還是醉漢,一碗可見分曉。飲酒過量對大腦、肝髒、皮膚、心髒、胃都有危害。過量攝入酒精對記憶力、注意力、判斷力會造成嚴重的傷害,還會出現口齒不清、視線模糊的情況,並失去平衡力。飲酒過量會導致肝硬化。酒精會擴張血管,使身體過分散熱,短時間後就會出現全身冰冷的情況。經常大量飲酒,容易患心肌病。一次大量飲酒會出現急性胃炎,如果連續大量飲酒會造成慢性胃炎,嚴重的會出現胃出血,甚至危害生命。

人們都說啤酒好,喝多了也會危害身體。長期過量飲用啤酒,酒精會在體內蓄積,損傷心肌細胞,使心髒擴大,久而久之便會出現心慌氣短,咳泡沫痰等心功能不全的症狀。過量的酒精會加重肝髒負擔,久而久之會造成酒精性肝硬化或促進脂肪肝的形成。啤酒濃度很低,但熱量大,因為是液體更易被人體吸收,加之又有開胃的作用,喝酒時難免多吃,造成體內脂肪堆積,長出“啤酒肚”,進一步導致心血管疾病。啤酒是由大麥芽釀造的,大麥芽中含有草酸等成分可以增加人體中血尿酸的含量,血尿酸可形成尿酸結石,結石沉積在關節就導致痛風性關節炎,結石沉積在泌尿係統,便導致尿路結石。患有肥胖、高血壓病、糖尿病的人,最易合並高尿酸血症和痛風。

戒酒故事古已有之。曾經高吟“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蘇東坡,經常以酒為伴,結果兩眼發疾,又發痔瘡。他仕途坎坷一貶黃州,再貶惠州,三貶海南。胞弟蘇轍前往看望,見他嗜酒如命,不能自拔,便多方勸說,特意為他朗讀陶淵明的《止酒》一詩。感動中的蘇軾立馬寫下《和陶止酒》,誓言:“從此東坡室,不立杜康櫃。”

吟詩戒酒,無獨有偶。辛棄疾填詞斥酒。他生逢亂世,空懷壯誌,在“重進酒”、“醉裏挑燈看劍”。晚年辛棄疾豁然省悟,填出《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一詞。斥責“過則成災”,喻酒為“人間鳩毒”,令酒杯“勿留亟退,吾力猶能肆汝杯”!

現代社會,車輛如流,酒後駕車是一種惡習。許多國家把酒駕當做違法行為來對待。在韓國,人人都知道酒駕屬於犯罪,而且“丟臉又丟錢”。韓國的《道路交通法》規定警方有權隨時檢查所有道路上駕駛員血液中的酒精濃度。酒駕判1~3年徒刑,罰款300萬~500萬韓元(折合人民幣1.8萬至3萬元)。日本在2008年通過新的《道路交通法》,對酒駕行為處罰非常嚴厲。酒後駕車者本人將被處以最高五年監禁或100萬日元(約8.4萬元人民幣)的罰款。另外,日本還巧妙地設置了“車輛提供罪”、“酒水提供罪”和“同乘罪”等罪名,警示社會共同製止酒後駕車。